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钊 霞

  [关键词]教学;实践;方式
  
  凭着执著的追求,我在小学语文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了整整十七年了,十七年从教之路的摸滚摔爬,有汗水,有辛酸,有甘甜,有收获,但更让我体会到了:教师,需要学识。学识源于借鉴、源于读书,是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还记得1993年在告别了三年的师范学校的生活后,带着初为人师的神圣、庄重、欣喜和憧憬,我走上了四年级班主任教师的岗位。
  刚刚走上讲台的我,恨不能一下子把所学的知识全部装进面前这几十颗活泼好动的小脑袋中,让那一双双清澈天真的眼睛充满智慧的光芒。
  于是我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竭力使设计成为我眼中的“艺术”。可上课时学生们根本不珍视我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他们不是答非所问,就是干脆不举手。“真是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说不好。”我心里时常这么想,嘴上虽不好说,但表情却不时流露出来。这之后的情况更糟。课堂上大多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后来演变成学生一上我的课就呵欠连天,无精打采,作业也是勉强应付。结果在接下来的月考中,也只能用“糟糕”两个字概括。
  为了弄清问题所在,焦急的我对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是95%的学生讨厌上我的语文课。看了这些,我的心情沉重极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的教学生活,可它不但让我从教之初的欣喜与憧憬荡然无存,还使我深深地陷入了困惑与迷惘中。
  一连几天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此时学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身边教师的言传与身教,让我顷刻间明白了: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它产生于师生之间的情中。十七年来虽然我的工作桌换了几个了,虽然我的办公室也搬过很多次了,但始终没变的是写在玻璃砖桌面下的那段话:我们做教师一定要牢记:走进课堂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如“这段课文读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不简单!”“刚才我说过,万一第四遍没读好,还有第五遍,第五遍果然读好了!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课文的经验。”…… 教师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答疑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们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一切“内需”。
  后来的教学,我总是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这个问题这么难,你居然都思考出来了,可真了不起!”“你说得可真棒,表述得这么清楚。” ……说也奇怪,学生对我的课感兴趣了,这时虽然我也还为课上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心急如焚,但我却故作镇静,让学生尽情说,说错了,再启发,再说,直至说对了为止。就这样,经过不懈地努力,反复地培养与训练,学生上课会听、会想、更会讲了,课堂气氛有了极大的改观,学生的学习氛围日益浓厚。这就给了我当一名好老师的希望。
  此时的我,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更易于接受的教学艺术。
  玻璃砖桌面下的那段话,作为我从教以来的座右铭,不但陪伴着我走过十七年,更鉴证了我由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为今天的省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
  这段路告诉我,也提醒我,以及像当初的我一样在从教之路上感到困惑、迷惘的青年教师: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彻底失败的毕竟是少数。动动脑筋,多数问题总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自己的脑筋不够用还有别人的。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勇于实践,与书为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上做到日有长进,月有长进,年有长进,绝不能只祈求别人的某些经验或某些教案能在自己身上产生神话般的奇迹,我们不能亦步亦趋,只限于治标而不向前迈步。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抓紧自身的基本建设:根深才能叶茂,居高方能临下。基础牢靠扎实,才能因教材、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广阔的语文教学领域中导演出一幕幕精彩的育人戏剧来。
  虽然此时我的课已日趋完美,但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依然在备课上狠下工夫,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一篇篇课文反复推敲、研究,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弄得一清二楚,力求教材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为了向学生奉献出一节节高质量的课,我经常在别人下班后,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教室埋头苦干,有时为了一个过渡性导言,为了一个难解的概念,为了把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韵母的音节处理好,我都会认真思考,反复推敲。
  作为高年级的教师,我更注重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尽可能把生动、清晰、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献给学生,以此启发学生去思考,组织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去交流,指导学生去练习,让他们在思考中有所感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在交流中寻求借鉴,在练习中形成技能,使他们语言的积累能够顺畅于自己的准确表达,写法的积累能够巧用于自己的谋篇构思,理念的积累能够转借为自己的立言之本,知识的积累能够活化为自己的写作教材,从而促成学生的积累由知识到素养、由方法到技能的迁移和内化,把阅读教学中的读和写,学和用的结合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几年来,不懈地努力,换来了我在教学方面累累的硕果。我先后在市、省乃至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中获奖,并多次上各级观摩课,从2002年至今,我一直被聘为区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此时的我不断审视自己教学业务的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厚积薄发”的重要。更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以涓涓清泉滋润心田,在教学中才能像流水般进行灌溉。是啊,古人尚且能吟出“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何况生活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的我呢?《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我们的孩子们生活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如果我们做教师的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我觉得以书为师,这不仅是教师素养的体现,教师的立身之本,更是教师客观发展的需要。
  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一定数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及大量的教育理论和各类书籍,天天明灯伴我过午夜。这其中我不但和亚历山大大帝一起远征,向苏格拉底请教哲学奥秘,和雨果一起探讨关于《悲惨世界》的命题……更是和《书屋》、《随笔》、《国内外教育文摘》、《中国教育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这些教育理论书籍以前在学校时也读,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也研究,但那时不懂联系实际,自己也无多少实际可供联系,“空对空”,学得浮光掠影。如今带着问题学,效果则大不一样。为什么教学可采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为什么要制订这些教学原则,如今我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如今,读书已深深地融进我的生活中,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是的,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准备的,教师因读书铸就的备课灵魂,便成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育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应跟随着时代奋力前进。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教师”应是乐于研究与思索,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有改革意识的科研型、学者型教师。2005年我承担了省课题组的关于“自能作文”的实验与教学研究。实验前我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与分析,找出作文教学影响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几个问题,根据叶老的“自能作文不得教师改”的阐述及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教例,确定实验的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学生写作语言,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达到量的需求,还要通过改变传统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来建立学生互批互改的机制,以此来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自改作文,可以使他永远处于作文的主动,主体的地位,使学生永远是个清醒者,自己写的文章,自己最了解,何处写得好,何处写得不好,这样回过头来自己进行修改,就会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使表达更准确、更完整。而学生互改作文更是让学生能够在看到别人文章的长处后能集“百家精彩于一身”,从而更快地提高个人写作技能。
  “自能作文”实验,使得我的作文课堂融知识、技能、过程、态度、方法、学习为一体。由于我的作文课堂一直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真情实感的激发,所以学生作文时都能打开想象的闸门,纷纷创作出丰富的作品,有的充满诗情画意,有的情感真挚,有的富含哲理……几年的实验研究,不但学生们的作文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我个人的科研意识和水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的我不但拥有了“望尽天涯路”的开阔眼界,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我相信这种学识的积累一定会使我的教育生命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收稿日期:2010-09-10□
  (编辑/李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3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