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扶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迟宪良 徐忠杰 刘 兵
一、融资难已成为遏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活跃而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法律法规,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当前在我国,由于金融支持体系尚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市场运作不规范、企业自身发展不足等原因,融资难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并且已成为遏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不论是银行贷款还是其他融资渠道,都存在着中小企业经营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大量事实表明信息不对称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个问题可以概括为:中小企业经营者有关自身能力、素质和意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机构效率、项目的真实盈利能力等真实信息。这些因素将会影响企业未来的收益,但金融机构并不完全了解这些信息,这就是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使融资能够顺利进行,中小企业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相关信息。发出有关企业经营、财务、投资状况及企业整体素质、企业经营者素质等信息,这就构成了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郝丽萍、谭庆美结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及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建立了一个能显示出中小企业真实质量的综合信号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方案。范飞龙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引发中小企业融资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一问题根源是中小企业信用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实力弱,运营风险大。以及在缺乏诚信的市场上许多中小企业赖账行为严重,而这些都导致投资者不敢对其贷款;通过构建信用信号传递模型表明,企业通过信用建设,向投资者传递良好的信用能力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关键。凌智勇、梁志峰采用资金利润率作为评价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指标,建立模型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迁的绩效。得出了融资制度变革对中小企业的利润率和投资均有正的显著影响的结论。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首要原因是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品种不够丰富,在已有的融资方式中,中小企业可选择的回旋余地很小,并且明显处于不利境地。具体而言:在债券融资方面。受发行规模的限制,尤其是1999年国家规定企业债券利息征税后,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在股票市场方面,主要为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服务的宗旨和上市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除在主板市场以外。中小企业融资可能的方式只有权益资本融资和向银行借贷形式的负债融资。
在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获取信贷资金困难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的状况却不尽相同,有银行方面的因素,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企业自身方面的因素,下面我们对各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银行类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
1、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向政策的制约。国有商业银行集中了信贷资金的70%。然而,国有商业银行根据国家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信贷结构。导致信贷资金向国有企业倾斜。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倾斜,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
2、所有制观念的制约。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长期形成的工作方式和思维定式,导致企业所有制观念根深蒂固,自然而然、潜意识地影响着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的选择和信贷资金的投放。一方面,中央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国企改革;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也把支持国有经济发展作为已任。国有商业银行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信贷资金投放的首选对象,还有另一层用意,即贷款一旦发生呆账、坏账,政府财政以及有关部门可以“埋单”。
3、传统的规模经济观的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强调集约化经营,在经营思路上都采取“抓大放小”、“抓大选优”的策略。在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下,国有商业银行偏好与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信贷供求关系,并倾向于大额或大批量的业务,而漠视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迫切需求。很多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几十万、一百万以下的贷款申请一般不予受理。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店大欺客”的问题至今未能很好解决。此外。各家商业银行普遍实行贷款责任制,在执行中,一笔贷款放出后要由直接责任人全过程负责,迫使信贷人员更加谨慎,怕冒风险,对前景虽然看好但目前情况一般的企业贷款基本上给予拒绝。
4、信息不对称下规避风险的制约。这一制约导致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慎贷。银行在运用资金时十分重视风险的防范。银行更加关心贷款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企业经营状况,关心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稳定的销售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本息。然而,中小企业经营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所处行业特点各不相同。规模也比较小,因此很难对它们在行业中的地位进行评价。中小企业在规模、产品经营范围和技术上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经营上具有较大的风险,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5、成本费用高的制约。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具有贷款笔数多、数额少、用款急的特点,银行因放贷的管理成本高而惜贷。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受制于企业规模,出于节省管理费用等因素考虑,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信用审核很难通过非现场监督(如财务报表分析)的方式来完成。由于获取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的成本高昂,银行宁可做出不贷款的决定。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障碍。
(二)社会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
