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智力资本观的企业财务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娟

  [摘 要] 作为对传统资本观念的创新,智力资本观扩展了资本范围,确立了智力在企业中的资本地位。本文分析了智力资本的 内涵和外延,从智力资本观角度,阐述了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围绕企业财务创新展开研究,认为应该在 财务目标、财务活动、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 智力资本;企业财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3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156-03
  [作者简介] 杨 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高级讲师,注册会计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浙江 杭州 310018)
  
  一、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
  
  最早的“智力资本”是由Senior(1936)提出,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Calbrainth(1969)发展了智力资本这一概念,他提出智力资本是指运用脑力的行为,而不单是知识和纯粹的智力,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Kaplan and Norton(1996)指出智力资本包括所有能创造价值的资产。Stewart(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Edvinsson and Malone(1997)提出公司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两者之间的差距即是所谓的智力资本,Edvinsson(1997)提出智力资本的三个基本性质:(1)智力资本是财务报告的补充,而非附属。(2)智力资本是非财务资本,代表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间隐藏的缝隙。(3)智力资本是负债的一种,而非资产,就像股东权益一样,是从股东(亦即顾客、员工等等)那儿借来的。
  从国内来看,袁丽(2000)认为智力资本是可以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袁庆宏(2001)强调智力资本是组织中一种潜在的应用知识与技能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一种聚合知识载体的能力,它并不是知识本身。谭劲松(2001)认为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高级的人力资本,即拥有科研创新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的人力资本。王勇,许庆瑞(2002)把智力资本看作是一种组织现象,是各种知识元素在特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富的企业能力。朱学义(2004)认为智力资本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以智能和开拓创新为特征的,给单位带来竞争优势和巨大财富的资本。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智力资本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对其本质内涵的理解却是基本一致的,即智力资本是由人的智力所形成的、能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关系等无形资产的总和。其基本特征:一是智力性,是人的高智能的产物;二是无形性,不具有物质实体;三是增值性,能带来价值的增值。
  关于智力资本的组成内容,研究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Edivinsson和Malone(1997)的Skandia导航器将智力资本分为财务、顾客、创新、发展、人力资源五大类,而明细指标则多达164个。Sveiby将智力资本分为雇员能力(Employee capability)、内部结构(Inter structure)和外部结构(Extra structure),即智力资本的“E―I―E”结构。Stewart提出了智力资本的“H―S―C”结构,指出智力资本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用户资本三者之中。Annie Brook-ing(1996)认为,智力资本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基础机构资产四大类。从现有研究结论看,Stewart的“H―S―C”结构,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1.人力资本(human capita1)。指以人为载体而存在的资本形式,也就是指企业员工所具备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集成能力、创新能力,是个人所受教育、经验、对工作和生活态度等因素的综合体。人力资本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源泉。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它是企业知识的存在形式,更主要的是,它是创造新知识的源泉。因此,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重要基石。
  2.结构资本(structure capital)。指组织所拥有的起基础作用的各种无形资产。其与人力资本不同,人力资本是个人可以带走的资产,企业只能租用,而结构资本是与组织共存的资产,是企业中人力资本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或知识平台,也是把人力资本转变为财富的机制。结构资本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信息技术系统、组织结构形式、企业形象、知识产权等。结构资本使企业安全、有序、高质量地运转,因此,企业若要保持其市场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定期审查其结构资本的价值和效能。
  3.客户资本(customer capital)。指企业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故又称市场资产(market assets),包括品牌、客户和客户的信赖、长期客户、销售渠道、特许经营权或合作联盟关系、长期销售合约等。客户资本思想的实质是企业把客户和客户关系视为自己重要的资产,并通过这一资产的运作和经营,实现客户资本的增值。
  在智力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人力资本是核心,是企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重要基础;结构资本是激励人力资本发挥知识的增值作用提供的环境支持;客户资本是人力资本及结构资本发挥作用的主要条件。智力资本并非互不关联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的总和,而是三者的有机结合。正是通过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整合,智力资本才得以推动企业发展、获得竞争优势。
  
