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海涛

  随着传播技术的数字化,以互联网、手机为引领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目前,中国内地网民数量达2.1亿,其中宽带用户1.63亿,手机网民5 040万。新媒体的普及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挤压了人们接触传统电视的时间,促使电视观众群体的特征和质量发生变化,不少技术先哲预言,传统电视将随着网络的发展走向消亡。如2007年1月,比尔・盖茨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互联网将在5年内颠覆电视的地位,当然,从绝对意义上来说,“消亡说”是难以成立的。回顾历史,任何一种新兴媒体产生后,都无法完全取代旧有媒体,如电视的兴起并没有取代广播和报纸,从而形成共生局面,因为特定媒体总是契合了人们的某种生活方式和信息接受方式,但应该看到,传统电视的确有明显的衰退迹象,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强有力竞争,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实施以下几方面的竞争策略至关重要:
  
  一、发挥比较优势,稳固传统电视新闻收视市场
  
  1.维系公信力。与网络等新媒体相比,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职业化、系统化采集和发布新闻的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产品是一种信任产品,维系公信力,对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在未来保持竞争力极为关键。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赵化勇认为:“它是传统媒体争取受众的最大法宝,是传统新闻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它是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在公信力基础上,传媒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可以达到完美结合。”
  2.推进直播常态化。目前,直播报道仍是电视新闻媒体最能有效抵御网络竞争的模式。实际上,一个直播常态化、滚动播出的新闻类频道就像一个在不断刷新的网络。虽然网络也可以进行直播,但其内容资源远不及传统电视丰富。当前,我国的新闻类频道在直播常态化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如学界对央视新闻频道最大的批评就是,除了24小时滚动的《整点新闻》之外,其他时间大都是靠录播的栏目来支撑,对于突发新闻的处理没有得到强调和重视。
  3.增强深度报道。尽管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一直在努力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实效优势已受到了极大挑战,例如定制的手机短讯可以快过一切电视新闻。因此更权威、深入的解释和评述,成了电视新闻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机短讯,网络上的原创视频信息大都是简单的、片段式的、表象性的,不能满足公众深入了解事实的需求,而电视台的职业化新闻团队正可以在深度挖掘上有所作为。凤凰卫视执行台长刘春认为,受众对新闻需求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这就导致了传统媒体因为“时效性”而输给新媒体,却因为“深度性”而成为众多媒体类型中的佼佼者。
  
  二、“嫁接”互联网,改革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从多方面颠覆了传统的信息生产和和传播方式,也让传统媒体反思自身的内容模式如何改革。有人说,电视的未来就是嫁给互联网。虽然有些绝对,但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确应“嫁接”互联网的优势,以变革促进自身的发展。
  1.淡化宣教色彩,加强传播的透明度。网络新闻之所以对年轻和高端的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媒体新闻的宣教色彩浓厚,官话、大话、空话、套话较多,而网络世界的信息传播虽然良莠不齐,但由于来自众多网友的民间“舆论场”,具有敏于追踪热点、敢于正视难点,透明度高,平民化色彩浓的优势,对传统媒体宣传型的报道模式构成了有力的冲击。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已经通过网络获得“了话语权的极大解放,居高临下、僵硬空洞的传播方式越来越没有市场。因此,电视报道迫切需要秉持专业精神,直面普通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事件,体现更多的民间话语、大众话语,进一步提高宣传艺术,淡化宣教色彩。
  2.加强舆论监督,引领社会焦点议题。通过分析公信力数据可以看出,电视新闻优势最为明显的是国内时政类新闻、模范典型宣传类新闻和政策解读类新闻,这说明电视媒体的权威性非常高,而且传统媒体在这些类别中具有垄断信息源的优势;而与网络新闻得分最为接近的类别是批评揭露类新闻和社会问题类新闻。网络新闻凭借其灵敏的反应、开放的空间、全民的参与,在这些类别的公信力已逼近电视。像“周老虎”事件、“许霆案”等相关议题,都是先由网络炒热,传统媒体再跟进的。电视新闻要恢复过往的锐气,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尽可能多地在社会焦点”议题上起到引领作用。
  3.加大对民间“微内容”的整合力度。与电视剧、娱乐节日的制播分离不同,电视新闻的生产一直是高度封闭的。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汹涌的民间影像正在挑战专业的电视采编制作,DV、手机的便携拍摄,使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成为电视新闻记者,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天然鸿沟逐渐淡化了,全球范围“使用者制作的新闻”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西方电视台尝试将公民新闻与职业新闻相整合,在所办网站提供上载空间和主题社区,将有价值的“微内容”经筛选后在频道中播出。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许多新闻都是由这些民间人士用DV拍摄的。在未来的新闻竞争中,异质媒体的相互二借鉴、合作将更为深入,只有更好地“嫁接”其他媒体的优势,重新认识自身的传播特质,持续开发潜在的内容资源,不断探索未来的发展领域,才能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从长远看,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来说,仅把电视中播过的内容简单打包搬上新媒体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在构建新媒体产业链的同时,开发适合新兴平台的内容资源将是未来的重点所在。□
   (编辑/刘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5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