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卓珺

   【摘要】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多个具体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本文在探讨公允价值涵义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的应用逐一展开论述,并研究了其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公允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其中《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均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公允价值(fair value)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熟悉任何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指在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一项资产(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形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指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而不是在强迫或清算拍卖交易中,交换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都基于一些基本的假定:首先假定是公平交易,公平交易是在交易双方自愿和熟悉市场情况下进行的,而不是关联交易或者强制性交易;其次是假定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没有清算和大幅度削减其经营规模的计划,或以不利的条件进行交易;最后假设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并能方便取得。公允价值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它体现了一定时点上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它是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础上的,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
  
  1、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从原有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近年来,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发展势头强劲,许多物业都发生了增值。因此,有必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短期内,投资性房地产业利润有较大的增幅,这是对价值的回归。因与该项政策相配套的税收制度并未发生改变,出于对税负成本等情况的考虑,相信企业会对采用公允价值非常谨慎。上述规定可产生以下影响:原上市公司拥有的物业都按固定资产核算,在物业迅速升值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如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投资性房地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2、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两个条件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新准则对商业实质进行了定性分析,既要考虑换入、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的显著不同,还考虑二者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其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这些规定对公允价值的操纵起到了很好的限制作用。这些应用条件表明,公允价值的取得是要求“持续可靠的”,而不是“暂时估计”,更不是利润操纵的工具。但准则只给出了定性规定,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这就给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从另一角度来看,即使企业没有恶意的操纵行为,会计人员主观上的职业判断出现偏差,也会导致公允价值应用的不恰当,进而在客观上对利润产生影响。
  新准则对满足一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计价基础,对损益的确认规定也不同。其产生的影响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如果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差距大,则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也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均会产生很大影响。而旧准则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来计量换入资产的价值,既能提高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热情,也能使上市公司的业绩有较大提升。
  3、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
  早在1998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就引入过公允价值,允许债务人将债务重组收益作为利润反映。但由于当时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发展及监督等所存在的问题,公允价值的使用非但没有体现其应有的公允性,反倒成为一些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在2001年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中不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
  新准则不仅缩小了债务重组的范围,限定是在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还规定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短期内会增加债务人利润。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再次产生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此次新发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在引入公允价值时明确规定: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同时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在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应用对利润的增加是有限的。
  4、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中的应用及影响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它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二是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新准则颁布前,企业合并业务主要根据1996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以及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有关长期投资的规定执行。对企业兼并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类似购买法,并没有涉及权益结合法。从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的控股结构来看,金字塔式的控股结构已成为我国集团公司的主要控股模式,这一控股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大量出现。我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越来越迫切。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要求对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是因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可以避免利润操纵。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充分展现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在立足我国国情和实现国际趋同的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策略性。

  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新准则下,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因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很可能产生商誉。负商誉复核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正商誉应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期末进行减值测试,不允许摊销。这样,执行新准则后将使资产增加。
  5、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新准则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按照本准则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应当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改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应按下列规定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新准则与旧准则关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主要有几方面。其一,在金融工具计量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因素、时间价值,从而更准确地计量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二,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移到表内反映并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及时、充分地反映企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为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而且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这改变了原制度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的规定。
  
  三、结语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公允价值的运用依赖于活跃的市场环境、成熟的估价技术和较高的职业判断。以往公允价值之所以会被利用来操纵利润,大多是因为环境和人为的因素。随着我国对资本市场、资产评估业等的进一步规范和建设,公允价值应能在会计核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石本仁、赖红宁: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暨南学报,2001(7).
  (实习编辑:胡冬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1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