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文化传承视角下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申洁 许泽凤 林珑

  摘 要:近代历史民届记载了大量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他们是不可复得的文化载体,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与厚重。本文以武汉近代历史民居为例,探讨了武汉历史比居的类型、形成发展以及保护策略和方法。关注当令城市在快速建设中体现传统文脉延续,创造整体和谐、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城市文脉;武汉民居;历史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065-04
  
  “以前做馒头,大师傅将老酵揉进去面粉才能发酵。我觉得城市的历史以及我们今天的城市文化和这个是一个道理。城市历史就是这堆老酵,我们新和起来的面粉如果没有经过发酵的话,这个面粉是僵硬的。但是如果把老酵加进去,发出来的面团才会又香又软。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历史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历史和现在的关系。”――程乃珊
  
  1 前方
  
  各种类型的建筑组合形成的空间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融合成为了当今的城市。历史在不断地发展,人类的生活品质和节奏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成为了每一个城市的难题,城市地域文化不断被同化或消亡,在城市建设中往往会出现照搬或雷同的现象,城市建设千篇一律,没有特色。城市个性、城市魅力、其本质都是城市文化问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现代城市既要满足开发和建设的需要,同时也要对得起先祖所开创的城市文脉,随着城市的演变和发展,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应当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上进行修复和控制,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我们应站在城市文化的高度去审视。
  
  2 鲜明的城市文化看近代历史建筑形成
  
  2.1武汉城市近代发展脉络
  1861年以前,武汉实际上只有武昌、汉阳两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市镇,汉口此前所谓的老城区是自然形成的,主要是零散布置的一些民房。近代历史建筑与城市的变革与发展息息相关。首先,1861年汉口开埠,英、法、德、意、日等国相继在汉设立租界,使得武汉组建开始由传统市镇向近代商业都会转变也因此形成了一定的租界区。租界的地点在汉口旧区的沿江地段,租界区的建设引入了西方当时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具有明显古典建筑形式特征的建筑单体。租界的发展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汉口镇”,并使得汉口成为三镇之首。191-年辛亥革命爆发,不仅仅汉口新埠建设建设工程停顿,而且当时五分之一的汉口街市也在战火中毁坏。1912―1920年间,以“地产大王”刘歆生为代表的私人土地开发商在汉口京汉铁路沿线展开了购地建房热潮,此时,私营、民建的模范区建设颇为引人注目,先后建设了白子里、义详里等一大批里分住宅区,另外有地位和身份的人群也开始为自己建造大量的公馆及别墅。这些建筑成为武汉城市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表征。1927年民国政府迁至武汉,武昌、汉阳和汉口三镇组合,定名“武汉”,武汉市首次在行政上达到了统一。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的侵华战争给武汉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工业项目,兴建了中苏友好官、武汉剧院等文化设施,留下了大批时代特征鲜明的风貌建筑。由于地理条件的特征使得武汉具有“三镇鼎立”的格局,三城的联系在当时仍然处于“船运”的阶段,在接受、吸收、移植、定型,以及冲击本土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租界一汉口一武汉”发展过程,因此早期的近代历史建筑也较多出现在汉口。
  城市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区域的权利和文化中心,武汉的历史发展沿革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也是城市最主要的一种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城市记录着这一地区历史演变的轨迹,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城市历史建筑、街区、文物等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都记载着城市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对它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本地区和本地居民集体记忆的载体,更是城市特色与魅力的体现,在一个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2武汉历史居住类建筑的特色
  如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武汉也有类似的民居建筑。这类民居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蕴涵着一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市个性魅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建设历史风貌区是“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
  湖北的历史居住建筑主要为传统木结构,形式比较单一,保持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沿江一带的城镇中,曾经有过大片吊脚楼防备水患,建筑质量较差。汉口、宜昌开埠以后,城市生活逐渐发生变化,原有的住宅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于是产生了适应不同阶层的新住宅形式,首先是租界区内独立公馆和多层公寓的出现,其后是里分住宅的蓬勃发展。
  
  
  