1、社会信用意识差。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偏重引资、投资和招商等经济工作,放松了社会公德建设,对企业操守诚信的重要意义宣传不到位,营造良好信用的氛围不浓。一些企业和个人总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借了不还“天经地义”。个别部门或企业信用观念太弱,甚至不讲信用,贷款时什么承诺都有,什么条件都能满足或答应,贷款到期时却软拖硬磨,致使大量的贷款经常逾期,有的甚至呆滞或欠息。还有一些企业,本来信誉良好,但在生产经营中被“三角债”拖连,造成了恶性循环,一家拖欠,影响一片,货款不能及时回笼,贷款也就无法按期收回。这样一来,银行对本来信誉良好的企业也不放心,每笔贷款的审查都要慎之又慎,一丁点的不足都过不了关。对此,一些企业误解是银行在“刁难”人,是“故意找茬”。
2、缺乏信用担保机制,现行抵押担保办法已不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的需要。当前
大部分企业无法得到贷款支持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提供有效担保。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需要企业提供自身或第三人的资产作抵押,或由第三人作保证担保。但是处于发展和创业时期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缺少合适的不动产等传统抵押资产。既无法向银行提供合适的抵押物,亦无法向为其提供保证担保的企业提供相应的反担保。银行毕竟不是风险投资者,它要求有一定的资产做抵押,项目再好,不能口头说了算,像那些没有固定资产可作抵押的项目承担者,就是项目再好也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3、法律服务软弱,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依法打击的力度不够。银行胜诉案件执行难的问题比较普遍,金融机构维护正常债权过程陷入了“诉讼难、执行更难,赢了官司输了钱”等境地。
4、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低下,收费过高等已经在一些领域成为贷款投放的瓶颈。很多贷款手续牵涉到地方一些职能部门,特别是商业银行法等一些金融法规实行后,一些信贷手续逐步健全和规范,缺一不可。然而,个别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太差,很多企业对此非常头痛,甚至觉得这些部门的手续比银行自身的手续还难办!还有个别部门,收费太高,企业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导致小中企业宁可民间高息抬款,也不办理这些手续以谋求贷款。
(三)企业自身方面的制约因素
1、中小企业发展不稳定。存在较大风险。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经营上的不确定性,具有很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①市场风险。中小企业难以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对自身的产品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十分有限,容易发生错误决策;②技术风险。中小企业因其经济实力弱。缺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因此面临着比大企业更大技术风险;③管理风险。各类人才缺乏,生产经营不规范。管理混乱,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现实写照。
2、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少。大量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因陋就简,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正常运转。厂房、设备投入并不多。目前,银行向中小企业投放信贷资金又以抵押贷款的方式为主,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拥有较低的固定资产比例,这使得办理抵押贷款时质押品的价值不足,由此可获得的贷款数额也小。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因其土地、厂房所有权证件不全,不符合抵押贷款条件,因而不能获得银行贷款。
3、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混乱,账目不全,不能如实反映盈利能力。中小企业账簿管理、财务分析意识十分欠缺,账目不完全或无账可查。很难通过银行贷款的审查程序。而且贷款发放后监控也十分困难。甚至有的企业公然造假账,迫使银行只能回避这类企业的贷款申请。
4、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低。中小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恶化之时,企业主往往一走了之,逃废银行债务,使银企间的信用基础越来越脆弱。信用缺失是当前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5、资金借贷成本高。中小企业申贷手续繁琐,贷款利率上浮,导致债务契约达成交易成本过高。银行出于回避风险的目的,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的审批更为严格,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导致市场机会的丧失。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本着在现实状况下找出路,本着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为:①以政府为主,建立一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服务机构、并制定专项法律、特别优惠政策、金融支持计划等,从而形成完整的国家金融支持体系。②从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面人手,共同努力,扫除间接融资的种种障碍。政府应该放宽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限制,并鼓励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民营中小银行)的建立,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银行应该尽快转变经营理念,真正面向市场,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同时加快金融创新。而中小企业自身也应提高信誉度,加强企业管理,增强财务透明度。③在我国目前现有的资本市场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规范市场运作行为,重新树立广大股民对股市的信心和兴趣;在二板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对中小企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努力实现资本的全流通,为风险资本的退出铺平道路。
1、进一步加快现代规范的企业制度建设,给予公司制下中小企业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直接融资权。
2、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从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促进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鼓励中小企业间建立互助金融组织,增强共同发展和风险共担的能力,并为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块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作用日益增强,为保证这类关系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企业发展,必须尽快建立符合其融资特点的“第二板块市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已日渐成熟,国家的金融监管能力大大加强,经过几年的调查和了解。我国已基本掌握了有关“第二板块市场”的运行规律,因此,建立“第二板块市场”所必要的物质条件上的准备也已基本就绪。
4、鼓励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向亲朋好友借资。在新的形势下。完全有必要将这种亲情关系引导到一种正常的规范的创业投资关系上来。借鉴意大利和法国的做法,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向亲朋好友借资的措施。以建立一条中小企业便捷有效的融资渠道。
5、加强政府扶助。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的资金支持一般能占到中小企业外来资金的10%左右。我国应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单靠一种途径是行不通的,需要从多种渠道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表面上看是融资渠道狭窄,深层原因却是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中小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文 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5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