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旅游文化内涵外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建平

  提要 近年来,关于旅游文化内涵外化的研究已经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但从心理学角度的研究却鲜有人问津。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认知的一种方式,应该依据旅游者的感知构建旅游文化内涵的外化模式。
  关键词:旅游文化;外化;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生活的多元化,旅游目的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探亲、访友、出差或简单地追求优美景色,而是要感受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它对旅游者来说是一种亲历、感受、体验,是一种精神活动的过程,是一个求新求异体验的过程。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然而文化多数是无形的,如何把无形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外化即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一、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过程是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用在于获得信息。感官体验即感觉是认识活动的起点,通过感觉,人们可以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也能知道自己身体内部的状况和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旅游者已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需要,越来越注重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体验。作为服务业的旅游业是体验经济的代表。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欧美国家从20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并逐渐成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国旅游界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9年谢彦君的《基础旅游学》,而旅游学者关于旅游体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2004年以后才开始的。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旅游体验的基础理论研究,而对于旅游体验的层次和深度研究比较少。龙江智(2009)提出了旅游体验深度研究,依据意识谱理论建构旅游体验的层级模式,把旅游体验划分为感官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回归体验和灵性体验五个层次,并指出旅游感官体验是指旅游者在身体意识层面的体验。在这个层次上,旅游者通过眼、耳、口、鼻、身五官来接收和感知外部世界的信息,进而形成感官层面的意识感受。虽然感官体验是旅游体验最基本、最低级层次的体验,但是对旅游者来说也是最经常发生的、最主要的体验形式。对于旅游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构建旅游文化内涵外化形式
  
  旅游者的感官体验在旅游体验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说,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采取市场导向,以旅游者的需求为中心。依据旅游者的感官体验,笔者把旅游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视觉形式。人们获得的大部分文化信息是由光输入的,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客观现实接受的信息有85%是从眼睛输入的。旅游活动可以说首先是视觉活动,事实上游遍天下就等于看尽天下美景,大部分旅游景点的开发与设计首先必须满足旅游者的视觉需求。旅游者在视觉上要求新奇、有趣、美丽、难忘,要求与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切有所不同。旅游者都希望看到异国他乡的文化习俗、风景名胜。乡村人愿意到大都市,欣赏大都市的高楼大厦、购物中心、流行时尚等;而城里人喜欢看到田园风光、原始土族等乡村景象。大海和草原的吸引力就在于他们能极大地增加人们的视觉域,有开阔心胸之感。
  深圳世界之窗依据旅游者的感官感受选择文化外化形式,取得了极佳的效应。从视觉角度来看,景区按世界地域结构和游览活动内容分为世界广场、亚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世界雕塑园和国际街八大区域。特别是世界广场,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听觉形式。声音媒介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外化载体,人们20%以上的信息是听来的,并且听觉是人们重要的感官感觉之一。“有声有色”是一种审美境界。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自然界的风声、水声、鸟声以及异地的山歌、音乐、口音等都是新奇的、渴望的。旅游绝不是“一件默默无闻的事情”,旅游者希望听到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声音。例如,中国京剧是典型的听觉文化载体代表,它包含有脸谱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舞台文化、行头文化等,凝聚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吸引着海内外旅游者。
  1998年以来,世界之窗从视觉和听觉上给旅游者以全新的体验,相继推出了《创世纪》、《跨世纪》、《飞跃无限》、《旷世迷情》等大型广场歌舞和服饰晚会。目前,世界之窗的广场演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品牌,被游客誉为景区之魂,已经成为最富于变化、最能展示景区特色、最有市场影响力、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名牌产品。
  3、嗅觉、味觉形式。味觉和嗅觉分别是依靠人的舌和鼻识别不同的味道和气味。所以,味觉文化载体和嗅觉文化载体多是和饮食联系在一起的。从味觉和嗅觉来看,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载体。比如,西方的咖啡和东方的茶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味觉载体;日本人有吃生鱼的风俗,中国有臭豆腐小吃,这也同样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随着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香臭酸甜苦辣辛被人融进了食物的文化与人生的文化。食,色香味形,品食更是品心。不论是东方的中国饮食还是欧洲的法国饮食,其饮食文化中的美都包含嗅觉、味觉对心对人愉悦的意识。另外,嗅觉在西方文化中得到了发展,延伸为香水、香料文化。
  典型的味觉文化――辣文化,是湖南文化体系中最具代表的一支。传统研究表明,湖南因为地域气候恶劣,湿气极重,食辣主要是去湿驱寒。但辣椒在湖南人的心中绝不仅仅是调味品,辣椒因环境而具有生命力,而辣椒又赋予了食辣者革命情怀。火辣的口味正体现了湖南人火辣的性格,火一般的热情、刚烈;辣椒一般的倔强、直率,无不印证湖南人不屈的奋斗、吃苦耐劳和拼搏奋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4、触觉形式。触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多数动物的触觉器是遍布全身的,像人的皮肤位于人的体表,依靠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能感受温度。触觉文化载体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不易为人们注意的载体,又是旅游者能够近距离接触的载体。旅游中的触觉文化载体,比如温泉代表着一种水文化,并且这种文化是随着时代不断变迁的。由第一代的洗浴文化到后来的洗浴加游戏文化,又到现在的洗浴加保健和休闲文化等。
  
  三、结语
  
  视觉文化外化载体是传统的文化载体,是比较基础的文化外化形式,也是旅游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化外化载体;视觉文化载体多与观光旅游联系在一起,审美结构上讲究趣味风格,具有给游客以视觉冲击力,形成心灵震撼的特点,对于旅游者来说,是首先感觉到的文化外化载体。听觉文化载体是视觉文化载体的有效补充,从人所获取信息的多寡来看,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感官,听觉主要是讲究“悦耳”,以达到“动情”之美感。听觉和视觉文化载体都是一种“距离”型的文化载体,即是说视觉、听觉相对于其他感官而言比较客观,视觉、听觉的感知者与被感知者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不必与其直接发生内部的接触,虽然不排除感知者自身主观有一定的影响。味觉、触觉、嗅觉更多的是在感知者的肉体内被发现,它们停留在口腔、指尖(或皮肤)和鼻腔通道内,更多的是受感知者自身反应而将信息传达到大脑,属于“非距离”型文化载体。在五觉中,视觉最基本,旅游首先是视觉审美;触觉最深刻,正所谓切肤之感;听觉最强烈,《论语》记载,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嗅觉最难忘,直诉记忆;味觉最满足,可津津乐道。美学上有通感之说,旅游目的地文化载体的选择,应当将五觉综合运用。
  (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龙江智,卢昌崇.旅游体验的层级模式――基于意识谱理论的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9.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3]李钰.旅游体验设计理论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0.3.
  [4]邹春燕,王长征.消费者体验与旅游体验营销――一种文化的分析[J].长江论坛,2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5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