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攻坚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些仍依赖于传统的规模速度型发展模式的企业出现较大的经营困难。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传统企业必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本文全面、概括地梳理了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领域前人所研究发表的各种观点。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转型企业升级
  一、前言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凭借着低廉的制造成本优势,制造业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但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始终处于微笑曲线的中端,利润最少,盈利空间最小,附加值最低。随着发达国家开始制造业回归以及东南亚国家出现更为低廉的制造业成本,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企业必然要进行转型升级,从微笑曲线的中部向微笑曲线上下游转移,上游以研发技术为主,下游以营销、品牌建设为主。而企业的技术创新位于微笑曲线的上游,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能使企业向上游存在高附加值的区域移动。
  二、关于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对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熊彼特创立的创新理论中。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创新是“企业家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而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1]。鲁桐根据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关于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人的函数,增加这两方面的投人就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2]。研究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有许多种说法,在这些概念中,具有权威信的一种观点是: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者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开始,经过选题、可行性分析、研发、工程化、生产,到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全部过程一系列活动的综合[3]。
  (二)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状况
  技术创新的早期文献主要将目光放在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后来,出现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法经济学,政府资助、产权和法律等因素也影响技术创新。Tylecoteetal(1998)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权、责、利配置是在整个公司的大框架内进行运作的,公司治理的机制对技术创新的投人、利益分配和权力配置方面有着决定性的的影响[4]。
  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以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在充分认识西方技术创新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和模型。[1]国内第一本与技术创新有关的文献,是傅家骥等人在1992年出版的《技术创新一中国企业发展之路》,随后,其他的专家、研究学者和科研机构,纷纷开始进行有关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的研究[3]。
  (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相比较,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来说相对偏弱。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站有比较优势地位的产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分工里多是位于加工和组装生产环节,这两个环节的产品附加值较低,这说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5]。在国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其中,民营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更强、能力更高、成果更为显著(程虹等,2016)[6]。综上所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需要尽快引进创新性人才,进行创新性技术研究,深化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形成进行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思路和方法。Westphal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得能力[7]。我国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许庆瑞(1986)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六个阶段:机会确认、思想形成、问题求解、解答、开发、运用并扩散,在这六个阶段当中,确认机会、形成思想、求解问题、解答、开发为研究开发过程,最后一阶段为生产和市场营销过程[8]。曹崇延设计出一套全新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各个创新能力,以R&D能力为例,有以下指标:R&D投入强度、R&D人员构成、R&D技术结构、R&D成果的水平、R&D开发成功率、消化吸收能力、开发的时间及费用、专利拥有数[9]。陈劲和陈钰芬(2006)创新性地指出了现行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指出现行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过分注重R&D资源投入、过分重视专利数据、未能反映工艺技术创新绩效、过分关注创新产出而忽略创新过程绩效,基于以上的缺陷和不足,设计出具有不同创新特征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以以产品创新为主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以工艺创新为主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0]。
  三、有关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与内涵
  企业转型升级在英文的文獻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单词,英文文献中通常会将转型升级分为两种概念,即“转型”“升级”。
  一般来说,企业转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理解,企业转型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说法,在研究中,转型、转制、转轨、转行、战略转换等都可以是转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在狭义上,企业做出转型往往是因为自身在所处行业内的竞争能力降低、地位下降,为了提升在行业内的能力企业不得不进行变革[11]。
  企业转型是指企业在重新思考传统的功能式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管理方面的改革,使得企业在产品成本、质量及服务等绩效指标上,获得跳跃式发展的过程。(hammer and champy,1993)[12]。对于企业升级,Gereffi(1994)认为这是企业从低盈利空间和劳动密集型经济领域向具有更高盈利空间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转移的过程[13]。   在国内,研究学者通常将企业的转型和升级结合在一起。吴家曦、李华燊将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方式分为:转行、转轨和升级[14]。企业转型主要通过为转行和转轨,升级主要通过创新,其中,转行表现为以下六大内容:主业不变进入新行业、主业转向新的行业,但仍保留原行业、退出原行业,完全进入新行业、在本行业中向上游产业延伸、在本行业中向下游产业延伸、从制造业领域转向服务业领域[14]。转轨主要变现为:企业类型转型、商业模式转型、进入新的市场、管理转型、创业者自身转型,创新主要表现为:开发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打造名牌产品、战略重点从生产向研发转移,由此可见,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方式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进行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方面[14]。
  时至今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状况呈现为趋势逐渐稳定、结构分化逐渐明显。由于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处在艰难的蜕变时期,许多企业的发展在近几年受到了一定阻碍,但目前总体上已趋于稳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已经较为明朗,其中一些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转型升级,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果,而一些仍坚持传统发展模式的企业,则止步不前。
  (二)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对于转型升级的路径,一直以来是研究学者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Gereffi(1999)提出企业的转型升级演化路径有四类:委托代工模式、基于全球价值链的OEM-ODM-OBM路线、技术创新推动升级、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13]。Gereffi认可了技术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杨桂菊采用多个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分别对三家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进行研究,提出企业转型升级的着重点在OEM、ODM、OBM阶段分别为构建研发能力、提高高层领导的创业精神、树立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其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作为提升研发能力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15]。
  转型升级的具体行为主要表现为:转行、转轨和升级(吴家曦、李华燊,2009)[14]。影响企业转行、转轨和升级的关键因素:一是企业的人力资本形成;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能力,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三是企业质量能力状况[14]。
  四、研究述评
  截至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有关技术创新的定义基本上形成了一致意见;而在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面,说法不尽相同,暂无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内虽然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从个案的角度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和对策,但目前依然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更深层次的研究。转型和升级的定义在研究学界尚不明确,还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国内学者较难区分转型和升级的区别,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
  目前国内从技术创新角度对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探讨和研究较少并且不够深入,缺乏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对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型升级的路径上,根据实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研究也采用对个例进行探讨,缺少周全的转型升级路径计划,没有成体系的理论框架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宝红对目前国内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J].科学·经济·社会,2003(3).
  [2]鲁桐,党印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分行业比较[J].经济研究,2014(6).
  [3]崔德英,张润利技术创新[J].工程机械,2003(11).
  [4]党印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理论与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3(3).
  [5]周晔,郭春丽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2(2).
  [6]程虹,刘三江,罗连发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选择——基于570家企业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6(2).
  [7]Larry E Westphal, Yung W Rhee and Garry Pursell, 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South Area,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 Edited by M Fransman and K King,1984:(163—279).
  [8]许庆瑞研究与发展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9]曹崇延,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预测,1998(3).
  [10]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
  [11]王吉发,冯晋,李汉铃企业转型的内涵研究[J].统与决策,2006(1).
  [12]Hammer,M&Champy,J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London[J].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Limited,1993(4).
  [13]Gereffi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J].How United State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s,1994(8).
  [14]吳家曦,李华燊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9(8).
  [15]杨桂菊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基于3家本土企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0(6).
  (许鑫鑫,贵州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46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