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裂缝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 洁

  摘要:目前混凝土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建筑施工材料,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严重威胁着建筑的安全。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对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控制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现浇混凝土最长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了着重分析和总结。
  关键字: 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裂缝,原因
  
  1 绪论
  混凝土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180多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混凝土的强度及其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混凝土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领域内最常使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国家编制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但是由于混凝土生产是一个多方面多环节的过程,混凝土的质量还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仅靠规范设计还是远远不够的[1]。本文作者经验通过对混凝土施工要求的详细具体分析,根据其施工特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混凝土施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施工工艺和方法、混凝土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各环节应该特别强调注意的事项。
  2 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
  一般来说,影响现浇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生产、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几个环节。
  2.1 混凝土生产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计量设备和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站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保证准确,特别是外加剂计量。经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由于计量不准,导致混凝土塌落度不稳定,甚至长时间不凝固,个别情况甚至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混凝土的生产搅拌时间长短与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有关,应从多次试验和生产实践中选择最佳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太短会对混凝土的匀质性产生极大影响,太长会产生泌水和离析现象。
  2.2 混凝土运输
  为防止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到达工地,必须建立严格的收发制度。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泌水、砂浆流失、流动性减少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的灌筑量。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许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
  2.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对混凝土质量也有很大影响,在浇筑过程中,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模板安装:以组合钢模板为例,保证模板放线准确,底部承垫层必须找平,模板清洁、湿润、不积水、无杂物、涂脱模剂。
  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
  振捣: 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抹压:抹压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一遍为普通抹压,第二遍应重点寻找裂缝,抹压时用木抹子拍打,产生振动压力,使混凝土再次液化,愈合裂缝。
  2.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
  3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产生裂缝问题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且在住宅工程楼板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等问题。现阶段施工原因已成为现浇板楼面裂缝的主导因素。
  3.1 施工期间形成的裂缝分类及原因
  (1)塑性沉降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塑性阶段无任何强度时,由于基础和混凝土自身沉降、模板略胀动或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厚泌水情况时发生的。这种裂缝一般较宽且深,是引起钢筋锈蚀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及时处理。
  (2)塑性收缩裂缝:是在混凝土即将凝固前,当多余水从混凝土表面以极快的速度蒸发掉时而形成的。这种裂缝一般较宽且深,对于沿着水平筋出现的这种纵间裂缝,也是引起钢筋锈蚀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及时处理。
  (3)收缩裂缝:是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或硬化后在表面出现的裂缝。由于受到周围结构件的约束或因养护不足,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裂缝,多在构件表面成垂直状,应根据裂缝的大小和深度来判估对结构物的影响程度,在裂缝较浅时,一般不作处理。
  (4)因配筋不当引起的开裂:上层钢筋网空隙太大、数量较少、钢筋被踩踏下沉、支撑拆除过早、预应力张拉不良等均会引起裂缝,对因这种原因产生裂缝的结构需进行加固处理。
  (5)温差应力产生的裂缝:在施工期间引起的温度裂缝,一般是由于水泥水化热或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引起的,一般与结构截面垂直。在使用期间因环境温度过高产生的裂缝,一般贯穿于整个截面;也有仅产生表面的情况,应区别情况根据实际深度和宽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3.2 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钢筋混凝土建筑或构件出现裂缝时,应了解裂缝的原因后,针对各不同时期引起开裂的不同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裂缝的发展[3]。在治理时可按下列原则和方法。
  (1)对承载力无影响的表面裂缝和一些细小裂缝,为预防渗漏和观感时可采用表面修理补平方法。采用表处时可用涂抹砂浆、薄层环氧胶泥、凿浅槽嵌补和贴条法等。
  (2)当分析裂缝对结构体有影响时,或结构有防水抗渗要求时。可采用内部修补处理,一般采用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方法加固。
  (3)当对结构整体承载力有一定影响的裂缝,一般采用对结构加固方法,通常用钢箍、围套、粘结钢板或预应力加固,也可用喷浆加固等。
  4 结论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过程的系统工程。只有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出发,生产和施工方密切配合,建立共同遵循的质量控制规范和标准并认真执行,才能切实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明山.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全程控制与应用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 .
  [2] 徐昌树. 谈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主体质量控制要点[J]. 陕西建筑, 2007,(09) .
  [3] 黄燕华. 混凝土工程施工裂缝质量管理措施[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4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