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流外包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海霞

  物流外包又称为第三方物流、合同物流、契约物流,是企业把本属于企业内部操作的物流业务,交给外部其他企业操作,自己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优势等目的,是业务外包理念引入物流领域的结果。
  
  一、分工思想与物流外包
  
  1、分工思想理论。亚当・斯密在其开创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而分工是富国裕民的重要途径。他指出:“当人们专注于一个目标而不三心二意时,就更有可能发现实现目标的更简易、更方便的方法……。”阿伦・杨格在其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认为,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市场的大小不仅由人口规模,而且由有效购买力决定,购买力由生产率决定,而生产率又取决于分工水平,因而得出分工取决于分工的结论。这意味着一个动态机制产生了某种良性循环,使分工水平和市场规模不断提高和扩大;而且分工的网络效应使市场大小与分工程度相互依赖。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分工是交换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决定着知识的积累速度和人类获得技术性知识的能力,进而决定报酬递增;但协调分工需要成本,分工的深化引起成本的增加,抑制分工的发展。这就促使人们采用更高的管理手段或技术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费用,进而使分工在原有基础上深化。
  2、物流外包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物流外包的产生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其经历了三个阶段:企业内部分散化物流阶段、企业内部物流专业化阶段、物流外包或企业外部物流专业化阶段,促使企业物流发生了两次大的转变:
  第一次转变,企业内部分散化物流向企业内部专业化物流的演进。即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物流部门,对原来分散于运输、仓储、采购等环节的物流活动统一管理。企业物流专业化,一方面产生了专业化经济,带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企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顾客满意度提高;另一方面引起了专业不经济。因为随着企业内部物流分工深化,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内部职能部门越分越细,内部组织成本逐步增加。但企业内部物流分工受企业物流活动(物流业务量)范围的限制,这种局限性造成专业化经济(节约物流费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并受边际递减规律的影响,专业化经济呈递减趋势。而随企业分工深化,内部交易费用增加,并呈递增趋势。当企业内部物流分工所节约的物流成本等于所增加的内部组织费用时,企业内部物流专业化与分工达到均衡状态。
  第二次转变,企业内部专业化物流向企业外部专业化物流演进。企业内部物流专业化在内部边际交易费用等于边际物流费用时达到均衡,内部分工达到稳定状态,物流专业化经济处于最大值。要进一步提高分工水平及专业化经济,企业就需要扩大市场规模,把企业内部分工转向外部市场,在企业外部市场上进行物流分工。物流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进一步壮大物流规模,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供应能力;物流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逐步缩小物流规模,逐步把物流业务交给外部市场上更具有物流优势的企业操作,物流外包产生。
  
  二、交易成本理论与物流外包
  
  1、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最早由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科斯提出,1937年科斯在其名著《企业的性质》一书中首次将“交易成本”引入了经济分析。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都是协调资源配置的手段,企业实质上是对市场机制的替代。市场交易不一定是最优的,因为市场机制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即交易成本;企业组织与市场交易的边界在于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与外部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如果市场交易的成本超出了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费用,人们就会放弃市场交易,而转向企业内部交易。交易费用的产生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有限理性、机会主义等因素造成的,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可以减少在市场上寻找合作伙伴、谈判等费用,有效降低交易费用。
  2、交易费用与物流外包。交易费用是决定企业选择内部组织生产与外部市场交易的重要因素。企业物流外包决策问题实际上是企业对采用内部操作物流与外包给外部第三方物流问题的决策,交易费用是物流外包/自营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其依据是比较市场交易费用与内部组织费用的大小,如果内部组织费用比市场交易费用大,选择物流外包;否则,选择物流自营。
  交易费用的降低是物流外包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因素之一,物流外包又可以促进交易费用的降低。第一,物流市场交易费用的逐步降低推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物流市场交易费用的降低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如EDI技术、条形码技术、GPS、GIS、Interne技术等。第二,物流外包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从人的因素看,第三方物流公司与物流需求方的合作关系比较稳定,这种长时间合作使双方增强了了解,提高了双方对不确定性的认知能力,可以减少因“有限理性”产生的交易费用。从交易特征因素看,资产专业性越高,该资产转换其他用途的可能性越小,“沉没成本”越大。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后,双方形成长期战略关系,为了适应对方,双方都可能进行了专门投资。从交易频率上看,交易频率越高,交易费用越大。但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消除高交易频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核心能力理论与物流外包
  
  1、核心能力理论。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核心能力”概念,他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对其所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核心能力不是孤立的,是企业资源长期积淀所形成的、根植于企业内部、很难被超越、能给客户带来附加值的能力,是一个多因素的复合体,包括员工知识和技能、管理系统、技术系统、价值观与规范。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之本,其重要性超过利润、市场份额。企业在最终市场上的份额不能从根本上体现企业竞争力,如果企业缺乏核心产品或服务、缺乏核心竞争力,其市场份额会慢慢萎缩,最终被逐出市场。企业要想保持永久活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开发出或保持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怎样才能创造或保持核心能力呢?在Prahalad and Hamel提出核心能力理念后,Quinn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他认为,企业应把注意力集中于核心业务,持续地在具有核心能力的业务上投资,而把非核心业务外包。
  2、核心能力与物流外包。企业资源有限,企业所涉及的业务不可能都发展成核心能力。按照核心能力理论,就要求企业能确认自己的专长所在,把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加强核心能力的研发,而把一些非重点、非专长业务向外界采购,既能巩固自己在核心能力方面的地位,又能分享供应链上分工协作的效益。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讲,物流是他们的主业,在物流资源、信息、人才方面都具有优势,这些优势经过内部整合,物流服务成为企业核心能力。而对于大多数非物流企业讲,物流并不是其核心能力,在操作物流业务上不具备优势,企业就需要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操作,而把精力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物流外包也包括内部外包,就是把物流交给集团内部独立的利润中心,但前提必须是物流业务(非核心能力)是其核心活动或接近核心活动。另外,通过物流外包,可以利用社会化专业物流服务,对客户需求做出最快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力支持企业核心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核心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1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