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住宿建筑设计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雪钰
摘要:文章提出现阶段大学生住宿建筑问题的一些探索性解决方式,以使大学生住宿建筑设计符合当前大学生普遍性又个性化的需求。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住宿建筑
大学生宿舍建筑作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背景,影响着校园宿舍亚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也对校园文化产生着影响,得体的住宿建筑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实现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过渡,通过营造得体的空间能促使大学生与同室或其他同学的感情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学会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住宿建筑能促使大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住宿建筑空间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是大学生们思想行为、人格特征、心理活动表现的最为丰富、最为真实、最为彻底的地方,是学生在大学期间一个至关重要的活动舞台。
一、促使大学生住宿建筑改变的因素
(一)教育政策、体制的改变
1、高校扩招使高校住宿建筑逐渐盈利化。近几年来,全国各类高校连年扩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全国高校的招生数量翻一番。这种局面在实现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上,也带来了高校住宿建筑的新变化。在大量扩招的情况下学生住宿建筑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逐年递增的在校学生,于是大学生公寓的应运而生。同时学校不负责国家计划外招收的学生的食宿,如:MBA、各种进修生、培训生等。
高校对学生住宿建筑的大量需求使学生公寓极度商业化,除新建住宿楼外;还有将破旧房屋翻新、改造空闲地下室、筒子楼、招待所等作为“大学生公寓”;更有甚者把煤厂、养鸡厂改造为学生住宿建筑。如此种种新建或改扩建的学生公寓逐步商业化,使原来服务性质的住宿楼渗透了盈利的目的。
2、学年制改学分制使大学生住宿空间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载体。德育必须有一定集体氛围、有一种组织形式作为载体。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住宿的编制和建设都是以“班级制”为主体,但随着学分制的推行与完善,“班级制”正逐步被打破,学生学习的分散性和流动性随之加大,班级意识淡化,寝室意识增强,逐步形成以宿舍为中心,以个人兴趣爱好和思想情感为基础的小集体,学生寝室也逐渐成为学校的“细胞”。我国大学生住宿基本上是集体居住,它本身是一个集体生活空间,住宿成员间相互影响。因此人们在研究实行学分制后的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途径与形式时,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了大学生宿舍。大学生宿舍也相应从德育末端变为前沿,而住宿建筑也理所当然的有所改变,也应受到等同于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形式的重视。
(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住宿建筑育人空间贫乏化
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几年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48个国家中我国“人才素质”排行第40位。我国可以培养出全世界顶尖的人才,但人才金字塔的基座却不令人放心。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作为人才教育的基点,住宿空间又作为大学教育的场地之一,育人功能和空间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的素质和结构。
2007年1月25日下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对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适应社会需要。既然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所当然应为学生活动的场所配置足够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三)管理体制和学科融合的高校办学思路的转变让住宿套型和功能简单化
自党中央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随着高校“住宿收费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学生将按照个人经济状况与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宿舍、寝室,这样不仅“班级制”会被打破,而且还会打破传统按年级,按院系甚至按院校居住的情况。
另外,当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2007年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适当减少高校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重”,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客观上势必形成大学生学习活动范围增大,使班集体的地位影响力淡化,而住宿空间的影响力得到强化,使其具有普遍的集体认同性。而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的宿舍建筑依然还沿袭着历史的形式。
二、大学生住宿建筑设计的思考和展望
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防御,建筑的精神需求日趋重要,而作为对时代变化反应最为敏捷的人群之一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生活的场所应采取措施顺应这些改变。
(一)社区和家居观念使高校住宿建筑从商业盈利化转化为经营服务化
1、社区。社区的共性可包括:共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服务设施、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生活制度及管理机构等。因此,任何具备了社区基本构成要素的社会团体、机构均可构成一个社区。而高校学生住宿区的社区形成有它的基础。
高校学生社区是高校后勤改革的产物,学生社区的本质是对高校学生宿舍实行社区化、物业化管理的一种形式,将学生宿舍转变为经营服务型。学生社区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在大学生宿舍规划设计中应体现社区概念,使学生有归属感。
