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经济效益低下的内生性:基于一个全新的视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大营 肖 杰
摘要:科研经济效益低成为阻碍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指出了建国初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内生出原有的科技体制,而由于制度的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使原有的科技体制仍然影响着科研活动,由此导致了科研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
关键词:科研;经济效益;科技体制;科技政策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当今竞争日益剧烈的国际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竞争的焦点。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如何尽快地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而提高科技水平的目的最终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从这个角度强调了发展科技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目前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与实践形成良好的互动,科技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能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学术界对其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科技研究、开发和生产脱节。第二,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少且管理机构分布不够合理,科技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第三,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上几点的确导致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造成科研经济效益的低下,但是其实际上是我国传统科技体制和政策下的结果。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阐释我国科研经济效应低下的内生性。
二、我国传统科技体制的内生性及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选择了学习“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经济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在政治上采取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新成立的共和国,科学技术水平极其落后,科技人才异常匮乏,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完全不能适应快速工业化的战略。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济上的优先发展战略导致了科学技术领域的赶超战略。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科学技术落后,科研基础设施差,科技人才缺乏,科研经费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与快速工业化相适应的科学技术必然导致了科技体制的特殊性,即在资本缺乏、科技落后、人才有限的条件下国家优先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内生出了建国初期的科技政策与科技体制。即严格控制科研资源,垄断科研资源的配置权,使一切科研资源和科研活动为优先发展战略服务。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为保证在有限的科研资源条件下,科学研究为工业化服务,国家必须对科研资源采取严格的垄断,从立项、科研经费的划拨到人员的安排都有专门的部门严格管理。由此产生了以下弊端:第一,科技系统的运行,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进行管理忽视了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缺乏面向经济建设的动力和压力。第二,研究机构缺乏活力。研究机构的任务、资金、人员全部由主管部门分配,研究成果由国家收购。国家对研究机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使研究机构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削弱了研究机构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造成了科研机构缺乏经济压力和责任。第三,人事制度僵化。国家对科技人员实行统包统分,部门内论资排辈,人员不能流动。人事管理上的诸多限制,使科技人员难以充分施展才能。
(二)科研项目的复杂化、基础化
根据《1956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国家计划按照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拟订了57项任务,分为13个方面,包含12个重点。20世纪60年代我国和苏联关系的恶化更是给科学研究提出了发展国防尖端科技的任务。所有这些项目都是复杂和基础的项目,从而导致出现以下弊端:第一,许多科研成果转化难度过大,不能有效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第二,在科研机构内部普遍存在着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化而忽视其实用性的现象。许多耗费财力、物力、人力研究出来的成果被束之高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传统体制下的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创新动力不足,研究与生产缺乏密切的联系。
(三)科研部门的职能化
在国家高度垄断科研资源和干预科研活动的情况下,大多数科研部门实质上可以被看成实施国家战略的职能部门。科研部门职能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科研部门的行政分割,造成了五路大军(中科院、部属科研单位、军口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的形成。由于地区和职能的差异性,五路大军通常画地为牢。由此导致了科技力量分散重复、研究机构按行政隶属关系设置,经费按行政隶属关系拨付,造成部门所有、地方所有、条块分割、军民分割的局面。许多研究工作在低水平上重复,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严重分散和浪费,科技力量形不成拳头,不利于面向经济建设。
(四)缺乏科技中介机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中介机构的生存空间狭小,对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此常常导致科技交流平台的缺失,科技信息分散而不畅,科技成果缺乏中间孵化。
上述的体制性弊端严重影响到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科技体制和科技、经济社会的不适应要求对传统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同时基于外部竞争以及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积极促进制度变迁显得紧迫而重要。
三、科技体制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
为了适应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所诱发的科技体制制度变迁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着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科技体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我国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处于转型过程中的经济体制等因素却制约着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变迁。
(一)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体制制度变迁的制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虽然在高速的增长率下,我国经济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但从人均GDP、产业结构的分布、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等,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约了我国的科技投入,制约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对科技组织体系的建设影响尤为突出。
(二)经济体制转型对科技体制制度变迁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经济体制仍然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转型时期宏观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企业自身的问题和市场机制不完善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变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第一,宏观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一是产业升级的宏观调控不到位,影响企业的技术开发;二是对知识经济发展管理的基础还很薄弱。
第二,企业自身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对国有企业而言,首先存在着由政策性负担所导致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其次,大多数的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所共有的委托代理问题依然严重。对民营企业而言,固有的所有制歧视依然存在,而且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模式。这些原因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把企业培育成技术创新的主体,推行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机制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第三,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市场机制的发挥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中介网络和市场秩序作为支撑,而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育还不成熟,风险投资缺乏,企业从资本市场吸取资金的渠道狭窄,不但科技型企业创业受到约束,而且大中型企业接受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也同样受阻。同时,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也为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设置了障碍。法治化进程的滞后使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虽然建立不少,但由于政策法规不配套,这些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基本上进行一般性商业活动的水平上,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实质性的作用。
由于以上约束条件,我国科技体制的变迁异常的困难。而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问题造成了现有的科学研究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科技体制的影响。只要传统科技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传统体制下的弊端就不能有效根除,科技成果的运用程度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严重制约科研经济效应的提高。
四、结论
一个国家的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与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运用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科技水平的高低和科技成果的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体制内生于我国建国初期在资本缺乏、科技落后、人才有限的条件下国家优先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虽然体制引发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形成了强烈的制度变迁的动力,但是大量的体制性问题制约着这一变迁过程。因此,在传统的科技体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研活动的情况下,科研就不能有效发挥经济效应。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消除产生传统科技体制的土壤,剥离科研单位的政策性任务,改善对科研单位的管理模式,积极促进科研单位的市场化转型。解除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从推动制度变迁的方式上来讲,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前者表现为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来推动,后者表现为由个人或团体在利益驱动下自发倡导、自发组织来实行。政府不仅要从改革的力度上大力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而且要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措施来鼓励诱致性制度变迁。只有实现了传统科技体制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转化后,科研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效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戴艳军.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政策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05,(1).
[2]杨玲.略论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机制[J].社会科学家,2005,(6).
[3]周成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4]胡鞍钢.知识与发展:21世纪新追赶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朱丽兰.当前科技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J].中国软科学,1998,(2).
[6]李兴权,徐永昌.建立企业主体型科学技术体制―――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J].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4).
[7]何维军,李庆云.我国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导报,19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0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