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沪蚁”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选,蔺奂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蚁族”的数量在近几年内急剧增加,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该群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们针对上海地区的“蚁族”群体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蚁族;生存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33-02
  
  一、研究背景
  “蚁族”是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这一群体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形势变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蚁族”的数量在近几年内急剧增加,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上百万的规模。“蚁族”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该群体正成为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尽管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各种困境是值得反思和重视的。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价物价飞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城中村”现象日益显现且范围迅速扩大,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上海“蚁族”并没有形成像北京唐家岭那样的聚集地,主要散落在小区里,且以合租形式居多,在静安寺、徐家汇附近以及闵行区的西边城乡结合部也较多存在。为深入了解该群体的状况,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调查小组分别走访了闵行区、徐家汇及周边的“蚁族”聚居区,以20~30周岁间的高校毕业生和社区相关工作者为调查对象,以采访和发放调查问卷为主要途径。最终,收回有效问卷数223份,调查小组根据采访记录与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二、“沪蚁”群体生存现状
  综合上海市闵行区与徐汇区及周边“蚁族”群体的基本情况,我们从生活面貌、职业状况、教育背景、社会保障水平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调研结果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从生活面貌来看,“蚁族”明显被城市日趋边缘化,高额的房价与水涨船高的房租,让“蚁族”只能蜗居于上海各区域的边缘地带或散落于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区。聚居区的住宿条件相对简陋,设施质量与安全系数极低,整个区域形成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底层级衍生经济圈。
  职业状况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失业人数占10.1%,工作不满三年的年轻人占到6.4%,其中有较好的基本保障和稳定工作的仅占7.8%。多数从事着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且47.5%从事着兼职工作,平均月收入为2 100元左右,他们中78%的都收不抵支,有时候只会略有结余,且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近两年物价、房价不断上涨的因素,“蚁族”的平均月支出呈现上涨趋势,生活状况正在不断恶化,经济状况普遍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窘迫之中。
  教育背景方面,在被调查者中,毕业于211工程院校甚至有研究生学历者共占到17%,毕业于普通院校或职业院校者占到68%。可以发现,大学毕业生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一个群体,但是到底会为社会发展增添活力还是会制造阻力取决于城市管理者的态度与政策,如何对其妥善安置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与其生活面貌相当,缺乏必要的生活安全保障,生活秩序较为混乱。例如医疗保障方面,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在上海,全国范围内以“蚁族”为代表的大学毕业生却属于医疗保障的空洞群体,缺乏制度与政策的保护。
  三、“沪蚁”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
  “沪蚁”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亦有社会因素。
  1.个人主观方面。了解了该群体的生活现状,我们不禁会问: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如此之大,为何不选择离开?为何非要留在大城市?这也是我们在调查访问中常问的问题,社会上同样有很多声音在质疑“蚁族”们留在大城市的执著。走访调查中,“蚁族”们对该问题的回答包括:为了梦想,希望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为了父母,要把父母接来大城市一同生活;为了下一代,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爱人,大城市机会多等等。可以看出,“蚁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梦想自己能有和大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身份和地位。
  通过跟“蚁族”零距离接触,和他们聊生活、聊未来,沿着他们的心理路程,我们也发现:“蚁族”的现状并不像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痛苦迷惘。诚然,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面对飞涨的房价与物价,面对婚姻事业的压力,不少在沪的“蚁族”会选择回到家乡,或到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去发展,但是绝大多数依然坚持留在都市,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忍受“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艰难甚至窘迫。即使生活艰苦,但他们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并不消沉,被调查者中,83.6%的人认为,自己的经济地位会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提升,65.6%的人对自己未来的成功非常有信心,56%的人认为,他们会在将来的五至十年内,成为社会精英阶层。
  2.社会因素。首先,大城市有独特的吸引力,大学毕业生多选择大城市作为理想实现地。在人才聚集的上海,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比中小城市的机会要多得多,以教育、医疗、养老这三大公共服务为例,上海等一线城市一般兼有全省或全国经济中心的职能,其市民享有更好的保障与服务;大都市的竞争环境相比中小城市更加公平。由于大城市的分工细致,各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舆论监督的环境以及居民整体权利意识优于中小城市,其竞争环境相对公平一些。人都是理性的,大多会做出“人往高处走”的选择,这种“高处”不仅仅指栖身城市的规模、繁华程度,更多的是指生活质量和出头的机会。其次,“蚁族”问题的出现更是一个教育体制问题,是一个时期以来相当部分高校走“高大全”式的发展道路形成的结果。所谓高大全,即办学上层次(高)、招生扩规模(大)、学科全覆盖(全)。虽然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在素质教育方面颇有成效,但在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识水平、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产业化方面提高了多少?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使得短短几年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乃至过剩,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并且,房价、物价上涨也是“蚁族”呈现聚居的重要原因。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蚁族”是最苦的一辈,不仅买房遥遥无期,甚至生活都成了问题。居高不下的房价和物价让本来就生活艰难的“蚁族”更加困难。高房价让“蚁族”望而却步,本来花十年能买得起的房子现在却要花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因而他们不得不选择住在聚居区,聚居区的条件有时候还不如大学宿舍。
  四、展望“蚁族”的未来
  “蚁族”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们的生存现状的确令人担忧,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现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对“蚁族”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于他们困顿的过去、艰难的当下,而应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建立一个让他们能够得到发展机遇、实现社会流动的制度通道上来。就笔者看来,解决当前“蚁族”的困境应当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
  1.政府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分流工作。建立责任明确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与运行机制,采取各项措施扫除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使大学毕业生尽快地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或者尽快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相关部门应该为该群体立法,去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改善条件,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好地向自己的理想迈进。重要的是“蚁族”应该改变大城市机会多,爱面子的想法。事实上,二三线城市对年轻一代来说,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家乡政府也应该对大学生群体实施政策支持,提升二三线城市的竞争力,通过制度保障和财政扶持等措施缩小地区间差距,以增强欠发达城市的吸引力,吸引他们建设家乡。
   2.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把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作为高校办学质量的真正评判标准。目前,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虽然了解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却基本上没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一状况的形成有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师配置及其知识结构要与市场、社会、政府的需求接轨,大学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3.给“蚁族”提供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机会。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力资源专业机构有义务为“蚁族”的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应该让“蚁族”看到未来,同时也应该提供给他更加平等的工作机会和竞争机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足额保证各项培训补贴资金,设立专项资金,整合培训资源,改善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等手段让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给“蚁族”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蚁族”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针对房价高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力度,或给予他们购房补贴,让那些生活在聚居区的人早日拥有自己的天地。这是“蚁族”要想摆脱漂移不定的状态,实现“居者有其屋”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旨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建立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应该继续出台政策,合理引导廉租房建设,让中国“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王晓慧.“蚁族”的明天在哪里[J].新财经,2010,(4).
  [3]霍宝珠.“蚁族”的生存[J].中国工会财会,2010,(3).
  [4]曹福兴.广州,“蚁族”蜗居城中村[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4).
  [5]方明.“蚁族”生存现状研究分析――以南昌市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0,(3).[责任编辑 吴明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