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秋云

  近年来,我国各地自发形成或政府扶持的中小企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其聚集效应已成为地方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固然重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激烈竞争中,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使集聚效应最大化和长久化,更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亟待思考的问题。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不断与瞬息万变的外部动态环境进行资源与信息交流的开放系统。随着环境的迅速变化,集群可能逐渐丧失竞争优势。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其发展路径,有助于正确把握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内在特征和外部影响因素,促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突破发展瓶颈,健康持续地成长。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19世纪末,Marshall就从企业的外部经济性角度研究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提出了企业集群理论。多年来,国外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们一直将企业集群视为讨论的焦点,并主要集中于形成机理、创新、社会资本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对江浙、广东等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从集群的形成原因、类型、发展演变、竞争优势、创新机理、知识溢出等角度,分析集群及创新体系的形成机制、形成过程以及集群的经济性等方面。尹贻梅、吕文栋对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进行了研究。蔡宁构建了知识、学习与网络式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分析了集体学习的主要过程。揭筱纹从循环经济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态化成长模式。邬爱其从浙江的典型产业集群实证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演变。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小企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然而,现有研究视角主要把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不同企业静态的平面集聚,对企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分工协作等作静态分析比较普遍,从系统的和动态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相对较少。对在动态环境下保证中小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促进集群的优化升级,缺乏系统的研究。
  从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看,要突破发展的瓶颈,促使其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超越思维定势和常规的研究方法,以新思维、新视角、多学科诠释集群的运作机理。1994年,美国学者Teece和Pisan提出动态能力理论,引起了学者们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以单个企业为原型,而对企业集群等扩展型企业或企业网络的研究涉及较少。由于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借助于动态能力理论框架,把中小企业集群视作系统,从多维空间的角度研究其运行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框架
  
  Teece和Pisan认为动态能力是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能力。“动态”是指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而更新企业的能力,“能力”强调的是整合和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以此来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他们以三个关键要素――组织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来构建动态能力战略框架。组织过程发挥着协调整合、学习以及重构与转变三方面的作用。位置是企业的特定资产,包括无形和有形的资产。企业能够向何处去受制于它目前的位置和前方的路径,而它目前的位置又是由它所走过的路径所塑造的。
  借鉴Teece,Pisano 和Shuen动态能力战略框架,可以提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框架模型。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是其位置的动态延续,受管理过程和环境的影响(图1)。
  
  中小企业集群的位置指中小企业集群自身的资源基础及所处的特定位置状况。中小企业集群的位置是它走过的路径所塑造的,同时目前的位置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态势。中小企业集群又是一个企业系统。根据系统论,系统是要素和结构的统一。因此,中小企业集群的位置可以用要素位置和结构位置两个维度来反映。
  集群的管理过程的差异是导致其发展路径及当前位置不同的根本原因,集群的动态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不同的管理过程中。包括集群的运营模式、对集群发展战略的规划、集群的网络效应、学习创新能力、合作竞争机制等。
  集群的萌芽、演进和衰落与环境有较大的关系。组织生态学强调组织相应于环境变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是集群系统演化的根本目的。
  
  三、中小企业集群的位置及发展类型
  
  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由企业和相关机构构成的开放系统。系统是要素与结构的统一。对于中小企业集群,也可以通过两个维度:要素和结构表示出不同的集群所处的当前状态。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不同企业构成,这些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技术联系,群内企业可看成要素,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集群系统的结构。中小企业集群的位置可以用要素位置和结构位置两个维度来反映。要素位置反映集群中的企业,涉及集群中企业数量、规模、市场范围、集群品牌等方面。结构位置反映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要素维度和结构维度的变化情况,可以把中小企业集群划分为四种类型:A型中小企业集群、B型中小企业集群、C型中小企业集群、D型中小企业集群。
  (一)A型中小企业集群:企业数量少,企业间关联少
  A型中小企业集群是许多自发自然形成的企业集群的初期所具有的形式。由众多同类型的中小企业组成,企业间的合作很少,无序化竞争严重,只能获得外部经济的集群效应。成员企业间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程度低,企业间主要是同质竞争,不存在有效的竞争合作关系。
  (二)B型中小企业集群:企业数量少,企业间关联大
  B型中小企业集群是A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受亲缘、血缘、地缘等社会网络等影响,企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建立起来,集群内的各种配套功能基本完善,内部成员企业在价值链环节的分工不断优化,网络效应不断增强。但集群内企业数量较少,企业产品主要面对集群内的市场网络成员以及区域内狭小的市场。
  (三)C型中小企业集群:企业数量较多,企业间关联少
  C型中小企业集群是通过基础设施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的企业进入,或由A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核心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大幅度增长,使集群的规模逐渐扩大。但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不多,集群内部分工合作不强,缺乏必要的产业联系,不能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
  
  (四)D型中小企业集群:企业数量多,企业间关联大
  D型中小企业集群是很成熟、理想的中小企业集群。集群内的各种配套功能已经完善,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协作关系不断建立起来,内部成员企业在价值链环节的分工不断优化,整个集群形成了一种网络性的整体优势。集群内企业协作程度很高,关联度强,通过专业化分工,集群内的企业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
  
  四、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路径
  
  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系统的要素与结构的变化,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着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在政府引导、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产业基础或者偶然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众多中小企业集聚到某一区域,从而形成A型中小企业集群。随着企业的数量的增多、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企业之间联系增多,企业网络的逐步形成,集聚类型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以A型中小企业集群为起点,可能有三条发展路径(图2):

  (一)路径1(规模扩张):以要素变化为主
  目前许多的政府引导的工业园区以及一些外资投资加工企业在本地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就是按照这种发展路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但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业务联系,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组织生产经营,拓展市场。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共享基础设施带来的外部经济,企业逐渐扎堆。集群的规模扩张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吸引外部企业进入;产生新企业;集群内原有企业规模扩大。
  (二)路径2(网络演进):以结构变化为主
  我国的一些原生型中小企业集群基本上是沿着这一路径发展。由于当地的文化传统、资源禀赋、人际关系网络,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自发形成。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中介服务机构逐渐健全,行业协会作用逐渐发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多,集群内逐渐形成专业化分工网络。企业、供应商、客户形成了产业链上的平等共生关系,相互之间逐渐建立信任机制,交易成本降低。企业之间除物质联系外,通过彼此的协作、信息交流,构建起紧密的分工网络、交易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三)路径3(系统发展):要素与结构同时变化
   中小企业集群的出现可能是偶然的,由特定的需求、地理位置、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等自发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外部力量强制引导的结果,如政府的规划。在集群发展过程中,通过战略规划的适当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可以按照专业化分工,不仅要考虑单个结点企业的运营情况,还要考虑结点企业运营状况对其他结点企业或整个集群的影响,实现集群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发达国家及我国的一些生态工业园区沿这种路径发展。
  
  五、结论
  
  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是其位置的动态延续,受管理过程和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位置是其发展路径的静态反映,位置是它走过的路径所塑造的,同时目前的位置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态势。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要素与结构的统一。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系统的要素与结构的变化,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着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随着企业的数量的增多、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企业之间联系增多,企业网络的逐步形成,集聚类型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可能有三条路径:规模扩张、网络演进和系统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其位置状况,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发挥管理过程的作用,改善集群的学习创新与合作竞争机制,密切企业间的联系,增强网络效应,来影响着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0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