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壮锦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广西百色靖西的调查,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壮锦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变迁的表现,阐释壮锦文化变迁的动因。引发织锦文化变迁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产力的发展、教育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交往生活方式的变迁等,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壮锦;文化变迁;动因
  一、壮锦产业发展
  1、文化产业发展
  壮锦作为壮族人曾经的日常生活用品,很早就以商品的形式活动在社会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壮锦作为壮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和振兴民族传统工艺的最好载体。20世纪50年代,广西分别在壮锦技艺盛行的忻城、靖西、宾阳三县成立了织锦厂的前身——织绣社,此后的 20 多年,新老能工巧匠们编织出了一大批既继承了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壮锦工艺品。随着计划经济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壮锦产业也和其他纺织产业一样遭遇市场的不适应。如今,忻城壮锦厂早已倒闭,宾阳壮锦厂岌岌可危,只有靖西壮锦厂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示范性基地”得到政策的支持,继续在市场经济中创新研发。除了最初的国营民族企业在成产壮锦之外,在市场经济时代,也有一些有见识的机构在企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研发出新的产品,进而发展成文化产业,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下的织锦工艺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2、壮锦工艺的研发
  壮锦织造技艺与壮锦织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时代的发展影响下,壮锦织机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传统织机——排子机——电机——传统织机与电机共存”的阶段。
  壮锦传统织机由于地域的不同,从织造技艺而言,在壮族地区有着南北两种“大同小异”的差别。在 50 年代成立的民族织锦厂中,忻城和宾阳的织锦厂主要以“竹笼机”的织造技艺为主,靖西的壮锦织机则是在传统织布机上的进一步深化,增加了花本和提花程序,这两种织机都属于壮族地区的传统壮锦织机。传统壮锦织机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织出来的壮锦幅宽都在 60 厘米以内,一般多是 40 厘米左右。在民间制作一床壮锦被面至少要三条宽 40 厘米的壮锦缝合而成。20 世纪 50 年代末,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政府挑选了忻城、宾阳、靖西三个织锦厂的工艺师到四川学习蜀锦的织造技艺,随后引进了可以织造大床织锦(1—1.2 米幅宽)的“排子机”。
  3、壮锦材料研发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壮锦工艺品多数都是化纤材料织造而成的。化纤材料的使用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在传统壮锦织造上,棉纱多是作为经线,在竹筘或者钢筘的作用下,植物纤维的棉纱比化纤的腈纶线容易起毛,在纺织过程中容易出现经线断裂的情况,采用腈纶线则有效避免。
  4、壮锦产品
  生产的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政府、企业为了交流而专门定制的礼品(多以接到订单为主),二是主打广西各大旅游市场的旅游纪念品,多是织造广西民族风情和文化为题材的壁挂、扇子、箱包等,三是装饰用品,如围巾、披肩、汽车装饰品、桌旗、信插等,并且不断的根据市场要求研发一些新的产品。
  二、靖西与壮锦
  1、靖西壮锦历史文化
  壮族织锦的产生,在文献上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明代,魏睿《西事珥》中有记载,万历年间,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为贡品。这时期靖西的土锦已被列入贡品行列,成为了一种商品。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发展民族文化的政策。为响应国家的号召,靖西壮锦厂成立,壮锦一度又进入辉煌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靖西壮锦文化进入式微状态。随着“非遗”热出现,2006 年靖西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壮族织锦技艺”之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 年,靖西壮锦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之一。2016 年,靖西壮锦和绣球作为主体图案,入选《中国 2016 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
  2、靖西壮锦民俗
  在民众的创造性劳动中,壮锦作为一种途径和媒介,也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投射着民众的民间信仰,主要体现在壮锦制作的图案选择上。许多壮锦图案都与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有关。后来壮锦民俗文化发展起来的枝叶无不根植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就是《礼记·祭法》中说的:“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三、壮锦的保护与传承之变
  (一)壮锦制作的题材选择变化
  早先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壮族先民遭遇了许多不可抗拒因素,如疾病、自然灾害等,因此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在制作壮锦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自身情感倾注其中,题材中出现对自然的热爱如山水、花鸟,也出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如祈祷和祭祀。农耕时期也影响了壮锦的题材选择,并且一直影响至今。农业、渔业、林木业等多种劳作形式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题材如捕鱼、放牛、丰收,表达了壮族民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勤劳踏实的美好民族品格。
  (二)壮锦制作材料的变化
  古代壮族地区的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决定了壮锦制作的原材料为麻线和丝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棉线的制作工艺,壮锦的制作原料改为棉线。到了现代社会,工业生产力迅猛发展,耗时费力的原材料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工厂批量生产的各种质地的线和染料代替了棉线等制作原料。
  (三)壮锦的制作风格的改变
  靖西壮族织锦文化在生成、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循环往复。从自然、文化、经济等生态环境角度去重新审视靖西地区壮族织锦文化的演变历程,不仅是摸索靖西壮族织锦文化的建立结构,也是对现代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重构,引导民众更合理地、科学地去保护和重构民俗文化。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加快,促使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社会结构又处于转型之中,立足现代生态环境变化,才能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途径,使现代壮锦文化适应时代发展模式,寻求新的转机。
  四、结语
  从壮锦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到壮锦的產业研发,以及在这个“活态过程”里对壮锦的保护和传承中发生的变化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在产业研发的保护与传承中,壮锦艺人为了适应市场化的发展和需求,摈弃陈旧产品和图案纹样,从而使得原来依附在产品功能和图案纹样上的部分壮族文化也同样被淹没在壮锦实物的变化里,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遗失”。同时,在产业研发的过程中,创新增加新的产品和图案纹样,赋予壮锦新的功能和元素概念,丰富着壮锦的民族文化内涵。在政府和社会有意识的大力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织造工艺、织机又重新回到企业的生产之中。同样,一些传统的壮锦图案再次走进“设计人员”的应用元素基因库,让曾经遗失的文化元素以崭新的面貌获取生命力,也使得壮锦在产业研发的过程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万辅彬樊道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的困境与出路——以壮锦为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1-15 期刊
  [2] 陈良 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2018-10-15 期刊
  [3] 韦夷 乡村旅游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以广西壮锦的产业化发展为例 2018-09-23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0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