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娜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站在发展的高度,从现代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及内部生态环境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现代城市新城区规划与建设要点,并对城市新区未来建设发展的引导控制策略细谈了笔者个人的主张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城市;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区域空间关系;引导策略
Abstract: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author many year urban planning working practice, stands in the development altitude, from modern city region aspects and so on space organization, land utilization, transportation plan and in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discussed the modern city new city plan and the construction main point in detail, and will 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to the urban newly developed area the guidance control policy to relate in detail author individual position and the sugges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Modern city; Urban newly developed area; Plan construction; Region space relations; Guidanc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6-0105-02
1引言
现代城市新区是随着城市空间扩展而产生发展的,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因素、经济技术、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新区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开发区阶段、城市化转型阶段、多元化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条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面对近年来蓬勃兴起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新区,本文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区域空间组织和土地使用、交通系统、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2组织有序的区域空间关系
2.1确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城市空间的扩大并不等于空间的良性发展,因此从区域整体出发,确立合理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对于新区能否实现有机生长十分重要。
随着新区城市功能向综合化转变,其城市开发活动也随之转变,这就对规划提出了需要对于不同功能的发展轴在空间上进行切换调整,重新确定其空间拓展方向和次序的问题。
在规划方面应有意识地调整新区临近周边地域的用地功能,发挥新区经济实力强、区位条件好等优势,在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设施网络的规划上与周边区域有机衔接,以服务新区辐射周边地区为原则,统筹安排。
2.2处理好与主城的关系
城市空间的扩展与新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是新区发展的动力源,新区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有城市地域空间体系而独立存在。作为主城产业转移、空间扩展的先导地区,新区和主城之间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区空间拓展的方向及其各功能用地的规模。新区规划应处理好与主城在产业、人口、空间等方面的区域关系,使新区的发展能够参与到城市地区功能转型的过程中,成为整个城市空间拓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新的城市功能载体。
2.3处理好与周边城镇的关系
要处理好在用地功能、重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配合的关系。在城市功能的设置上,充分发挥新区的优势,发展周边地区所欠缺的城市功能,避免过度发展邻近城镇已经有的较为成熟的功能,充分利用周边相邻城镇的设施来为自己的发展服务,以此带动整个周边地区功能结构的调整,同时也降低了新区发展的成本。
3构建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
3.1集约化的土地使用
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一些城市新区采用了不断加大土地资源投放、对土地进行粗放式开发的方式,使土地开发的速度远远超过实际建设的速度,也对城市和区域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果将来仍继续这种发展方式,将必然与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尖锐的冲突,更会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确保土地承载多种功能和生活环境,从总体规划阶段就要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有一个统筹的考虑,从全局对土地使用给以强度的规定。应该强化内部存量土地的盘活与挖潜,通过现有土地功能置换与整合,由外延粗放式扩张转向集约内涵式开发。
3.2用地功能的适当混合
许多城市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受功能分区思想的影响较大,采用大面积的和模块化的功能分离手法很普遍。具体表现为生产与生活功能往往严格区分,尤其在开发的初期更是如此,地域分工明确、专业化强,用地的匀质性显著。地域功能专业化的清晰结构必须促使城市中不同地区的用地承担差别明显的功能,形成匀质地域,表现出很高的匀质度。
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组织用地功能,从整体上可以按照功能分类进行组织,但对每一块建设用地应从多种用途来考虑,在保证各种功能用地都能得到有效配置的同时又要做到各种功能的有机融合,并具有变化的弹性,即规划用地要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4规划建设公交的新区交通网络
重视新区与老城、新区与临近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尽量将大运量交通与道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所以支持新区拓展,加快建设新区公共交通网络与设施尤为重要,可以提高各种要素在新区的流通效率,以交通引导新区的快速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从而实现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开发。一般城市的新区与老城之间应超前安排公共交通专用道并设置多条公共交通线路。
如某市新区规划时十分重视交通的规划,除了建设多条城市主次干道外,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顺畅的交通组织至关重要,站点及线路设计以全市为一个大系统,作统一部署。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和三轮车在城区的淘汰,小汽车在普及趋势成为必然,作好疏导控制的同时,充分考虑静态交通设施的建设,从而建立等级明确,功能合理的新区道路系统,适应新发展区的要求。
通过以上规划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强新区的核心地位,为新区发展辐射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创造了条件,其所获得的综合效益要远大于付出的成本,由于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完善,从而大大加快新区外部地域功能与空间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5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区人居环境
