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民问题需要转变观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 劲
摘要:“谁来当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不再是如何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表面可以解决的问题,将农民问题提高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内容――转变观念去思考,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
关键词:农民;转变观念;城市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6-0068-04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1月7日《中国青年报》“思想者”专栏转载了《大声问一句:以后谁来当农民?》一文,编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同时专门配发了一正一反两篇文章,希望“真理越辩越明”。《大声问一句:以后谁来当农民?》是借一位“农家女儿”之口提出来的一个社会问题,实际上是陕西某县城调队的调查:农民劳动力总数减少。有一个村419名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仅剩60名;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中,青壮年比例减少,外出务工者大多在18至40岁之间;留在农村的青壮年中,女性占到70%左右,且以上有老下有小的中老年女性居多,群众形象地称其为“三八六零一二部队”,从而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力紧缺;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社会风气的影响,96%的中学生看不起农民,不愿当农民等等。这样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纷纷议论,各种观点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农民待遇问题。从而又掀起了一场“三农”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农民问题,讨论改变了过去我们常说的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如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等表面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将农民问题提高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一思想观念的问题。在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提出一些建议,抛砖引玉。
二、原因分析
1、经济出路:农民问题的直接原因
从农民务农收入来看,农民通过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经济养殖和乡镇建设提供的短期务工取得主要经济来源。据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有2.5亿左右的农户,耕种了约18亿亩土地,平均每户不到半亩耕地,依靠这样一个土地面积生产粮食,平均每个农户每年也就能得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这还要依靠一个好的市场行情和好的气候条件。外出务工是一种直接而又快捷的赚钱方法,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技术知识,甚至可能是文盲,只能靠力气赚钱,主要是以干苦力来赚钱,如建筑工、采掘工、清洁工等技术比较简单的工种,即便如此,这些工作取得的收入一般都在20~50元一天不等,一年收入都在6000~15000元之间,高于务农取得的收入。因此,农民外出打工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随着新一代农民的子女长大成人,这些人或多或少有一些文化,虽然也有部分人连小学都没读完,可能成为新一代文盲,但整体素质和知识层次显然比以前的农民高得多,在城市里找到轻松并收人稍微高一点的工作是完全可能的,不愿意当农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样,农村壮年一代农民凭体力走进城市,超负荷透支生命去赚取廉价收入;青少年一代凭无知走进城市,有的靠智力和机遇致富,有的靠无知且无畏捞钱,总之都比农村收入高得多。很多农民的子女早已按捺不住向往城市的心情,不等学业有成就走进城市,给自己留下的是后半辈子的遗憾。农村里当然只留下老年人、妇女和还走不出去的少年儿童。
外出创业也是一部分农民的愿望,这批人成为农民中的佼佼者,也是这批人给农民带来了希望,给农村带来了血液。他们凭着聪明才智走进城市,以小打小闹开始创业,开饭店、搞装修、承建工程、承包小业务等,同时也带走一大批不敢走出去的农民,然后逐步成立大型公司,承接大型业务,仿佛一夜之间暴富,其实背后有无数伤心血泪。创业成功的农民无论是自己或是他们的子女,都希颦从此跳出农门成为地道的城里人,当然这些人无论怎样改变,由于没有从知识、素质和文化上去根本改变自己,可能无法融入城市生活,逐渐成为了城市里的边缘人。国内学者在讨论“谁来当农民”的问题时,争论的焦点归结起来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只要解决了收入问题,“谁来当农民”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谁来当农民的问题是一个主观意识的问题,农的经济出路是直接动因。
2、观念转变: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们要解决的是一个现代人为什么不愿意当农民的问题。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过去人愿意当农民。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所宣传的重农轻商,决定着农民的地位比较高,商人历来是三教九流之辈。而如今在城里,无论哪行哪业的人,生活品质都比农民好。古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谁会作贱自己呢,有谁不愿意从生活和地位上满足自己的欲望呢。以前农民传统观念是“父母在不远行”。而今就是父母也不愿呆在农村,远走他乡,传统观念渐渐地在人们心目中淡漠了,固守大地过穷日子的人已经不多,根本原因是什么,是观念的改变,为什么不愿意当农民,是观念改变造成的。
