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00亿美元出口额的新拐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庆龙

  经国务院批准,7月23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07年第44号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并明确了对限制类商品的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措施。
  此次公布的限制类商品目录共涉及2247个十位海关商品编码,其中新增1853个。新增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据商务部测算,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涉及内地3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额,企业需缴纳的保证金形成的真正财务负担为6亿元人民币。
  自从珠海县(现为珠海经济特区)香洲毛纺厂1978年8月签订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近30年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占出口比重的53%,今年上半年为50.4%。对外加工贸易出口额已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加工贸易带来的突出问题无法回避:
  ――贸易顺差急剧扩大。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加工贸易顺差增幅分别为35%、34%和33%,顺差金额分别为1059亿美元、1425亿美元和1888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额超过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目前,我国贸易顺差大,主要在于加工贸易。如果只按照一般贸易统计的话,进口额还略大于出口额,但加上加工贸易,顺差就非常突出了。这使得我国实现外贸进出口基本平衡的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也给人民币带来较大升值压力。
  ――区域发展极不平衡。2006年,东部沿海10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为4976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5%。其中,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居前三位,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分别为40.8%、20.8%和12.5%。中西部地区21个省市区加工贸易出口额在全国的占比仅为2.5%,实在是微不足道。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和用工成本提高等问题,已经制约和影响了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很少。总体上看,加工制造环节技术含量较低,绝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以OEM方式生产,没有独立设计和品牌。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分析,具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不足10%。如果把加工贸易产业链、价值链的曲线比作一个英文字母“U”的话,其前端是技术和品牌的开发,其后端是市场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真正赚钱的是在前端和后端,而我国90%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在“U”字曲线的最底部即价值链的中间,属于投入劳动力、能源、资源型材料过多,得到的价值回报却很低的状态,还要赔上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
  ――出口价格的管理失控、竞相压价出口,频频引发国际贸易摩擦。据统计,当前国际贸易摩擦频发,一些国家不断提起反倾销调查、技术使用权调查和产品安全投诉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针对中国的,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与我们国家之间也出现了贸易摩擦。甚至有所谓“中国进口什么,全球的价格就飙升;中国出口什么,全球的价格就坍塌”的说法,影响了我国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的形象。
  ――国货复进口不断增加,严重耗费大量资源。2006年我国国货复进口总额734亿美元,同比增长33%。大规模国货复进口虚增了贸易规模,造成了物流成本的提高、运力的浪费;运输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而且还带来口岸监管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次出台的加工贸易新政策,无疑将对如上突出问题产生积极的消解作用。
  300亿美元的出口额,折射出一个新的亮点: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良性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值得为之击掌的事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6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