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平东声
近年来,东莞市外源型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31.2亿美元,增长25.15%;实际利用外资21.0亿美元,增长16.1%。全市进出口总值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24.7%。其中出口590亿美元,增长24.5%。
与此同时,东莞市积极转变外经贸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制造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服务业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三大产业吸收外资比例由0.19∶94.07∶5.74调整为0.15∶88.43∶11.42;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新签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273.6万美元,增长10.3%;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积极性不断增强,全市内销额和内销税收收入增速均超过15%,内销税收收入预计突破100亿元。
2008年1月11日,在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上,中共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介绍了东莞市在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所采取的主要几项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思路
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工贸易政策的不断调整,东莞市资源瓶颈制约的日益凸显,国内招商引资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东莞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外经贸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努力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外源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东莞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进程中,认真分析了东莞外源型经济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关于实施外源型经济转型升级“三大核心工程”的工作思路,也就是以现有企业资源为基础,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工程;以引进重大项目为目标,实施关键项目引进工程;以电子信息化为手段,实施监管模式再造工程。其工作目标是,通过实施“三大核心工程”,使加工贸易发展迈上转型升级的新轨道,使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提高水平,扎根发展,使外经贸创造财富的方式得到根本转变。
以搭建服务平台为手段,增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信心
东莞市政府以在东莞投资的港资、台资企业为突破口,一方面加强与香港、台湾两地有关机构、商会的沟通协调,达成共识,明确方向;另一方面,及时搭建和启动多个服务平台,为引导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服务,增强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
一是成立了“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心”。为各类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涉及转型升级的全方位支持服务,包括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宣传推广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鼓励、扶持、优惠措施,提供开拓国内市场的操作指引等。
二是建立了东莞市外商投资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最新信息资源,及时分类发布最新法律法规及操作指引、行业信息、培训信息等,为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挥信息载体作用。
三是建立了政策研讨和辅导平台。东莞市与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贸办联合举办了“促进在莞港资企业转型升级系列活动”,与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贸办以及香港四大商会进行座谈交流,建立了在莞港资企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港资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召开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座谈会,邀请东莞台商协会的会长、副会长及重点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使政企双方达成共识,为下一步推进在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四是建立了品牌培育和推动内销平台。东莞市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建立了培育品牌促进内销协调会议制度,并与部分有内销意向的在莞港资企业定期召开座谈会,双方通报近期促进港资企业创建自由品牌、开拓内销市场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措施等,对需要协调的事项进行协调和沟通。
五是建立了生产力促进和提升平台。东莞市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职业训练局经过共同探讨,正在着手共同建立生产力促进和提升平台,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援。
以推动内销为突破口,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国内市场
东莞市政府在继续扩大外贸出口的同时,致力于帮助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并将其作为推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转型重要的手段。2007年1至10月,全市内销额达到1143亿元(含加工贸易保税料件转内销、一般贸易进口和增值税入库),内销税收收入为88亿元,超过2006年全年总额,2007年内销税收收入预计超过100亿元;全市三资企业内销实际入库增值税(含国内销售产生的增值税和因出口退税政策产生的“倒扣税”)60.5亿元,占全市实际入库增值税的41.4%,增长16.2%。在推动内销方面,东莞市政府主要抓了“三个强化”工作:
一是强化内销责任。2007年5月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销工作座谈会在东莞市召开后,市政府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扩大内销工作覆盖面,落实内销试点的工作责任制,各镇街抓好二至三家全市共选取80家试点企业为重点跟踪服务企业,充分发挥基层的力量,协助和推动更多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内销业务。
二是强化协调服务。在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内销业务工程中,外经贸部门主动与海关、税务等部门密切沟通,强化合作,多次在试点镇(街)召开企业座谈会,研究和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内销业务。2007年,东莞市外经贸部门与黄埔海关组成了联合专责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内销业务的推广和协调工作。专责工作小组通过召开外资企业代表、保税物流企业、外商协会、台商协会等多个层次的座谈会,了解企业在开展内销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扶持保持内销的工作意见。在发展保税物流促进内销方面,在海关部门的支持下,东莞市政府正着手在全市七个通关口岸设立出口监管仓和保税仓,组建有东莞特色的“口岸保税物流中心”,为企业提供类似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提高企业内销的效率。
三是强化宣传辅导。东莞市十分重视企业内销的宣传辅导工作,充分利用集中服务日活动、外商联络小组协调会议等各种联络机制,反复向各镇街宣传最新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政策和企业办理流程,调动基层开展内销功能工作的积极性。结合东莞市港资企业较多,港商对大陆市场比较熟悉、开拓内销的意向比较强烈的特点,市政府与香港贸发局等机构共同搭建了促进在莞港资企业建立品牌开展内销的平台,并就相关工作机制进行了磋商,达成了合作共识,明确了合作方向,确定了推动在莞港资企业建立品牌开拓内销市场的主要工作措施。
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为重点,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东莞市政府在大力推进现有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通过大力引进优质项目,不断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是思路上突出“三个转变”。在招商引资策略上,从“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优先引进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关联度、高税收、带动能力强、产业链和供应链较长的项目;从“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重点引进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医疗、环保整套设备、电气设备等项目;从“圈地招商”向“节地招商”转变,积极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和兴建多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综合效益。
二是在产业上突出“双轮并转”。东莞市在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市政府充分发挥IT产业规模大、基础好、潜力强的优势,以IT产业为突破口,鼓励和扶持已经进入东莞的IT企业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从事IT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做强做大IT产业。着力引进关键项目,针对产业链缺失项目、大型项目和生产性服务项目进行重点招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推动总部经济聚集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2007年全市新签服务业项目84宗,增加24宗,合同外资2.76亿美元,增长118.5%。
三是在载体上突出“四大园区”。
东莞市政府在加大松山湖、虎门港、东莞生态园和东部工业园开发建设力度的同时,将“四大园区”尤其是松山湖作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龙头载体,鼓励和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在松山湖设立研发中心,通过松山湖研发中心的集聚效应吸纳更多IT研发人才,两者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市政府积极向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宣传推介松山湖、虎门港、东莞生态园和东部工业园,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引进优质项目。2007年松山湖协议引资36项130亿元,一批科研院所和企业总部成功落户;虎门港首个大型深水泊位码头竣工投产,协议引资136亿元。
四是在战略上突出“大项目带动”。东莞市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实行分片联系镇街和重点企业制度,对在谈、已签约、拟增资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大项目在投资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大企业增资扩产。2007年全市新签超千万美元项目43宗,增加九宗,合同外资5.4亿美元,增长11.9%;增资额超千万美元项目55宗,增加21宗,合同增资金额11.5亿美元,增长7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6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