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雅敏

  所谓“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2004年1月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由江西率先发起,上海、北京、福建、河北、广东、陕西六省市共同参与,签订了《七省市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推出发展红色旅游的新举措,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共同推广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品牌的新局面正在形成。2004年2月中央领导同志作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国家部委组成调研组,于2004年3月和5月先后两次到江西、湖南等地调研红色旅游发展情况,制订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国家旅游局于6月向中央上报了《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的报告》,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并初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
  红色旅游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打造红色旅游的精品,如何构筑红色旅游品牌,如何保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发展红色旅游急需解决的问题。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一样,不可以盲目发展,需要有深入的市场研究,发掘自身的核心价值,科学规划,理性开发,精心设计,有效营销,严格管理,合理保护,方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一、红色旅游要保持核心竞争力
  
  “红色旅游”是红色与绿色的结合,红色旅游必须要突出“红色”的概念。革命圣地、纪念地、老区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是一片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令人向往。延安、瑞金、西柏坡、井冈山等都是与中国革命史紧密联系的地名;羊肚手巾、小米粥、春来茶馆给中国人讲述了最为动听的革命故事;更有数不清革命题材的电影、革命歌曲将这些老区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这些,都是红色旅游区最深层、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最具旅游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因此,红色旅游区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开发、挖掘、整合和保护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资源。
  
  二、红色旅游应科学规划理性开发
  
  据有关统计,2003年瑞金市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00万元;井冈山市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收入6.6亿元;平山县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西柏坡接待游客30万人次;2004年十一黄金周各个红色旅游区更是人头攒动,收入更是可观,目前红色旅游发展形势大好。火暴的市场搅得很多投资商、地方政府官员和景区管理者心里痒痒的,就不顾自己地方的情况,违背旅游经济规律,乱上项目乱开发。
  红色旅游的开发要置身于全国旅游发展的大局之下,置于整个旅游发展的大盘子中,立足全国,研究市场,高起点规划,科学统筹,理性开发。全国要有一个红色旅游的总体规划,各地的红色旅游规划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开发,破坏资源方为上策。
  
  三、红色旅游应注重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
  
  红色旅游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其客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在时间上受革命纪念日和政治活动影响明显。然而,随着红色旅游由事业接待型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产业型的转变,由计划到市场,要适应市场规律,革命老区不能仅靠吃“红色”的老本,红色旅游产业化的过程必须注重与当地其他特色资源的整合。红色旅游在当地旅游资源中占有什么地位,应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给予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如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旅游资源密集、丰富、成片的地区,可以把红色旅游作为主打形象。但那些资源相对零星、单一,只有区域性影响的地方,就不一定要把红色旅游作为当地旅游的“主打”形象,而要考虑当地什么旅游资源最富有吸引力、最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比如,许多革命老区可以结合当地的青山绿水开展生态旅游;结合本地特色农业引入农业休闲游。赣闽粤边区许多地方结合当地的丹霞地貌和特有的民俗开展地质游和客家风情游都是本地旅游资源成功整合的成功范例。
  多种旅游形式的联合经营不仅有利于维持充足的客源,增加游客消费水平,也大大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涵,让游客得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欣赏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红色旅游最终必须面临市场的考验,不能只靠每年几个纪念日参加革命传统教育的游客而生存,而应该成为革命老区发展旅游经济的先锋品牌,通过树立红色旅游精品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红色旅游需精心设计有效营销
  
  针对当前的红色旅游项目基本上还是初级和粗放型的,旅游产品比较单一,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在经营上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的展示阶段,宣传、展示方式和手段比较陈旧,解说、宣传、展示不够形象生动等不足的情况,红色旅游区要打造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的红色旅游项目,深入地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为游客创造重回革命年代的亲身体验,在加强“红色体验”上仍需要大力改进,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满足游客全方位的体验要求,以产生持续的旅游吸引力。而切不可大兴土木,盲目建设,避免走与普通观光、度假区同质化发展的道路。从现在发展情况看,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光靠集体组织的学习考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路线的怀念重游两支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客源市场。红色花儿能否越开越艳,红色旅游能否继续火红、后继有人,就取决于我们用何种手段去挖掘和展示。对于年轻一代,他们对曾经的革命战争年代缺少感性认识,不会自发地产生游览兴趣。而要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与爱国主义热情,就必须采用他们所能够接受的更为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方式。而在这样的客源市场的前提和要求下,营销的方式和渠道肯定得更有针对性。
  
  五、红色旅游发展要深化体制改革
  
  如果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旅游形式,许多大城市的革命遗址、遗迹一直都是重要的旅游景点。而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红色旅游是更强调到一些边远老区进行探访革命遗址,重温革命岁月的旅游形式。而革命老区一般不具备区位优势,交通、能源、通讯等各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旅游人才匮乏,也缺乏经营旅游业的经验等实际问题,另外老区的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政府财力有限。如何能把这些革命老区的旅游资源变成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实现资源到经济的转变,这就需要改变机制,引进资金和人才,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创造“政府主导,各方参与,齐抓共上大旅游”的发展机制和发展环境,可以借鉴“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整体控制,独家开发”模式。这样,合理的把资源变成经济,就可以实现政府、企业、人民、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共赢局面。
  
  六、红色旅游须加强政府管理与引导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物古迹类旅游,既具备一般休闲游憩产业的特点又带有严肃的政治特点。革命遗址、遗迹代表着宝贵的精神遗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革命遗址地开展旅游活动须经过政府严格的审查。旅游项目要寓教于乐,但不能歪曲革命历史或过分娱乐化而违背了革命历史教育的初衷。红色旅游同样应当十分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活动应严格限定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景点开发应特别防止环境污染的出现。而旅游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等实际问题也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和管理。只有这样,红色旅游才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的“旅游明星”,而真正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方。
  总之,红色旅游的发展需要资金和智力的支持,需要基础设施的改善,需要宣传促销的支持,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投入,需要从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需要资源整合、科学布局、突出重点、提高档次、形成合力,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4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