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施工管理中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宫晓锋

  1、工程预算的概念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招投标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2、工程预算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
  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计划和考核计划完成情况时,除使用建筑面积和施工进度外,更重要的是工程预算提供的货币量和各项工料消耗,同时,工程预算又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把施工中各工序组合、排列和协调,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衔接,相互平衡,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合理利用,按时完成任务,是工程预算技术性强的具体体现。
  2.2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准确进行经济核算、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关键。
  工程预算确定工程的预算造价,反映施工企业产品的预算成本,同时工程预算又与施工定额相关,因此是成本管理依据,能使施工企业认真备工备料,对人工、材料定额限量管理,为企业准确进行财务核算、成本控制等提供详细资料及依据。
  3、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在项目建设中缺乏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
  3.2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达到要求。
  一般来说各建设单位都是自我组织建设、审核工程预结算、实行监督管理,因此需要建设单位配备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此类工作。但实际上除了大中型企业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常常是进行工程建设时才开始筹集人员,等这些人刚刚熟悉业务,又随着工程竣工交付生产或使用单位而终止业务。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就很难准确地进行预算管理。
  3.3由于跨地区承揽、跨行业承揽,导致预算差错。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逐年增多。由于我国现行各地区、各行业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致使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不甚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常出现差错。
  3.4工程预算确定方法滞后。
  由于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无法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4、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4.1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构成。
  根据产品价值构成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有三部分: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工资)支出、盈利。工程预算造价应充分反映产品价值构成的三方面,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将劳动消耗部分人为划分为两部分,即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费,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计入间接费和现场经费,这样造成预算取费复杂性。应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区分开,使预算费用结构更简单、易操作,使工程造价费用构成趋于国际化。
  4.2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就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预控,更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所以需要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把好工程预算第一道关。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而又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代理,最好是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这个组织必须经有关部门核实批准,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直接受聘于建设单位,并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管理。这样一来,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也使建设单位的管理向科学化、高层次的方向迈进。
  4.3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
  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
  目前我国基本建设制度规定“初步设计要有概算,工程设计要有预算,工程竣工要有决算”,称之为“三算”。在每阶段还规定审查制度。实际工作中很多工程都存在“三算、三超”现象,原因有诸如材料费涨价、人工费调整等客观因素,但在工程预算管理体制方面也存在不完善地方。须根据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工程预算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建设法规,规范建筑市场,建立起发包方、承包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政府机构间的工程预算制约机制,完善上述工程预算责任分担体系。
  4.4采用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
  把若干分部分项工程按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进行编组。利用同组中分项工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计算基数的关系,审查一个分项工程数量,就能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如楼面找平层、天棚涂料面层、地面面层编为一组,先把楼地面面积求出来,其他分项的工程量利用这些基数就能得出。此种方法最大优点是审查速度快,工作量小。因为装饰工程造型多样化及复杂化,竣工图纸往往难以完整反映施工情况,使用摄影器材拍摄、记录现场真实情况并妥善保存,对结算工作中竣工图纸反映不清楚、不明确的地方具有很大的帮助。使用高效的测量仪器能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缩短审核工作的时间。
  由于种种复杂因素影响,工程造价变动幅度大,竣工后的实际造价比开工时的预算造价要增加10-2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预算突破概算,结算突破预算,对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家财政平衡非常不利,因此,建设单位要努力提高设计技术水平,加强设备、材料和现场监督管理工作,预算外费用签证要有根有据,合理计量,不许巧立名目,增加费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项目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工作不但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还有效的控制了成本,为以后的开发项目积累了资金,实现了工程预结算管理的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6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