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民创业培训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提高农民创业能力,需要提高农民创业培训效率。基于此,为贯彻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不断加强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开展,而科学地对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更加完善的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创业意识,为农民创业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吉林省农民创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完善吉林省农民创业培训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创业;培训对策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民创业培训研究;项目号:GH180497
  中图分类号:  F279.2;F32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2.044
  吉林省为贯彻乡村振兴发展政策,加强了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开展,但在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认识,积极进行实践分析,以提出更加完善的培训对策。
  1农民创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培训层次不明晰,知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农民普遍具备的特点是文化水平受限、接受水平受限,理解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创业培训中难以统一,教育目标难以实现。虽然部分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了分层培训,但培训内容较为一致,导致不同综合素质的学员有不同的培训结果。不同需求的学员接受一致的培训内容,有可能会打击学员创业热情、参与培训的激情。除此之外,农民创业培训课中的部分学员属于农业能人、农业高级人才、农业合作带头人、农企带头人等,此类人群与基层农民有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培训机构为提升培训效益将此类人群作为主要培训对象,打击了基层农民的创业热情与学习激情。
  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大部分培训机构具有较为完善的培训内容体系,但缺乏恰当的培训方式,在培训时间等内容安排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课堂教学方式存在局限性,需要不断丰富其内容。虽然部分培训机构选择多媒体方式对学员进行教学,但教学过程、内容仍缺乏新鲜感,学员主动学习热情较弱;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部分培训机构的主要授课内容以部门要求的技术知识、政府农业政策为主,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规避、营销策略等专业知识的培训,而此类内容农民需求更为迫切;三是缺乏具体而系统的授课后的跟踪服务。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常以授课为主要内容,完成培训后缺乏后续跟踪服务,大部分后续服务仅以培训讲师回答农民问题为主,创业实践内容缺乏有效的教学跟踪服务。
  1.2 参训学员观念落后,风险意识不强
  部分农民受多种因素限制,仍有一定的小农思想,仍坚持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过分重视眼前利益,忽视了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农户以进城务工来维持生计,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户即使在城市务工也属于低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种种因素影响了农民对创业的认识,观念落后。大部分农户缺乏对创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对创业形式担忧,往往缺乏创业的开创精神,进而缺少对创业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缺乏主动性。部分农民因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尝试创业的勇气,或是创业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形成多领域创业联合,不愿参与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等领域,这大大限制了农民创业发展,使农民创业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对市场的感知力与洞察力,农民创业往往缺乏对时机、机遇的把握,导致创业成功率大大降低。
  农民创业过程中,受多种因素限制,眼光较为局限,因此极易受到自然条件、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往往一场较大的自然灾害就会给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创业成功率受到影响,农民创业热情大大降低。
  2 完善农民创业培训机制的对策
  2.1加强农民创业培训的实践,搭建农民创业的服务平台
  创业培训需要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在创业实践前,需要组织农民进行实践考察与训练,组织农村创业代表进行跨区域考察,学习经验,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区域的市场发展前景,农业发展状况,结合自身需要撰写考察报告,进而增强创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可选择设计模拟创业实习模块的方式,对创业教学进行实践训练,了解农民的想法,结合农民意愿设置创业训练项目,模拟训练,引导农民体验具体实训过程。
  对城乡闲置土地进行充分利用,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农民创业需求,强化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组建创业市场,构建创业基地,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创业平台。利用多媒体载体整合资源,打造具有服务功能的返乡创业园。充分利用限制厂房、闲置土地、闲置器械等丰富创业园,积极吸引在城农民返乡。引导、支持地方整合创业“种子”构建创业孵化基地,发挥早、中期创业企业的带头作用,形成品牌文化、链条企业,构建创业园,聚集各项創业要素,控制创业成本,为农民创业提供便民服务。通过联合农产品加工业、农贸市场、合作社、乡镇企业等构建创业实训基地,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开创网课教育平台,帮助农民了解最新知识,积累创业经验。积极运用电子平台,开创电子商务,组建物流集散中心,拓展创业新途径。
  2.2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
  以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开展创业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创业意识,引导农民重视创业,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创业难题。在此背景下,可对培训机构实践课程进行合理化的授课时间安排,根据农民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安排长期、短期等培训方式,通过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使农民可及时应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及时利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带着问题参加再培训,如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切实解决农民创业中的难题。   对农民创业培训内容进行规划时,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增加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保证创业培训课满足农民的切实需求。在培训过程中,要重视对农民的了解,对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民进行分类,采用分层式培训法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完成培训后,需要及时对学员进行跟踪调查、电话回访,及时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组织专门小组进入基层,走向学员家中,了解真实情况,跟踪指导服务。
   完善后续跟踪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对农民难题的解答、农民培训建档等内容上,而是需要根据农民的创业具体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建立考核机制,了解农民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情况,为是否需有进一步教学培训提供参考。整合部门,发挥合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农技推广站、涉农部门等基层力量,为学员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及时准确地传播创业信息,科学引导学员的创业行为。
  2.3 整体联动,努力构建农民创业培训的系统工程
  农民创业培训,需要以系统化的方式进行运作,高效利用不同方面的力量,整合资源,构建全面的创业培训系统工程。对此需要做到:一是重视整合师资资源,培训专业的创业技能,同时向农民培训生产技术、创业方法、创业能力等,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优化培训,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拓展培训业务领域,向农民传递生存技能、项目选择条件、企业管理技巧等多种知识。此时,需要整合地区生产科研机构、教育教学及相关单位等资源,挖掘具有潜能的教师,拓展教师资源,丰富创业培训体系;二是做好教育宣传工作,重视创业辅导,选择有专业经验、创业成功的农民、企业家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三是整合部门资源,重视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协调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完善申报、登记等环节,落实减免政策、简化办事流程、增加资金投入、整合资源,有机结合农民创业培训与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减免税费、跟踪服务等内容,打造完善的农民创业培训体系。
  3 結语
  通过有效的实践分析,明确了吉林省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开展的对策,作为相关研究人员,要不断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政策,不断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才能有效保证乡村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寇瑞波.项目教学法在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1):156,127.
  [2]李晓丽.构建农民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作长效机制的探讨[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03):46-47.
  [3]于阳.新时期农民创业培训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06):451.
  [4]况培颖.精准扶贫下返乡农民工创业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8(18):2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06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