  2.2.1公馆
  别墅是最早传人内地的一种西方住宅形式,以租界内领事馆邸为典范,这些公馆一般都有独立的庭院,外商建造的别墅住宅和西方传教士住宅,这样的住宅往往形式多样,富有异域特色,如俄商李凡诺夫住宅,典型的俄国民居特色,英商怡和洋在租界外黄孝河区域构建成的花园花园别墅区“怡和村”,公馆为2层砖木结构,自建底层车库,总平面自由,内部使用要求合理分化,装修豪华。
  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官僚以及洋行买办巨商纷纷盖洋楼,建公馆。这些住宅在整体布局、细部装修及庭院绿化方面,更多地保持了中国传统做法和其自身的习俗爱好。如1928年改造的杨森花园,内设有假山河池、亭台楼阁、曲径芳林,成为汉口名园。又如国民党陆军上校徐源泉公馆,建筑坐东朝西占地575m2,硬山顶,穿斗式构架,栏杆、隔扇均做精工浮雕,门柱、门额使用水泥雕饰,又具有西方的建筑色彩。
  公馆居住建筑与里分不同,公馆类建筑服务于少数的上层社会人群,对于居住公馆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家居场所,还有会客、娱乐宴会、高层访谈等等,因此从建筑的外立面形式到内部装饰都格外细致精美、典雅。多利克柱式的出现,连续券廊,立面简洁,采用砖木结构。
  2.2.1里分:
  旧中国独有的近代都市民居建筑形式,兴于19世纪末期,止于20世纪中期,属西方殖民文化侵入的“衍生物”,为长江沿“开埠”城市独有的风景线,城市住宅群现代化进程中的时尚步履。
  在中国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扩张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工人。他们

在工厂的外围用草席、木板、竹千和石块等简易材料修建成简陋的工人居住区,形成大面积的棚户区,这促成近代里分建筑的出现和发展。1861租界开始形成,汉口成为通商口岸,引发了人口的急增,兴建里分建筑在这一时期到来,这些住宅一般为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没有厨房和厕所,但这类建筑因其造价低,建设快,满足开发商的经济利益和居民对低层次住宅的大量需求,因此得以顺序发展。如1901年后兴建的泰兴里、德兴里、海寿里等等但这一里分由于近~个世纪的失养失修,很多已基本无法辨识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1918~1930年间,里分建筑处于一个全面建设的时期,如辅堂里、坤厚里这些里分围合宁静,户型标准多样,建筑质量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空间灵活多变,成为武汉近代里分建筑的杰出代表。1930年之后的几年中,武汉政府颁布了较为全面的综合管理,里分的建设进入~个规范化的时期。洞庭村、同兴里、江汉村等一大批优秀的里分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不同风格的建筑房屋,中式石库门、土库门、欧式小洋楼以及中西合璧的门楼应有尽有。
  近代里分民居是典型的“汉派”风貌。西方学者曾称汉口是“五方杂处”的城市,这就是说,汉口有浓厚的文化宽容特性。里分民居也充分体现了建筑的人性化魅力。里分讲究适应季节变化、住宅窗子安装成两层,内层玻璃窗,外层为木制百叶窗。阳光直射时,关上外层百叶窗,既遮阴,又通风。里分民居不仅是文化的象征,还是保留在人们心中洋溢着亲情的地方。在这个空间里,居民彼此交往,老人闲坐,儿童游戏,夏日在密密麻麻的竹床阵中乘凉,冬天老人们坐在门前晒太阳、说家常。这个空间成了家庭的延伸,把里分内的居民形成了一个没有亲缘关系却相处融洽的大家庭。(图1)
  