多少年来,人们固守土地,虽不丰衣足食,但也相安无事,虽然穷一点,外面也不富,所以守着几亩薄地,不愁吃穿,全家老小在家种地其乐融融。随着对外开放,市场经济让人们看到了财寓聚集更多的来自于产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农村人的观念也受到外界的冲击和影响,意识形态的改变促使农民自己看不起自己。
(1)外来商品的冲击
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商品满足了农民的生活与生产需要,特别满足了虚荣心,而这些商品不是靠地里种出来的,而必须用金钱去购买。金钱决定着消费水平。种田收入大多情况下靠老天恩赐,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收入,不能满足对高档商品消费的需求,消费水平十分有限。
(2)外来金钱的冲击
部分农民走出去,将会钱带回来,勾起了人们的多种欲望。种田收入远远低于打工收入,迫使农民不得不凭借自己健壮的身体去打工赚钱,赚回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物资(商品、房屋等),更多的是地位、荣耀、羡慕的眼光和田头屋后的谈资,极大地满足了虚荣心,有谁不去努力争取呢。
(3)外来观念的冲击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城里人看到了国外的先进和富有,吸收了国外观念,也让农民看到了城里的花花世界。也耳濡目染地接受了很多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近三十多年教育改革成就让更多的乡村小孩通过读书走进了城市,改变了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变得不那么单纯了。现在,他们的下一代,他们兄弟姐妹的下一代也正好是该走出去的年龄了,受其影响也纷纷外出,不再守着土地过穷日子了。
(4)教育思想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观念的传播,所有的公办学校都在扩招,招生规模年年上升,大量的民办学校异军突起,趁混乱与公办学校抢政策,抢生源,抢金钱,造成60%~80%高中生走向高校、职校,留下来
没有办法升学的又另辟蹊径,走上打工之路,剩下来种田的高中生有多少呢。其主要的原因是观念的改变,跳出农门是现代学生最基本的观念,即使不能升学也想通过其他方式走出农村。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小学毕业(甚至没毕业)或初中毕业就走上劳动之路,有的学习一技之长脱离农业生产(种田),有的盲目外出在城市边缘挣扎,在城市的边缘徘徊(作者注:这里所说的城市边缘是指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素质和相关条件的差异,绝大部分农民无法融入城里人生活,即使有一些农民通过劳动致富,甚至暴富在城市里安营扎寨,可能也有些城市朋友,但仍无法融入城市生活,无法被城里人接受,能够接受的只有他们的金钱,无法接受他们生活习惯和气质,因此成为城市的边缘人)。这样能够留在农村种地的只有那些老实胆小、瞻前顾后、实在走不出去的老一辈农民和妇女及部分未成年的小孩子,一些农村三八现象、儿童团现象和养老院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观念转变一:正确处理城市化需要大量劳动力
城市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国策支撑着一个庞大的理想,那就是需要大量农民生力军去完成城市化建设和补充城市产业工人的严重短缺。城市化需要农民,国家政策要求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也需要农民,大量的新生企业需要农民,这就形成了现代城市需要大量的农民,特别是那些不愿当农民的农民。一方愿意走出来,接受自己能接受的待遇,干起工人的活,另一方需要大量廉价农民工,大量的工作岗位和超低的成本开支。从表面上看,城市需要不愿当农民的农民是一种双方经济利益的自然调节,也是国家政策导向使然。从根本原因看,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张,将农民引进城市成为新一代城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的下一代可能就忘记了农村,忘记了耕作,当然不会去想当农民,这是农民观念的变化。
笔者认为现在只是刚开始,几十年后也许就成为了政府要解决的大问题,所以“谁来当农民”的问题提得好,提得及时,政治家要记住“无农不稳”,学者有义务为政治家提个醒。这也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如果不防微杜渐,光富不稳的隐患就好比企业只大不强。基础不稳,这样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国家鼓励农民走出去,并且在户口政策、务工政策、交通协助、保障权益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农民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为城市化作出贡献,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质性的转移推波助澜。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决定推行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允许农民进人向往的城市,一方面解决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不平等待遇,另一方面吸收大量的农民工能够满足劳动力的需求,解决城市建设的劳动力问题。这些举措推动了农民观念的转变,是农民不愿当农民的根本动因。因此,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处理好城市化与农民分工问题,处理好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加强正确引导,实现岗位分工,鼓励农民根据自己的特点调节工作岗位,从观念上改变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
四、观念转变二:减轻劳动负荷依靠农业现代化
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倡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减员增效。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产量,或减轻农民劳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去务工,但是,观念转变应建立在依靠农业现代化减轻劳动负荷基础上,要切实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农业现代化成本高的问题
