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计算机基础“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欧阳春娟 欧阳迎春

  摘要: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问题探究式”创新教学模式,阐述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使大学生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师采用Powerpoint课件加实例演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比以前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更直观形象了。但如果仅采用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件的信息量很大,授课速度又快,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调用。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探究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问题探究式”创新教学模式的新理念。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组织教学,是一种高效开放性教学,教师将课程内容提炼出来,以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它的明显特点是给学生无穷的创新空间,使其不满足于书本给予的知识和经验,而是自己去观察、想像、猜测……探究未解的问题,学生通过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自主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探究,激发了创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你得到的仍是一个苹果,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换,你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就存在差异,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就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见解,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进行比较综合,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第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建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上,以问题为线索,串联知识点组成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以“问题”为驱动,自主地发挥解决问题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寻求知识,掌握知识。例如,在OFFICE的WORD教学中,以如何设计一张版报为问题,教师可以将一些做好的模板展示给学生,同时将排版、插入图片,艺术字体、打印等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进行教学,引发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更具特色的版报。
  “问题探究式”教学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与教材知识发生矛盾,此时,学生会非常惊讶,急于探究,寻求矛盾的症结,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创建问题情境。例如,在VB程序设计教学当中,赋值语句 是一条很常见的语句,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了矛盾,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赋值语句定义,变量的含义等知识讲解,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二,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问题”的提出后,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对问题展开对探究。课堂教学是实实在在的过程,每堂课都要使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在此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启发学生灵活地,自主地,创造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讨论分析问题,进行交流合作。问题解决并非是一个封闭的心理活动,而是一个教学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职责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交流讨论,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团队合作精神,分析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未解决,交流解决成果,同时新知识中哪些问题可以进行一步探索,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深入学习的线索。
  第四,问题总结与反思。学生解决问题时,或多或少都抱有一定的“赛马式错误”态度,如果不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提炼和反馈,会使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所以,问题探究后,教师应对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还应指导学生进行问题反思,抓住问题的本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优化解决问题的过程,寻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把握源问题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发散点”,对源问题进行引申推广,从而发现新的问题。
  作者单位:欧阳春娟,井冈山学院信息科学与传媒学院;欧阳迎春,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邓智勇,候晴.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27):59-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6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