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社会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丽娜

  【摘要】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一向重视阅读,并流传下来许多有关阅读的佳话和古训。本文针对现代社会忽视阅读的现状,根据加强阅读的理论依据,提出加强阅读训练的具体措施,并总结了加强阅读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让阅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现代社会,我们仍有必要大力加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阅读
  
  一、阅读的现状分析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
  在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的今天,我们的很多教师仍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阅读,学生不会阅读,更不会在阅读中欣赏美、体会美,只知道拼命记老师的讲义。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就非常重视阅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所以才流传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这样的古训。
  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业者,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其成长经历,肯定都会有过一个大量、专注阅读的阶段,肯定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
  二、加强阅读训练的理论依据
  1、阅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提倡阅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
  2、阅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体现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时代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兴趣,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读书形式,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放飞自己的理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一来,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三、加强阅读训练的具体措施
  1、选编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所谓最好的书是指在特定的成长阶段最适宜阅读的优秀读物。读书也是要讲究“营养”的。我们要把色香味俱佳的、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书引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来。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流文化的熏陶。
  2、听老师大声读
  国内外诸多实践表明: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孩子用倾听的方式开始最初的心灵阅读,构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用耳朵倾听故事给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由于教师读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再加上老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朗读每次都能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3、 给学生专门的阅读时间
  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因为只有进行自由的阅读,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应该由学校统一调配,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功夫去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
  4、举办读书成果展览会
  成立读书会,建立“读书积分卡”,对孩子的读书活动进行量化,学生读书积分成绩由老师认真核实,成绩突出者可获得奖励。鼓励学生多做摘记、剪报, 通过评比“优秀剪报手”、“摘记小能手”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加强阅读训练的意义
  1、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在的语文课上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参与的兴趣。读文可以品评角色,体验真情,感受美好,读中促思,使一个个字化作活生生的形象再现于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入境入情,感受到了文章的魅力。
  2、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学习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学生只有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把握,才能从文章中找到活的思想和灵魂,从而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而阅读的要义就在于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
  3、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阅读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阅读要求不停歇地读一段或一篇文章,做到不掉字、不添字、不倒读、不误读,这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维持其注意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训练了其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阅读的停顿、轻重、快慢等,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关系及时做出符合原文含义的表达,这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度性等。阅读要感人就得深入意境,进行艺术再创造,这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感情地阅读正是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阅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
  总之,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之后推荐给学生,引导他们阅读,让学生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我们应该让阅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增长点。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的迫切任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潘菽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
  [3]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于漪.人民教育出版社.
  [4] 《灵动之美――郭惠宇老师教学艺术初探》.万亚平、俞仁 凤、陶年生.安徽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3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