  2.3武汉历史居住建筑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汪坦研究活动的一份结题报告《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武汉篇》中记录的建筑而言,文华大学宿舍已经被全部拆除,夏斗寅公馆只剩下一个外框架,嘉诺撤教堂在被用作仓库之后又被废弃,改做职工宿舍的仁济医院和瑞典领事馆等建筑已经沦为危房,而其他未被列入名录的一大批百年老宅的命运就更难逃拆迁的厄运了。与夏斗寅公馆比邻的邵伯昌公馆被夷为平地,而石瑛公馆在被拆到一半的时候被制止下来了,相关部门又不得不花费数十万元补上一个“新古董”。(图2)
  1993年全市首次公布的102处优秀历史建筑中,有24处后来上升为文物保护单位,有6处被拆除,如今只剩下72处优秀历史建筑,但也有不少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在1910年竣工的“巴工房子”地上4层,地下1层,砖混结构,底层现为部分商铺,上层为住宅,是汉口最早出现的多层公寓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文艺复兴式建筑。现在看到的却是一片苍老、破败之态,房屋外墙红砖风化严重,有的己脱落,外层的木质百叶窗已经脱落,换成了监狱式样的防盗网。(图3)屋内公共厨房的墙面,天花板上沾满厚厚的油污,有的阳台摇摇欲坠。据介绍,在现有优秀历史建筑中,破败最严重的是像“巴公房子”这样用作“住宅”的建筑。外挂的空调、抽油烟机、废弃的物品等杂乱无章的安置,墙壁表皮斑驳,墙角杂草重生。
  如今剩下的同兴里、延庆里、桃源坊等为数不多的里分,现存的里分居住密度高,从前每栋是独立住宅,早已变为按闻分户的格局。巷道上空晾着各色的衣物和被子,凌乱的电线裸露在外,乱建乱搭的房子与建筑及其环境极不协调,门窗玻璃破损,为了“保护”里分,许多破损的墙面被刷上毫无生气的灰色涂料。(图4)
  
  3 介于城市文化下的武汉历史居住建筑的保护策略
  
  3.1历史文脉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即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的真实写照,又能反映工匠的建造工艺,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近代建筑有着珍贵的历史底蕴,历史建筑的改造不仅带来新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使得老百姓的回忆找到归宿,尊重原有的历史文脉,考虑建筑与地域历史文化背景的关联性,是赋予旧建筑新寓意的前提,改造过程中,不仅应注意保持外立面的历史沧桑感,更应该注意建筑内部某些反映时代特征的细节,如丰富的建筑立面形式,室内考究的家具等等,通过这些日常生息劳作与建筑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细微之处再现历代历史建筑根植的具体时间和空间。
  
  3.2建筑上的形似与文化上的神似
  中国近代建筑在保护与改造当中,因为考虑到建筑与城市历史之间的关系往往会注重两个层面的问题,有的谓之“形式”,比较“显”有的谓之“神似”比较“隐”。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新建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众多由传统街道改造而成的“汉街”、宋街”、“明清一条街”等,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逐渐为失去真实的价值和历史信息。如1996年国务院批发了历史街区的专项保护资金,遵义市提出申请。其规划方案:保留那幢纪念建筑,其他的房屋全部拆光,还做了一个大广场供举行大型社会活动。新街很陕建起来,成为一条布景式的假民国式街道。整个街道充斥其中,看不到任何岁月的痕迹。
  再者建筑周围的环境也不能一味地跟风模仿,只有从每个城市的历史建筑、肌理文脉和非物质文化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城市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否则会形式一种文化层面上的脱节。如上海的马勒公寓,位于上海市陕西南路30号,占地五千余平方米,花园面积近两干平方米。1927年由英籍犹太人马勒委托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的私人花园别墅,主建筑为三层挪威风格建筑,宛如童话世界里的城堡。但此后周围地块的开发设计中,居住建筑也盲目地模仿马勒公寓的屋顶形式,从设计到选材上都比较粗糙,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尴尬的复古形式。(图5)物质上的相似性填补始终无法解决其文化内涵缺失的真正境地。简单的形式仿制,只会造成城市肌理和文脉的错位。
  