2、家居文化、行为和家居空间。宿舍是大学生的“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也逐渐使宿舍家庭化,如在上海某大学的学生公寓里,大学生已经用上了衣柜、书桌、椅子、电话、有线电视等,阳台、卫生间、淋浴器也一应俱全。在这里,大学生生活化和人性化体现得更彻底。
因此,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全方位地考虑到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提供足够的能容纳家庭化的空间和场地。
(二)丰富空间,为大学生德育创造隐形载体
建筑空间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活跃的空间使人情绪开朗,幽暗的空间使人心情低落,恐怖的空间使人精神紧张等等。所以住宿建筑空间在学校建筑设计应有层次性、开放性和丰富性。
1、私密空间。在学校,大学生住的是六人间、四人间或二人间,在这种情况下,除小面积的私密得到保证外,个人隐私就成为一个较显著的问题。如当前中国大学生宿舍里流行的“床帘”,就是学生对个人私密空间维护的表现。在宿舍设计中,设计师不应对此无动于衷。
2、小范围情感互动空间。大学生最爱表现自我,畅所欲言,尤其是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之后,“卧谈会”自然产生了。正是宿舍的屏蔽性和相对独立性是诞生“卧谈会”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大学生群体意识淡化、个体意识增强的情况下,要想唤起学生的集体意识,宿舍空间和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宿舍空间和文化的群体性、多样性使学生在某些问题上必须互相认同。由于学生远离父母,因此宿舍中的“舍友”就成了他们最亲近的朋友。高品位的空间文化可以使得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他们的自我完善就增加了人际吸引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得到了有效的调节。
在宿舍设计中,应为学生创造层次多样的小范围交流空间,如宿舍小平台、花坛周边的座椅、中庭或局部楼层的通高等等,创造水平、垂直和交叉的视线交流和语言交流的空间。
3、公共活动空间。相对教室、图书馆来说,在宿舍中,生活气息比较浓,自由平等较明显。同学之间在生活上相互帮助,容易思想相通,从而形成渗透和潜移默化。因此,可在宿舍区内设置一些交流空间,如有休息茶座的灰空间、开敞的露天舞池、半围合的英语角等等。
(三)套型和功能多样设置,以发挥学生个性和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1、应套型多样化。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阶层、家庭环境,拥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对宿舍生活的内容、形式有着不同的需要,这就要求宿舍空间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充分展露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
2、住宿功能多样化。新型学生公寓设计建造一般都拥有居民小区的功能。公寓附近的配套用房,往往都有商店、洗衣房、阅览室、活动室。公寓内外则有休读点、绿化园林和运动场所。集学习、文化、消费、生活于一体的学生公寓实际上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学生社区。
3、活动功能多样化。要开辟和建设相应的舍区文化、体育、科技活动的项目、区域、场地(所)、设施,在大学生住宅建筑内或附近有适量的活动场所、设施,能使学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其中可以开设“英语角”、“电脑角”、“阅览室”,开展宿舍卡拉OK大赛、棋艺大赛等等,用各种活动承载德育教育来占领学生宿舍或公寓这块重要阵地。
(四)可二次装修,激发大学生创造性
宿舍组织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把宿舍当成家一样来对待,使学生在高雅、健康、融洽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提供一定的环境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更体现主人翁的精神,发挥其创造能力。宿舍是学生特殊的家,大学生们将“家”进行个性装饰,体现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独特性。
(五)色彩恰当,借以营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据色彩心理学家研究:红色使人兴奋、蓝色使人沉静、绿色让人有平静的感觉等等。而学生宿舍建筑的色彩在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舒适性的要求,据调查,多数学生喜欢宿舍色调淡雅、柔和、明快,白色、蓝色、浅绿、淡黄、米黄等,只有极少数学生选用沉闷的颜色。这里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喜欢的颜色,这对我们设计宿舍建筑用色有了方向的指示。
(六)建筑外小环境用以陶冶大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因为良好的宿舍环境能舒缓压力,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影响学生的性格,宿舍外环境设计应从园林园艺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要求,以生态为指导,多层次多方位,创造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情景交融、可居可赏的生活空间。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独立人生的前奏,大学生活也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宿舍空间和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建筑师不应仅仅局限于人均居住面积的增加或设施的改善,而应更多地从居住者即学生的角度来进行建筑创作,使设计更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张汉志.把握新特点做好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J].安康师专学报,2003(12).
2、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9).
3、黄希庭,郑涌.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霍光,霍维国.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的新趋势[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2).
5、樊萍,钱万象.青海大学主校区学生宿舍楼间绿地景观设计[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1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