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散打的创新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桂菊 陈法刚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竞技散打的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深入研究散打运动的规律,制定出简单实用的竞赛规则,引导散打技战术稳定发展;同时要加强散打明星的包装,强化散打群众基础的建设,共同促进竞技散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竞技散打;可持续发展;创新
一、以新的历史背景作为坐标,促进传统观念的改变
散打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非议和指责,认为武术散打只不过是拳击的“拳”法加上跆拳道的“腿”法和柔道的“摔”法糅合而成,没有体现出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应当承认,无论是非议或是指责,人们都是出于对武术的热爱,都是怀着促进散打运动快速发展的感情,只是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才得出一些不同的观点。然而,如果这些不同的观点长期得不到统一,纠缠不清,将会给散打运动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散打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引导人们以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坐标,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现代竞技散打运动。
对于武术散打的认识问题,我们不能总是以习惯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在长期的国家计划经济至上而下的指令的影响下,人们养成了一种纵向思维的习惯, 对于散打运动,人们习惯于拿现代散打与传统技击术在技术、技法上作纵向的比较,而没有考虑两者所处的具体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传统技击术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的人们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的抗争和各个部落间的搏杀中,逐渐总结提炼出一种徒手格斗的技能,后来经过军事斗争的锤炼,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技击体系。它以取胜为唯一目的,其方法无所不用其极,很多技法可直接造成人体的伤残。认为散打就是致人死地这种传统观念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现代竞技散打作为一种体育运动与传统技击相比已有了本质的区别.在竞技体育的范畴内,为了保证运动员的安全,武术散打取消了很多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方法并利用护具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从技法表现的特点上看,现代散打已不再是传统技击术的简单继承和再现,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扬弃和创新,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文明的需求,对传统技击技术有目的地进行了取舍与整合,既继承了武术灵巧多变的技术特色,又使之符合体育竞赛的特点,更顺应当代商业社会的需要,最终使散打的价值观发生根本的变化。
二、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裁判规则,引导散打技战术稳定发展
竞赛规则对于散打运动技术动作的规范、技战术特色的形成和本项目的普及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散打运动的不断发展,裁判规则也必须随之变化,以适应散打的发展形势。现代散打产生于1979年,最先由浙江省体委、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进行散打试点训练,并于1982年1月制定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初稿),后来又根据不同时期的散打水平和发展现状,分别制定了1990年、1996年、1998年、2000年和2004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这样既发挥了裁判法的导向作用,顺应了散打运动的发展形势,又确保了散打运动继续顺利地开展。
然而由于散打运动作为竞技项目在中国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太久,人们对散打运动规律和现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导致了裁判法还不够完善,甚至在修改过程中还出现过反复的情况,例如,98年规则取消了散打护具,而2004年规则又规定重新戴上护具,造成了运动员在前后的训练中技战术有很大的不同,影响了散打技、战术持续、连贯的发展。从目前散打裁判规则来看,正朝着简单实用的方向发展,规则的得分标准与判罚、胜负评定等规定条文变得较为合理。然而在比赛中的具体操作上仍然较为复杂,规则中的击中、连击、抱缠2秒以及击打部位等不易把握;赛场上搂抱成风,场面不够激烈;裁判掌握的尺度也有差异等等,这些都已成为散打发展的“瓶颈”。
三、挖掘传统武术技法,加快散打技术的创新
技术的创新,是武术散打发展的生命,“有创新则兴,无创新则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要落后以至被淘汰。散打技术的创新包括动作的创新、组合的创新,但灵活多变、拳腿凌厉,身手迅猛的技术风格始终应是竞技散打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武术散打从1979年开始试点以来,经过不断的摸索形成了以踢、打、摔为主体的技术体系,规则规定,散打在技法上可以使用规则允许的各种流派打法,这为散打灵活多变技术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散打运动作为传统武术的一种转型,是传统武术走向世界在形式和手段上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散打的时代性只有建立在民族性的基础之上才有生命力,作为其根本的民族性应始终贯穿于散打运动之中,这是武术不论以什么方式走向世界的一条基本原则。散打的民族性体现在武术的博大精深,其丰富的招式,灵活多变的方法,应成为散打技术的不绝来源。现今武术的技击精髓藏匿于民间,为少数的武林高手所拥有,目前已濒临失传,因而国家要重视这些国宝,邀请身怀绝技的拳师出山作技术顾问,挖掘传统武术技法。从散打赛场表现看,运动员技术运用不合理,方法单调,打法单一,主要是因为现代散打对传统武术实践技法的研究与继承不够,这也是散打现在倍受指责的原因。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继承传统武术独有的发招灵巧、招法多变的技术风格,散打走向奥运会也许只能是一个梦想。
