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阁斐
摘要: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把气候问题和经济发展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低碳经济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环境的过度污染,如何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引资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及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待解之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09-0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特征
早在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累利乌斯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最新的科研报告也一再证明了这一推断。研究表明,只有到2050年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倍以内,才可能避免发生极端的气候变化。各国政府认识到低碳排放的经济发展才能持久,于是纷纷采取措施,最早的则是英国。2003年英国政府率先发表了政策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构建一个低碳社会》。这是英国决心以能源环境为首要目标,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初步构想。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及政体均已意识到低碳经济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并着手从发展战略、经济模式、交易机制、标准确定、市场准入等层面进行积极的谋划与部署。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1)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含碳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排放脱钩,不能保持同步增长,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废气排放;(3)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直接手段;(4)开发与利用新型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作为重要举措;(5)围绕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新型清洁能源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在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以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手段快速推动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大力推动改革;欧盟则希望通过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交易市场,成为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者与规则制定者,一方面占据承担人类可持续发展责任的道义制高点,一方面实现全球经济的去美元化,进而达到与美国抗衡的战略目的。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深层次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这更是一次新型工业革命,各国都希望借此抢占市场规则的制定权、维护利益的话语权、制衡他国的主动权。
而如2009年的达沃斯论坛中英国经济分析师杰里米・瓦尔纳所言,“我们似乎步入了不确定时代”。这就要求在金融危机之后更要注重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低碳工业革命来临的,必然是低碳经济,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中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火电的大规模发展仍将对环境构成巨大的威胁。从中国的经济结构来看,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倾向。中国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结构,对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长期以来,中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这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因此,中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这一时间,由于市场总体上将会呈现卖方市场特征,所以企业主动进行低碳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意识较差。这些情况会进一步加剧能源需求及其高碳特征。
再次,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中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只得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中国显然是一个沉重负担,这还不考虑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生的巨大成本。
最后,新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搞市场经济的历史严格说来(自1992年算起)也只有十多年,本身资本积累不足,必须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大都迫切需要外来资本,而对环境标准要求较低。发达国家转移重化工工业,将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和压力转移到中国,这不可避免地加重中国的污染排放。有的研究已经说明,中国部分地方已经成为“污染避难所”。因此,如果提高引进外资的低碳性与环境标准要求,会大大减少引进外资的数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低碳经济革命对于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完全可以通过主动谋划、积极参与来实现共同发展。我国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一个对全人类的发展、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任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合作、能源规划、产业政策、项目扶持、技术研发、金融创新等手段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此次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或者产业革命中掌握主动,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上找到平衡点。
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通过多途径探索减排方式,才是解决国际“碳”压的根本之策。
第一,做好“碳预算”。 一是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都要做好“碳预算”。 建议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将“碳预算”列入部门和地方政府预算框架,今后政府的每项决策,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还要考虑碳的排放和吸收。二是“碳预算”要按人配额,以实现“扶贫”和“遏制奢侈浪费”的双重功效。三是建立地区间或省际碳预算转移支付机制。
第二,加强国际合作。一是与国际低碳城市、低碳企业建立合作联盟。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要在合作中学技术、学经验。二是与周边国家结成低碳化产业供应链。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中国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的提高,中国制造业应该专心做上游(战略决策、技术研发、品控标准、资源整合与金融运作)和下游(品牌塑造、营销传播和客户服务)产业链,而将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转移到周边成本更低的国家。
第三,建立“碳汇造林补偿基金”,充分发挥人工造林的碳汇功能。森林是重要的碳汇,通过建立“碳汇造林补偿基金”,将人们的消费行为与造林面积捆绑在一起,即按消费行为计算排放量→按排放量计算造林面积→按造林面积计算补偿金额。把增加林业碳汇与工业减排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上。
第四,提高水电和核电比重,降低火电比重。与火力发电相比,核电是清洁、环保型能源。与核电相比,水力发电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清洁能源。水电没有核辐射危险,与煤电相比,每一千瓦时的水电电量大约可以减少原煤用量500克和二氧化碳排放量1100克。
第五,构筑“以铁路为骨干”的环境保护型现代化交通体系。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火车对环境的污染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在我国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构筑以铁路为骨干的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第六,重点控制大型超市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少建大型超市,鼓励就近购物;尽量减少公差和国际间飞行。
第七,尽快建立“碳足迹”标示制度,引导“斤斤计碳”的消费方式。在超市商品上明确标示“碳足迹”(贴碳排放标签),是发达国家最广泛的标示制度。中国应该尽快建立“碳足迹”标示制度,并将“碳足迹”作为科普知识进行推广,以此在全社会倡导“合理物质消费”,反对“攀比奢华”的生活方式。
历史已经发展到新旧文明交替的临界点,惟有超前认识,超前行动,才能超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142):47.
[2] 董小军.中国低碳战略的两件大事和七项对策[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2010-01-15
[3] 邢继俊.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