  二、智力资本观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作为对传统资本观念的创新,智力资本观扩展了资本范围,确立了智力在企业中的资本地位。智力资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未来利润和现金流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其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财务内容的拓展。资本通常被理解为财务的起点和对象,财务学的核心是“研究资本的生产力问题”。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本是物质资本,因此形成于这个时代的财务学也是研究物质资本的财务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回收与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等,核心问题是解决物质资本的合理筹集与配置。很显然,这种以物质资本为核心的财务学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学的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与拓展,即把智力资本纳入企业财务的对象,对智力资本的筹措、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等加以研究。这既要求企业把智力资本的运作当成理财工作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又需要企业把培育和发展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理财战略。智力资本成为企业财务的对象后,也必然引起企业财务内容的扩展,对传统的筹资、投资、盈利分配等财务活动赋予新的内涵。
  2.财务计价的挑战。现行资本计量理论强调物质资本及其提供者的权益,对无形资产提供者的权益只承认专利、技术等成果转化部分,而对大部分的智力资本不予承认。现实的资本计量之所以强调物质资本,缘于目前世界各国推行的“物质资本至上”的企业产权制度。在这种产权制度下,由于物质资本所有者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因此,根据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这一产权配置的最优原则,企业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理应被物质资本所有者所拥有(张维迎,1996),企业的各项活动也理应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所服务。企业财务、会计自然也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服务。我国会计准则就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确认条件之一是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很多智力资本由于不能被企业完全拥有或控制,其价值也不能以货币可靠计量,因而既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不符合会计确认标准的要求,从而难以确认入账,也就无法纳入资产负债表予以反映,这显然有悖于智力资本观。可见,智力资本的形成与发展对传统的财务计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基于智力资本观的企业财务创新
  传统的企业财务受到智力资本观的极大冲击,呈现出种种不适应性。因此,我们必须改进企业的传统财务体系,进行财务创新以适应智力资本的要求。
  1.财务目标的创新。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财务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要素的变革,财务目标也需要重组。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智力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工、顾客等的契约集合体,随着资本结构的变化,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仅属于物质资本的拥有者股东,而应归属于其“相关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要求,企业理财要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美国IBM公司把其目标定为“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共同服务,足以证明现实经济生活中已实现了从“股东至上逻辑”向“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转变。因此,确定企业财务目标,既要考虑出资人的利益,又要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2.财务活动的创新
  (1)筹资活动的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金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筹智”代替“筹资”是一种必然趋势。“筹智”是指智力资本的筹集,也是一个融智的过程。一个企业拥有了大量的智力资本,就拥有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可以为企业创造大量财富。智力资本的拥有量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要素。企业财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智力资本的筹集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智力资本,以改善企业的软资源环境与结构。智力资本的筹集将成为未来企业财务的重要环节,高水平的智力管理将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超额价值。
  (2)投资活动的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投资、员工、技术、市场等,均以员工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由此决定了“投智”的重要性。“投智”就是智力资本的运用过程,主要体现在企业越来越注重无形资产的投资。企业投资重点将由有形资产转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丰实程度和质量高低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是否能够获胜,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投资应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出发,以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智力资本积累,提高智力资本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动力为投资效益评价标准。企业财务应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其智力资本,发掘智力资本的潜在收益能力,使智力资本通过不断创新,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3)盈利分配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转变为以知识为中心,知识统帅资本、股东、职工各相关利益者,共同拥有企业。由于劳动者掌握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向企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本,企业的拥有者发生了变化,所以盈利的分配模式必将发生变革。利润分配应改变过去的“按资”分配的方式,转为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按各所有者为企业带来财富的大小比例进行分配,按贡献大小并结合各相关利益主体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来进行分配。因此,“按智”分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这种分配模式比“按资”分配更符合实际。
  3.财务分析的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已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财务分析体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弱。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财务分析体系,增加衡量智力资本价值的指标。
  (1)偿债能力分析。除了进行传统的偿债能力分析外,可考虑设置反映智力资本创新能力的指标。该指标越大,则说明企业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越强,意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大,企业所欠债务被偿还的可能性就越大;否则,企业持续经营时间将不会很长,其所欠债务未来被偿还的可能性就越小。其计算公式为:
  创新能力=创新总额/智力资本总额×100%
  式中,创新总额是指由于智力资本所创造的新价值,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出售和转让知识产权收入等。
  (2)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应新设智力资本周转率指标,用于分析企业智力资本利用效率。该指标越高,说明智力资本的利用率越高,周转能力越强。反之,则说明企业的智力资本利用率较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智力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智力资本的净值×100%
  (3)获利能力分析。企业应新设智力资本报酬率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智力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智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完全反映在企业的利润表中,无论智力资本如何或从哪个方面所产生的效益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利润上,所以,智力资本所产生的价值可以用以下的指标来衡量:
  智力资本收益率r =R/Z-r0
  其中:R ――企业毛利(息税前利润)
  Z ――企业总资产
  r0 ――市场或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或评价用的资产利润率的目标值
  4.财务信息披露的创新。智力资本观下,企业的财务信息不仅应包括传统的财务资本信息,而且也应包括智力资本信息。由于智力资本信息是企业外部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关心的企业核心信息,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智力资本信息的披露。
  (1)放宽会计要素确认标准。只要能够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的都应该认定为企业的资产,而不管其产权究竟是归属物质资本所有者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不管其是否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计量。这样智力资本就不会因为不符合资产定义、不能以货币计量而难以入账。
  (2)促进智力资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首先,按照“资产=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来构建新的会计平衡公式,以此为依据编制资产负债表。左方反映企业的各类资产,右方反映股东和债权人等物质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的权益、经理和雇员等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的权益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团体在企业的权益。这种报告模式不仅可以反映有形资产的信息,而且智力资本的信息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披露。其次,在利润表中增设“智力资本收入”、“智力资本成本”、“智力资本税金及附加”、“智力资本费用”、“智力资本利润”等项目,分别置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利润”等项目之后,这样智力资本利润就在利润表中得到了反映。最后,在保持原现金流量表完整的情况下,考虑增添智力资本产生的现金流入、智力资本导致的现金流出等相关内容,以使现金流量表也能披露智力资本信息。
  (3)建立智力资本辅助报告制度。除了在传统财务报表中披露智力资本信息外,也可考虑设置“智力资本辅助报表”,反映智力资本的投入、开发、利用、管理等情况。报告可采用表格形式,对重要内容在表内优先反映,次要或补充内容在表外附注说明。在智力资本辅助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应以定量信息为主,定性信息为辅,即采用表内与表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形式,以充分披露智力资本信息。
  
  参考文献:
  [1]Andriessen,Daniel IC 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clas-sifying the slate of the art[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4,5(2):230―242.
  [2]余绪缨. 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学家,2004,(4).
  [3]谭劲松. 智力资本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李婉莹.略论智力资本的会计报告[J].经济论坛,2007,(2).
  [5]王华,庄学敏.智力资本计量可行性方法的构建[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4).
  [责任编辑:昱 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6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