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新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传统工业城市发展外贸,需要有更为协调的行政监管体制和更为灵活的企业帮扶机制。
蚌埠发展外贸的途径是:从大趋势中寻找机遇,由多个领域协作发力,在细微之处落实目标。
受访人:蚌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武
《中国海关》:蚌埠是个老工业城市,其外贸发展方式有什么独特之处?
秦武:蚌埠这样的传统工业城市要发展外贸,必须借助多方面的力量,把握大环境发展带来的契机。近年来,安徽省借助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着力以政策手段推动皖北经济发展。作为皖北的商贸中心,蚌埠市也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基点,借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分工合作趋势,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持进出口企业。
《中国海关》:国际金融危机对蚌埠外贸的影响有多大?
秦武:2009年1-11月是金融危机影响最为集中的时期,但这一时期蚌埠的进出口总额仅同比下降4.3%,降幅低于安徽省的平均下降水平。同期,蚌埠海关相关业务指标呈逆势增长态势,其中加工贸易手册备案数增长27%,进出口集装箱量增长17%,进出口报关单量增长27%。海关业务指标能直接反映出口岸功能的发挥状况,可以说,蚌埠口岸在抗击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增强了功能发挥。
《中国海关》:导致口岸功能增强的原因是什么?
秦武:这与政、关、企三方合作以及和谐口岸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近几年,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海关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培训,切实解决海关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海关则强调主动服务,努力做到“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全面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企业也在不断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更加注重守法自律,并以此提升了自身的通关能力。从总体上看,蚌埠的进出口通关领域已经形成了政、关、企互助协作的“大通关”格局,这对提升口岸功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国海关》:“大通关”是一个全局机制,有没有形成一些具体的措施?
秦武: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蚌埠各相关部门协作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外贸发展的举措:一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在进一步推动装备制造及零部件、光伏、生物等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对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层次和附加值;二是落实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业整合和战略性重组,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和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抓住金融危机推动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以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大企业落户蚌埠;四是推进“企业服务年”活动,从机关抽调人手派驻部分园区、企业,甚至为部分企业项目指派专人服务;五是推动银企对接,支持各类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国海关》:蚌埠海关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秦武:只说最实际的举措:蚌埠海关主动向地方政府报送统计分析材料和调研报告,通报相关工作进展,为地方政府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海关派员深入关区内三市八县宣传政策法规,在企业察实情、办实事,做到了严格执法和优质服务并举;同时,蚌埠海关从欠发达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大胆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创建了“海关客户服务制度”,由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组成“客服小组”,以对口服务、定期访问、响应召唤、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等方式,推动法规宣传、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5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