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iPad令“咸鱼”翻身平板电脑步入战国时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宸东

  10年前,比尔•盖茨没有想到,他倾力打造的全球首款平板电脑会那么快胎死腹中;10年后,比尔•盖茨更没有想到,苹果iPad不仅令“咸鱼”翻身,而且实现了通信终端和互联网终端双向靠近的终极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苹果才有能力砸开一个市场,通过供给制造需求。
  平板电脑的前世今生
  平板电脑属于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融合,其外观介于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之间,但其处理能力却大于掌上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相比,它除了拥有其所有功能外,还支持手写输入或语音输入,移动性和便携性都更胜一筹。平板电脑有两种规格,一为专用手写板,可外接键盘、屏幕等,当作一般PC用。另一种为笔记型手写板,可像笔记本一般开合。
  平板电脑其实是一个老概念,早在2000年,微软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平板电脑Tablet原型机;2001年,康柏也展示了一款带Windows的Table PC原型。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当时曾提出,“这款Tablet是一台真正没有局限性的PC,我预计5年之内它将会成为北美最畅销的PC。”然而,当时市场却对平板电脑反响平平。
  时隔10年,平板电脑概念重回产业焦点。2010年初,苹果正式发布了iPad,并于3月全球发售。iPad上市首周即销售超过50万台,当季就实现约327万台的销量,足以看出市场对平板电脑的狂热程度。
  究其原因,以多点触控和人机交互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以及强大和丰富的内容和应用程序,为苹果占据市场之巅奠定了基础。据统计,苹果的开发者已为iPad开发出超过5000款应用。此外,iPad能够运行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几乎所有的超过20万款应用。
  甚至可以说,iPad成为通信终端和互联网终端双向靠近的极限状态,配合上Wi-Fi等全方位的通信接入方式,估计这也是终端能力融合的最后一次产品机会。
  平板电脑多点冲击移动终端市场
  iPad给消费电子行业带来了多点的冲击,不仅仅冲击了电子书、上网本、PSP这样的智能终端,还会带来整个消费电子行业的创新潮。
  一项用户调查也似乎印证着这个市场的乐观氛围。有44%的潜在iPad用户称,与笔记本电脑相比,他们更愿意选择iPad;有27%的iPad潜在用户称,与台式机相比,他们更愿意购买iPad。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引领消费电子行业的潮流已毋庸置疑,这成为了历史的必然。与过去微软定义的“平板电脑”相比,iPad所代表的主流平板电脑已截然不同,平板电脑采用了以内容与应用为核心的体验模式,决非WINTEL模式下的攒机产物。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平板电脑将在2011年步入独立规模增长的阶段。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达10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35亿美金。在中国,预计到2012年平板电脑的销量可达74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18.2亿美金。
  同时,由于平板电脑市场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真正的规模化应用尚未到来,自身定位的不清晰以及用户体验的不完善,都表面现今不应对平板电脑市场暂时的炫目光环所影响,盲目夸大市场前景。
  平板电脑产业链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由于平板电脑并不存在过多的技术壁垒,当其他厂商的产品上市之后,“肉搏战”将不可避免,而降价潮势必到来。因此对整机厂商来说,谁先推出自己的产品谁就会最受益。因此,诸如长城电脑、汉王科技、华硕和爱国者等厂商陆续杀入平板电脑市场,相对而言,这些厂商将率先受益国内平板电脑市场的启动。
  总体而言,与国外的惠普、戴尔等品牌电脑制造商相比,国内企业在平板电脑市场上的反应甚至更为敏锐和到位。汉王科技发布了TouchPad,华硕发布了Eee Pad平板电脑,微星发布了基于Android的Wind Pad,戴尔发布了Streak。此外,万利达也发布了平板电脑产品。平板电脑市场正群雄割据,每个厂商都想着要分一杯羹。
  伴随厂商的赤膊战,产业链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不仅是电信运营商,上游产业链厂商已经卷入了这场战争。在芯片领域,ARM架构和X86架构都拥有了忠诚的粉丝,在操作系统领域,则是Android和微软之间两强相争。苹果iPad则凭借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独自采用了苹果A4处理器和自己的操作系统。作为X86架构的领导者,英特尔再次受到了平板电脑公司的青睐,国内的汉王和台湾品牌华硕,都是英特尔的支持者。
  平板电脑市场先进入者受益于高毛利率
  一般而言,热门消费电子产品在推出之初一般都有40%甚至更高的毛利率。之后,随着供给迅速放量,高毛利率一般只能维持几个月,当供需达到平衡时,毛利率一般都维持在5%左右。
  对于平板电脑市场而言,率先进入市场的厂商预计成为受益者。短期内,率先进入中国平板电脑市场的几大厂商将受益较高的毛利率。这主要取决于其领先的成本优势和本土化优势。参考以往的通信产品,国内产品的价格往往比国外要低好几千元。平板电脑的目标客户群一般是走在时代尖端,但却并不那么阔绰的年轻人,价格会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中长期内,随着市场的饱和,供给的增加必然导致需求的减少。市场份额的缩小,外加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平板电脑毛利率将很快拉低,最终趋于稳定。
  iPad未来任重道远,更优的用户体验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截至目前,虽然海外平板电脑市场已风生水起,我们必须承认平板电脑还需进一步完善来适应及引导用户需求,例如:虚拟键盘完全没有突破,操作系统很难支持多任务工作,较大的屏幕影响了便携性,通信刚性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商务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价格相对较高……尤其在中国市场,如何制定合理的定价,完善内容与应用程序的本土化应用,将从根本上决定平板电脑是否成为独立市场门类,并在移动终端市场形成主导地位。
  厂商不应陷入“技术为王”的迷局,对于包括平板电脑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赢得市场的最终是卓越的用户体验,以及承载在这之上的可靠技术――两者缺一不可。在3G时代,每个客户的需求无法复制,平板电脑产品和服务的各类提供商应针对不同需求人群推出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5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