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连仲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就是将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调整为“又好又快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这个调整是在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2006年,通过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我国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依然脆弱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投资反弹并引发经济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粗放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较大,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风险较多。如果放任这些矛盾和问题积累下去,既是中国经济现实的危害,更是长远的隐忧,因此必须加以解决。可以说,这次调整正当其时,是使我国经济转上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举措。
  那么,如何在2007年的经济工作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呢?我认为,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改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矛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使建设资金投向合理,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建设项目在用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关键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稳定消费预期,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着力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努力把货币供应控制在与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上,防止通货膨胀。宏观调控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控制产能过剩和消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发展,支持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以及欠发达地区等薄弱环节的建设。宏观调控中要有国际视野,统筹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影响。
  
  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多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农村的投入力度,彻底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整合支农资金,构建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各类实用的专业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完善农民工用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推进土地征用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积极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节约能源资源
  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
  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放目标责任制。健全节能环保工作实绩评价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合理提高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建立严格的节能环保管理制度,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企业的硬指标。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放收税改革,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节能环保执法,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严格控制工业用地,不搞“零地价”招商引资。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积极推动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生产企业联合、重组,实现研发与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应用,加快创新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技术创新中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骨干作用,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推进开放城市、中心城市和高技术园区等重点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形成产业集群和创新增长极,以点带面,逐步向全国辐射扩散。加快落实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推动创新的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挫折,激发企业、个人和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调整一二三产业发展格局,提高全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工业拉动的格局。既积极发展各种生活性服务业,又大力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支持新兴服务业发展。促进有条件的大中城市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优化工业结构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增强海洋意识,搞好海洋发展规划,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缩小区域差距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道路,加强对发展城市群的研究和规划,提高城市综合管理的水平,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深化改革,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
  以提高竞争力和控制力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规范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秩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尊重职工意愿,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加快行政管理、投资、财税体制等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投资管理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对小型微利企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企业采取优惠税收政策。
  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加快经营机制转变。推动政策性银行改革,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大力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加快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体制和机制,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促进和谐世界发展
  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采取措施促进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引导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水平的产品出口。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增加能源、原材料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化,适时增加重要资源进口,加强国家战略储备。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调整和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引导跨国公司把更多高端制造、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积极发展国际服务业,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和规范,鼓励公平竞争,防范垄断并购和恶意并购,提高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妥善应对过渡期结束后服务业扩大开放问题,增强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吸引外资加快向中西部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切实纠正招商引资中违法违规变相给与优惠政策和层层下达分解指标的做法。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守信用和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加强引导和协调,避免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加强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监管,防范投资和经营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制定,稳步推进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形成有利于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公平贸易环境。在对外经贸合作特别是能源资源开发合作中,通过互利合作为当地民众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积极促进和谐世界的发展。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服务业,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尽快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杜绝违法违规侵占、挪用社保资金等各类社会公共基金的行为。
  加快教育发展,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完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子女也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管理,全面推行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便群众防病治病,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形式多样、价格合理的文化服务。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环境污染、企业改制、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以及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问题。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有效化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坚决遏制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治安大局。
  (作者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3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