  3.3修复性的保护历史文化
  在城市保护历史建筑的实践当中,许多人将原真性理解为“原封不动保证其真实性”结果就是任其破坏,不加修缮,造成损坏和消失。究其根本还是要保留历史建筑的文脉特征,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历史性。有人曾对圆明园提出质疑,是否该重新修建。建设部长明确提出:我们反对对圆明园进行修复,因为圆明园见证了八国联军对一个非常精美的建筑物和艺术珍品的无情摧残,它留下的是一个历史印记。假如对圆明园重新修复,就把所有的历史信息都抹杀掉了。杭州的雷峰塔就是修复程度不当的一例,它进行了完全的重建,运用了现代的钢结构,门前架起了电梯,完全丧失了宋代古塔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内涵。所以该不该修,又如何修还是应当站在文化的角度下考虑。
  
  4 建议采用保护历史建筑的方法:
  
  4.1微循环更新:
  1961年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美

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写到大规模的旧城拆除重建是对大城市的毁灭。建议在保护旧城要用一种中医的方法,像扎针灸一样,将穴位扎活,假如用西医的方法,直接将坏掉的肢体切除,人体就不完全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城市中旧建筑改造问题,会将城市原拥有的肌理与具有承接性的历史文化切断。从这个角度看,在历史街区整治中切忌采用西医的办法,即“剃头式”的大面积拆除,而应在不影响街区整体风貌的影响下,有计划、有指导的、逐渐针对损坏严重无法维持的个别建筑,按照原来的小规模更新重建,实行老建筑的自我更新,形成老街区有机的“微循环”。在较长的时间断内逐步改善老建筑的老化问题,以实现城市建设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合理重构。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由于历史久远,多数的建筑已经老化,生活设施严重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居民生活要求,成为了旧城中的整治与保护重点。只有尊重居民的生活要求,将历史街区的建筑空间文脉作为生活在其间的当代人生活文化的质量因素,将其有机结合到现代生活的空间需求中,突出“保护是为了提高现代生活”作为保护历史建筑的保护宗旨,才能通过根植于公共参与的保护活动,顺利地完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文脉的延续。
  
  4.2商业性的操作:
  上海新天地可以说是将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欧洲许多城市都留有不同时期的建筑,城市风貌因为建筑风格的不同使得城市有历史感,如意大利、巴黎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现代城市和谐共存,中国的城市也应有历史文化留下的痕迹。本着不同的城市要留下不同的历史印迹的观念,本杰明・伍德将上海石库门用原来的材质整旧如旧,却在内部进行了现代化的设施装修,改造成为商业空间。走入新天地,依旧是青砖步道,清水砖墙,乌漆大门,窄窄弄堂,仿佛时光逆流,重归故里。武汉公馆类历史建筑有着较优美的建筑形式和精美的工艺,若能开发性地大规模利用不仅仅可以为保护历史建筑筹备经费,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具有武汉特色的历史居住类建筑推广出去。李维诺夫公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为别克乔治洒吧,建筑具有典型的俄式民居特色,清水红砖外墙,屋顶高低错落,一端有六角红瓦尖顶。良好的环境氛围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
  
  4.3公众参与
  媒体宣传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既能普及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基本知识,同时能促进政府部门的重视并进行舆论监督。在平面媒体里面如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大武汉》等都曾经刊登大量武汉近代建筑的介绍与研究的文章,在武汉市民当中掀起一股热爱近代建筑的热潮。网络作为新型的交流平台,给公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武汉热线”、“文保论坛网”等都开设了关于武汉近代建筑保护的事实跟踪报导,定期发布网友对于优秀建筑的走访信息和调研资料,从不同层面进行讨论与交流,同时也提高了市民对于优秀历史建筑的关注与参与性。
  在一些较大社会影响的近代建筑保护事件,往往能引发各层的公众参与,形成具有一定大规模的大型活动。武昌白沙州这里曾经是长江中游的竹木集散地和商贸码头,许多竹木富商因而在此筑房而居。留存的三合院既有明清的建筑风格,又有浓郁的武汉地域特色。2004年围绕武昌白沙州近代建筑“卢家老宅”的拆除事件,武汉市知名媒体、网站和普通市民自发联合起来,开展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卢家保卫战”这一活动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市民整体的近代建筑保护意识,在2005年3月公布的武汉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中为“卢家老宅”争取到一席之地。
  