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传统武术正是利用了相生相克的原理积累了磅礴的技击方法,应是现代散打技法取之不绝的一个宝藏。在散打运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由于人种的不同,中国人相比欧洲人在同场对抗性项目的较量中身体条件有明显的差距,散打如果不善于从传统武术中汲取丰富的技法养分,扬长避短,以灵活的招法与对手周旋,而一味的拼体力,强打硬取,只能使自己处于被动,很难保持我们这个项目的优势。散打运动必须坚持突出技术性和战术性,在规则的制约下,以技术制人,以灵巧取胜,这才是散打运动的最终发展方向。
散打运动是传统技击的整合和发展,只有把传统武术和现代散打有机的结合起来,挖掘出实用的技击理论与方法,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根基,武术散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明星效应
任何新事物的推广,都离不开宣传,这几年散打运动的蓬勃发展与强大的宣传是分不开的。广告学理论表明, 广告的宣传具有叠加效应,在产品上投入的宣传越多,产品就越有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凝聚在产品上的劳动量越多,其价值就越大。一个歌星一场普通的演唱会,为什么会吸引数以万计的群众踊跃相告,票房价位节节攀高呢?大量的广告宣传和新闻媒体的轮番轰炸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散打运动要深入群众生活,提高知名度,为世界人民所喜闻乐见,必须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加强与媒体和影视的合作,继承以往成功的做法和借鉴其它赛事推广的经验,创造新的宣传模式,加快散打运动的发展。
另外明星效应对于项目的推广作用也不可忽视,这在武术界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中国功夫”的代表人物李小龙,使中国武术风靡全球;李连杰凭借出色的“功夫”征服了世界影迷,他们为武术的宣传起到了无以估量的作用。散打应有意识地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包装,利用广播、报纸、影视等媒体宣传工具创立明星效应,并通过与国际上其它优秀的格斗术交流扩大影响,造就自己的明星,以此来带动散打运动走向繁荣。
五、健全国内散打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我国的散打运动群众基础相当广泛,国内武术馆校林立,仅以河南省为例全省大大小小的武术馆校千余所,超过千人的就有十多所,仅塔沟武校一家就有学生万人之多。然而在这大大小小的武术馆校中普遍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就是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无形中导致了馆校管理混乱,学生武德观念差;教练员只重技术的教学,而不重视武术文化理论的传授;散打训练方法因循守旧,没有创新,这无论是对于散打运动自身的发展还是希望通过散打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都是不利的。随着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对于武术馆校的整顿已刻不容缓。必须加大馆校的审核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教练员管理制度,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坚决不批,达不到要求的教练员坚决不聘,切实地提高办学质量,使武术馆校真正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
散打是一竞赛项目,人们更加关注比赛的结果、竞赛的公正性。因此,在散打比赛中,首先要组建一支公正廉洁、执法如山的裁判队伍;严禁服用兴奋剂,杜绝场上使用不道德手段取胜等。打造一个规范完善的国内散打市场,才能保证散打运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六、结论
散打运动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随着散打技术的不断创新、规则的不断完善和宣传方法的改进,推广力度的加强,极大地促进了散打运动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已商业化,散打作为一项身体对抗极强的竞技项目,应该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热点,但事实原非如此,因而,我国散打应借鉴美国拳击的商业运做方法,汲取适合我们国情的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发展。
要使散打项目成功地走向奥运舞台,成为世界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实现竞技散打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大商业运做力度,适应社会发展。(2)加强突出散打灵巧多变的技术风格,体现中国传统武术的特色,从根本上解决人们观念上的困惑;(3)深入研究散打运动的规律,制定出简单实用的竞赛规则,正确引导散打项目的发展;(4)加强散打群众基础建设,加大推广力度。
作者单位:田桂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陈法刚,焦作师专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张选惠等.我国竞技武术运动发展特征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56.
[2]孙自立.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差异之比较[J] .湖北体育科技,2002(3):96-97.
[3]朱永光.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学报,2002(5):45-47.
[4]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散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45-247.
[5]韩鹏.中国武术面临挑战[J] .中华武术,2003(2):34-35.
[6]周直摸等.中国武术散打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J] .北京体育学报,2004(3):142-143.
(编辑 雨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6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