就如当前学者提倡的让少数懂得经营土地的农民来种植大部分的土地,但现实农业现代化成本也将高于农业产出收益,包括机械化成本,‘农药肥料成本,农业务工人员成本等等。目前多数大面积种植农作物的农户主要靠自己播种和收割,季节性农忙仍然要请人帮忙,成本也很高,迫使农民回归自然和刀耕火种。因此,农业现代化成本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农村土地对农业现代化的适用问题
我国农村土地覆盖面积大,地形地貌变化大,广大农村很多地方不适宜农业机械化开垦,甚至小型机械都不能施展,非要人工和耕牛运作不可,所以更多的农民根本不可能考虑机械化、规模化,将土地集中到少数农民手中很多地方是不可能的。另外,放弃土地使用权损失远远低于务工收益,有谁会去考虑留守种地呢,留下妇女老弱种植少量的土地维持生存足矣,更多的青壮劳力都会考虑走出去。这就形成了无论是山西的煤窑、还是北京的地铁出事,伤亡的都是农民工的原因。中国农业现代化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制定方案,山区采用经济作物,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平原农业机械化程度可以高一些,不能一刀切。
3、农民掌握现代科技能力与积极性的问题
这一代和上一代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和积极性均有限,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为空中楼阁的理想谈论了几十年,农业现代化仍然只是一块十分诱人的蛋糕,但是嗅其香而不能尝其味,却很少给农民带来实惠,更多的是地方政府为了业绩和政绩给农民增添的负担,让很多农民谈之色变,倒不如务工赚钱来得快。务实的农民很少考虑长远利益,只是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基本上不会考虑农业机械化的长远利益。而地方企业政府财力又十分有限,根本没有财力去贴补现代化农业设施,推进农业现代化。所以。形式上的提倡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农村减员增效的目的,也不可能提高农村科技水平。政府部门应切实做好农业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鼓励农民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4、农业现代化推广问题
贫富差距在目前中国农村仍然相当突出,农业现代化推广也是遥遥无期。目前我国地区贫富差别扩大,广大农村仍然十分贫穷。少数地方农村相对好一些,如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这些地区工业化程度高,产业集群化水平高,大量农村人口可能凭借产业价值链找到产业制造点,成为产业环节的基本生产点。前店后厂的生产格局是江浙一带农村产业集群的基本特色,所以当地农民大多数成为个体工业品生产者,同时还可以兼顾农业生产,这种结构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和优化工业格局集群化。即使是贫困落后省份的个别地区也可以形成这种状况,如江西进贤文港笔都,安徽毫州药都等。推广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思想观念,当然,再过几十年,我国农业经济十分发达,农民不再靠种田来维持生计了,工业对农业的补贴达到完全的农业现代化的时候,农民的地位和待遇与城里人一样时,也可能谁当农民的问题也就没有人提起了,那时候更多人就专门谈论“谁来做工人”的问题了。
五、观念转变三:让愿意当农民的人当农民
有人认为,由谁来当农民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新农村建设点燃了农民的希望之火,让一部分高素质善于种地的新型农民通过农业现代化来利用目前稀缺的土地,可能获取更大的规模效益,可以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台州就“刮起一股‘非转农’之风,有5000余名原户籍在台州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将户口迁回农村,重新当起了农民,其中不乏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当然,台州现象只是一个个案,因为从台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单靠土地无法生存,只有思变,进而创造出辉煌业绩。“台州农村经济发达,一些村除了划分的宅基地,村民还享有养老保险、医保等福利,一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子还给村民每个月发放生活费。而这些都是与户口直接挂钩的”。其实整个浙江农村也都是如此,地少人多,只有走出去经商才有出路,所以浙江商人走遍全国,乃至全世界寻求生存之路,才有了今天的业绩。
中国其他地方农民虽然可以不必为生存担忧,但大部分农民想富裕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人有惰性,不到逼不得已是不会走“背井离乡”之路的。目前有些农民走出去,是为了能富裕一些,为了能够活得比以前好一些,这样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土地本身,而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由于不至于到“死”的这一步,所以大多农民就不至于努力去改变农村现状,有太多的吃力不讨好的情况。很多农村地方官员要推广新的农业方式而被抵制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城市化、农业机械化促使农民必须努力思考提高产量,包括寻找绿色肥料、种植红花草作肥料等等,要让农民自发地去倡导农业现代化。我们通常非常羡慕美国和西欧的农民,特别那些农场主,经营着大片土地,操作高科技农村机械,收割着大量的农作物,令人十分向往这种远离城市嘈杂和喧嚣,过着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十分惬意。前几年人们一见面常常一句问候语是“你有没有买地”,这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问题。
责任编辑:季 思
责任校对:文 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8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