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为未来的空间拓展留有余地,为城市居民提供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公共绿地等开敞空间。规划组织完善的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网络,为城市各项活动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要根据新区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从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的思想出发,进行用地功能布局与城市景观设计,形成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城市形态与景观。城市新区规划应以生态的设计手段,强调建筑结构、形态、功能的生态整合,例如从简单的绿地设计到屋顶上铺设土层种植花草,建立空中花园,到立体绿化系统的建立等,满足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新区规划时的部分应留出相当比例的空地用于绿化,如深圳有42%的土地用于绿地,珠海人均占有绿地112m2,被誉为“南国的花园城市”。老城区与新区则应结合城市改造,拿出空地搞绿化,以改变原有的城市形象,如大连就在市区新增1.3×107 m2的绿地,杭州、西安的动作也较大。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密度极高的国家,现在过分强调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还为时过早,但是在新区城市用地中保证一定的绿地比例还是十分必要的。
应发掘新区所处地区的人文要素,通过研究城市及其新区周边地区的城市意向元素、地区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等,构建起与新区所在地区人文特色密切相关的空间聚集形式和结构。规划完善的环境保护设施体系,对城市大气污染、废水、废渣等,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规划相应的地点和设施予以处理,使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优良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到城市环境洁净、安全。
6城市新区发展的引导策略
6.1制订合理的土地开发政策
在新区建设的前期,应研究城市规划宏观调控的预警机制,包括对城市土地开发总量容量的标准,土地开发到什么样的强度比较合理,极限的标准是什么,都应对具体情况有具体的估计。其次,还应规划出不适宜的建设或禁止建设用地,然后在可建设用地中划分远期、中期、近期和各种强度的开发用地。
积极加强城市土地储备,特别是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城乡结合部分的土地,应当结合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建设开发时序,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实施土地储备工作,有效避免城市边缘地区无序扩展,减少城市开发整治的代价。对新区公益事业建设的土地出让费用也予以相应倾斜优惠,鼓励企业对新区公益事业进行建设投资,借助社会力量建设和完善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增强其吸引力。
6.2控制引导新区发展规模与速度
新区在实施开发建设中,受行政因素支配较大,受此影响,新区规模可能会有其不合理的成分,而过快的发展速度将直接导致新区建设质量、品位的下降。所以新区规模确定,不但要考虑单项配套的效益达到最佳,而且要考虑各项配套构成的新区整体配套体系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它的发展规模速度超过了一定的度,由于城市人口膨胀、用地扩张等将引起众多的城市问题。新区发展由于其具有城市新建的特点,因此在处理新区人口导入、新区用地的阶段指标及相关的房地产开发量等问题时,必须建立一种动态适应的体系,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适当控制发放规模与强度,在招商引资上选择符合环保要求,并符合本城市产业政策的项目,有控制、有选择,避免盲目开发扩张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上海,由于前些年经济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城市空间的迅速膨胀,生态环境也遭到极大影响和破坏,如其境内的苏州河、黄浦江下游被污染后,不仅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且不得不到黄浦江上游和长江去找水源,为治理污染,上海市政府还关闭和搬迁了3000多家企业,苏州河的水质才稍有好转;昆明为治理滇池也准备投入几十亿资金等等例子,不胜枚举。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无疑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城市新区应理性发展,以实现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
6.3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开发模式
新区的开发建设,应该综合不同的开发模式和类型,结合本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开发规模,选择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多元开发的开发模式。在开发类型上,则可以按照产业开发先导型与公共服务设施先导型结合的方式,增加投资者和市民的信心,同时通过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超前建设,提供区域的服务能力和品位,进一步增加吸引力,并大力发展相关产业,集聚人气,然后吸引投资者进行高质量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高级中心功能开发,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仍旧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统一规划,确保战略性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转效率制约着城市新区开发的效益和整体功能发挥,在政府没有雄厚的资金和才力、能力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优惠与奖励政策引导房地产开发商来完成部分基础设施的配套,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提前做好对于外部负效应的干预控制,在城市新区开发过程中,应超前考虑,通过各种规划控制、经济控制以及政策引导等手段来控制诸如高密度开发、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城市走向规范合理发展的道路。
7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对一个城市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不仅承担着本城市对外窗口示范作用,在本城市功能定位和优化结构布局上也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做好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特别是在做好其功能、产业布局基础上,强调生态规划与建设,对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和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荣钥芳,郭寺维.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生态与环境规划[J].国土与自然环境研究,2002,3.
[2] 刘维彬.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
[3] 姜允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刘维彬.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
[5] 周向红.现代城市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开发,19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5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