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呼伦湖遥感动态监测专题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桂华 李学红 李晓波等
[摘要]2010年5~9月份。在气候条件对呼伦湖及周边地区生态恢复不利的情况下,由于“引河济湖”工程的持续性作用,呼伦湖水面面积有所回升,2010年9月较5月增加了6.22km2。
[关键词]2010年;呼伦湖;遥感监测;生态保护建议
一、呼伦湖气候条件
呼伦湖地处于呼伦贝尔的西部高纬度半干旱草原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温凉短促,秋季降温急剧,霜冻早。呼伦湖地区多年平均气温0.5℃,极端最低气温42.7℃,极端最高气温40.1℃。无霜期105~120d。多年平均降水量285mm,蒸发量1650~1700mm。夏季相对湿度65%~75%,秋季相对湿度在58%~66%。多年平均风速4.0m/s,风能密度>130wm2:是全市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呼伦湖历年平均封冻期180d,最大冰层厚度1.30m。
二、气候变化对呼伦湖及其周边湿地的影响
对呼伦湖湿地的连续观测始自19世纪50年代。早在1993年就对呼伦湖的演变与气候的关系做了研究分析,呼伦湖水位波动主要受地表径流多少的控制,湖水水位表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气候趋于暖干化导致地表径流的减少,湖面蒸发量加大。造成来水量小于蒸发量,最根本的原因是降水的波动;利用Jason-13年(2002-2004)GDRs卫星监测资料得到呼伦湖水位变化的时间序列,呼伦湖地区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水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约0.3~0.5m,呼伦湖在20世纪50年代的面积为2667km2,到70年代则为2320km2,进入80年代,其面积为1968km2。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影响下,加之湿地本身的生态脆弱性。呼伦湖流域温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降水量持续偏少。蒸发量加大,连年干旱,对流域水资源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水位下降,蓄水量剧减,湖面大量萎缩。总之显著的气候暖干化加速了湖水水面积减少、水位下降和水环境恶化。
三、“引河济湖”工程
几十年以来。呼伦湖水位逐渐下降,面积快速萎缩。截至2006年底面积已经减少了1/5。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一进步恶化,“引河济湖”工程应运而生,自2009年建成后,每年向呼伦湖补水7.5亿立方米。
四、卫星遥感监测结果
(一)2005-2010年5月湖面面积变化
比较分析2005-2010年同期呼伦湖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呼伦湖湖面面积在逐年萎缩,2005年5月-2010年5月湖面面积缩减了约82,4km2(见表1)。
(二)2010年不同时期监测结果分析2010年5-9月卫星资料对呼伦湖水体面积进行连续监测。分析2009年5-9月呼伦湖水面面积从1854.82km2增加为 861.04km2,增加了6.22km2。说明由于“引河济湖”工程的持续性作用。在7月份以后。呼伦湖的面积正逐渐的回升,在9月份的时候,面积达1861.04km2。实践证明呼伦湖的水量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和现有的观测资料。分析降水和蒸发对呼伦湖湖体面积是有影响的。为了便于分析,把呼伦湖周边3个旗市(新右旗、新左旗和满洲里市)2010年5-9月份降水量和蒸发量资料进行处理。由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呼伦湖周边地X5-9月份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春季6月份蒸发量最大,之后呈平缓下降趋势;而降水量在6月份为最低值,而后迅速增加。7月份最大值。8、9月平缓下降。呼伦湖的水面面积在6月份的时候达到了最低。
五、结果分析
从以上的监测结果看,截至2009年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呼伦湖水面面积逐年下降,2010年7月份以后,在“引河济湖”工程的作用下。呼伦湖的水面面积有所回升。但增加的幅度较小。
六、生态保护建议
加强环湖地区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加强气候变化、沙地治理、草场退化等科学研究,提高保护水平;继续增加呼伦湖的补水量。加大环湖地区人工增雨的力度,增加空中水的补给量;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飞机航测、地面监测等手段,加强呼伦湖水域及环湖地区的气象、生态监测,掌握湖水水质变化动态及其规律,为呼伦湖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编辑/永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1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