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芬,丁 漩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绿色GDP,新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的新的经济模式,它的发展对重庆意义重大。重庆市的高碳经济现状,指出高碳能源依赖,单位产值能耗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转变能源结构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发展低碳重庆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依赖;产业结构;重庆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12-02
一、低碳经济与城市发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将成为刺激经济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既能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又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选择。
当前,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而低碳经济显然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提出,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国际社会要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压力。而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的中国,依靠能源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式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瓶颈,因此走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必然的选择。
中国城市是碳减排的主战场。目前中国能源消费85%是在城市实现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建筑业、城市交通运输和城市化推进将是中国“刚性碳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在今后十至二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有1 500万人进城,这将给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必须改善城市发展模式,在发展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社区、绿色产业和水循环利用上多下工夫。可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整合程度。
二、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以原煤消费为主,呈现出高碳能源依赖特征
重庆市一次能源资源主要是煤炭、天然气和水电为主。重庆市以煤炭消费为主,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997重庆直辖当年煤炭消费量是1 383.98万吨标准煤,到2008年上升到3 245.37万吨,截至2008年,其他能源油料,电力和天然气消费量差不多,都是600万吨标准煤左右。重庆市原煤消费量2007年为33 227 808吨,2008年则上升到36 773 906吨,增幅较大,明显高于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仅为30%左右。因此,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与当今世界平均结构相差甚远,这也是由重庆市能源资源结构所决定的,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能源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能源供给量相对不足,重新促使煤炭工业加快发展。煤的高消费势必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重庆要率先打造“低碳城市”,必须调整高煤炭依赖的能源消费结构。
(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高耗能行业增速过快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是指某地区总能耗与生产总值之比,也就是每产生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消费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它们都是衡量能源利用水平和效率的综合性指标。
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相关数据,对14个城市进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行了比较,所有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都呈下降趋势。北京能耗最低,下降幅度最大,河北、山东、湖北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都处于中等水平,重庆能耗比正处于这个水平,降幅处于偏低水平。就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来讲,上海耗能最低,其次是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地,降幅也比较大。然后是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都保持在二点几的水平,重庆就处于这个层次,能耗较大。总体而言,重庆体现出能耗较高的特征。究其原因,在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高耗能行业增速过快。1997―2008年,重庆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则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在43.5%左右上下波动。2007年重庆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9∶44.6∶42.5,而2005年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占50.5%,北京第三产业占69.1%,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70%,重庆市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相当的差距。一般情况下,三种产业中,第二产业的产值能耗最高,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同比产值能耗就高。在第二产业中,投资高速增长导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重庆的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以及传统高能耗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较大,调整产业结构对于重庆建设低碳城市意义重大。
(三)重庆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据重庆环境统计公报显示,重庆2008年废水排放量达到145 113万吨,比2007年增加10 872万多吨;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782 400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627 238吨;位于该市主城区的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南岸区等均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国家制定的创模考核26个指标中,重庆有11项未达标。时间紧、任务重,重庆实现低碳城市,任重而道远。
三、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一)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能源品种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优质能源,减少固体燃料的比例,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渠道非常必要,除了核电外,二甲醚也是新型能源的方向之一,它是一种非石油清洁能源,可直接用于市民生活、汽车和发电。重庆所拥有的煤和天然气恰恰是二甲醚的主要原料。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不仅仅是减少碳素能源的使用,更在于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重庆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对节能降耗低碳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特别是开展对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燃烧后脱碳的技术、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技术等的研发。要从各方面保障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交流。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根据重庆第二产业高碳依赖和高能耗的现状,对其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从经济发展阶段和趋势看,重庆不能跨越大量能源消耗的工业发展阶段,必须树立新的产业结构调整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提升传统产业,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拓展企业产业链、技术链和市场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通过结构节能来降低能耗,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服务业,实现整体能耗降低。由于服务业能源强度明显低于工业和全市平均水平,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减轻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过度依赖,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选择。做强第一产业,壮大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在增强产业实力的同时,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贯彻,将低碳化、绿色化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争取将重庆建设为低碳农业,低碳工业和低碳服务业的试点城市。
(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继续提倡全民低碳理念
重庆市要着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打造宁静宜居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控水平,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促进城乡环保一体化等。可着力开展试验示范,带动低碳发展,设立低碳示范区(市)县。选择一两个市级工业园区试点“低碳经济”,鼓励开发绿色生态小区,并提高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标准,以及通过加强森林重庆建设,“扫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如可试点“免费自行车”行动,市民凭身份证或其他电子身份卡免费借用,方便市民换乘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低碳出行。在全民中倡导低碳理念,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在政府引导下的全民低碳的大气候。
(四)鼓励绿色经济发展,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重庆已经初步建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框架。到2020年,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降低40%以上。同时,低碳经济将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划定明确指标。但是还缺乏相应的政策立法作为保障,在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基础上,重庆可尽快出台《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建立低碳补偿基金,同时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制度。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开展环保和排放的技术交易、一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为平衡环境责任提供平台。探索建立环境基金和碳基金,谋划资金渠道,规范资金运作,基金要严格用于资助碳汇的项目、低碳技术研发和技术商业化。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重庆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制定相关专项规划时体现发展低碳经济,编制重庆市“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和低碳经济发展那规划,引导低碳经济发展,要以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重庆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实现“西部中心城市”的重要一步,我们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坚持采取相应举措,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徐瑞娥.当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9,(66).
[2]孙晋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南宁[J].创新,2009,(9).
[3]周东恩,陈珊.低碳经济:深圳的现实选择[J].特区经济,2010,(2).[责任编辑 王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