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雪飞,温凤媛

  摘要: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国政府都积极采取引导和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法律措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长期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发展方式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最后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探索性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06-02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长期以来,中国依靠资源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是,目前决定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外条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原有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和“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高污染高消耗的工业化进程等。并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产品链条短、经济效益差、结构性矛盾突出,难以适应市场的长期发展需求。因此,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积极应对新时期和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成本问题、结构矛盾、科技体系的不健全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对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所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应对国内外诸多挑战和风险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企业层面:产品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主要以原材料和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导。大部分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对外依存度较高。在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方面,中国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企业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劳动力成本的生产方式,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核心竞争力存在巨大差距。这不仅是制约中国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同时也是严重影响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产业层面:结构不尽合理,链条不够完善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二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升级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且结构不尽合理,并且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是由大量输出原料型产品拉动的,高精深加工产品输出比较少,技术结构水平较低、新兴工业发展缓慢。同时,传统的经济发展不注重资源关联产业的构建,产业链条短,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规模经济效益差,专业化协作程度低,盲目追求自成体系,严重影响了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另外,从国际分工看,由于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方面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因而在产品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完全无法取得优势,始终处于世界产业链条的低端。
  (三)资源和环境层面:资源濒临枯竭,环境遭受破坏
  资源濒临枯竭是中国传统型经济发展面临的直接问题,也是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直接原因。中国传统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式开采加速了资本枯竭的进程,造成资源严重消耗和浪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约束矛盾将会越发突出。从环境方面看,生产快速扩张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等,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可持续发展面临现实威胁,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支撑。历史和现实都强有力的证明,技术创新将形成一个国家和地区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和集约度,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现有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企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推动产业结构内外的变革、优化和升级,形成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从而使一个国家和地区略去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某些中间环节,带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领战略制高点、主动权。
  技术创新对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产品技术层次、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首先,技术创新相当于新的生产函数的导人,其重要表现就是在原有生产要素的数量状态下,通过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使有效资本和有效劳动增加;其次,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存在空间极化和区域差异,率先实行科技创新和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和区域将会获得更丰厚的超额利润,乃至成为世界财富迅速聚集的中心;再次,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强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最后,技术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矛盾问题的最便捷、最经济,也是最可行的途径。
  三、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市场需求、要素供给、市场机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力以及政府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扩展生产可能性空间、提高产品层次、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形成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创新组织方式
  1.组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主要以购买技术和吸收FDI为载体来吸收外部科技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组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新形式。例如,组合全球要素在中国创业、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核心技术等。
  2.推动更加广泛的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的全面融合,可以为企业降低研发投入成本,同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力支撑,促进支柱产业拥有自己的核心关键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时,通过产学研联盟可以将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避免科技成果的闲置和浪费,使科技力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3.建立高效的公共创新服务组织。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政府通过适时的职能转变,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和法律环境。其次,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科技咨询、资金支持、创新成果交易、转移和扩散等方面的作用,借助各种有力因素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国企业必须瞄准国际先进企业,通过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确赶超的目标和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规划,坚持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促进、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相关联、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并重的原则,加快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促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链,着力提升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发展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国家都把争夺经济技术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技术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技术及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中国必须准确把握世界高技术及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高技术先导产业群和新兴产业基地。另外,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快速扩张,还必须通过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达到三次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目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着力构建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格局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长期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问题,要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找到契合点,着力发展低碳经济、节约利用资源、开发运用新能源,将技术创新纳入到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去探讨,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以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跨越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构建一个满足现代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卢福财.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赵凌云.中国发展过大关――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与路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3]韩瑞国,和炳全.自主创新视角下的云南资源型经济转型战略探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11-113.
  [4]常倩倩.浅析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1):15-16.
  [5]蔡国栋.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及其突破思路[J].金融与经济,2009,(6)10-13.
  [6]韩金祥.科技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J].科学与管理,2006,(4):24-26.[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