  5 打破断层让城市文化的继续延伸
  
  当我们谈及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时,人们往往重视的是几百年以上的老房子,对于几十年的建筑则认为意义不大,随意的拆改,甚至重建。可以想象,这样一来整个城市似乎就成了由几百年前遗留下来的文物和当今出现的标志性摩天大厦组合而成的。好比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幼儿的回忆和当今的生活,其中的青少年时代记忆被抹去了。这样,人的成长是不完整的,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会造成第二次的文脉断裂,这是一种文化和历史观上的错误。我们应以文化的态度给需要改造的城市资源给予应有的尊重。换言之,我们不应仅仅只对几百年的老建筑有保护的责任,同时,近现代建筑对于城市而言青年的记忆也应保留,上海和北京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例子,如上海的MSO、北京的798。这些面对的不但是广大的群体,相对而言也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
  在今后的改造中应有环保和文化的双重观念,在这次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上,造型别致、风格迥异的建筑拔地而起。细心的老上海人发现,在世博楼群间,有一批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隐身于其间,它们的外表被披上了“新装”,显得时尚而生动,背后却深藏历史的遗韵。例如上海世博会的浦东片核心区,原为上钢厂三厂厂区,聚集了大量厂房和历史建筑。对大面积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并再生利用,确保了城市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延续性发展,这正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最好诠释。中南美洲联合馆是将原上钢三厂轧钢厂“厚板车间”进行了有效的利用,物流库房及餐饮、服务设施等功能干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也是世博会唯一利用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国家展览馆。在设计中尽量减少改、加建量、尽力保持内部空间完整性,同时,将新、老建筑元素穿插、融合,实现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时空对话。
  生态化、绿色化成上海旧建筑改造方向。毗邻黄浦江畔的一栋既显现代雅韵、又具工业历史风貌的建筑,重又进人公众的视野,它就是始建于1897年的上海南市发电厂,其主厂房已变身为上海世博会五大主题展馆之一――“城市未来探索馆”。这座建筑已人选我国环保建筑中最高奖项“三星级绿色建筑”。从“传统燃煤电厂”转型为“绿色能源中心”,这幢建筑以“绿”着色,原来百年电厂的斑驳锈迹如今已化为盎然生机。绿色混凝土、透水砖块、江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主动式人工导光、膜处理水回用技术等十余项环保节能绿色科技,打开了一扇“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之窗。尽管已经转变了一幢“绿色建筑”,但“城市未来探索馆”还保留了旧工业文明记忆。这里,特地保留了代表传统火力发电的发电机组和大量附属设施,作为日后追寻的记忆线索和传统火力发电的主题展示。设计者希望人们在这里既能呼吸到历史的气息,又能感受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生活模式。既有环保的意识又有文化的观念,同时去追求艺术的价值,相互促进,越来越多的更新改造工程能让我们的城市文化更加醇厚;也让我们的后代看到一部较为完整的史书。
  法国巴黎贝聿铭先生完成的卢浮宫改造,丹麦人设计的拉德芳斯大门,法国人设计的蓬皮杜艺术中心,虽然新生的建筑各式各样,但丝毫不影响这座城市的魅力。这恰恰是因为巴黎老城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有了一种雍容大度的姿态。老的建筑作为承接新建筑的母体给予他们存在的环境和平台,因此,合理的改造和利用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魅力指数提高的软性指标。
  
  6结语
  
  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形式建筑是文化非常小的一部分,文化还包括了很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比如宗教、信仰、礼乐等等,这些都潜意识影响我们对自然界事物的看法。作为一名建筑师应当将自己放在历史文化传承的舞台上,将历史建筑的保护作为文化传承最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崔恺,本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8,12
  [21张发懋总主编湖北省建设厅编著,李百浩本卷主编,湖北近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王瞻宁,尊重历史城市的文化生态――由武汉民国时期民居研究探寻历史城市建筑保护之道,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186―187,
  [4]沈清,金胤秋,李升峰,从场景保护到文化传承一基于文化维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观审视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2-2103
  [5]卢山,昙华林街区的变迁与武汉的城市记忆,亚洲近代建筑网络第四次国际会议,session,7,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4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