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城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叙

  摘要:本文通过联合设计教学中的一次实验,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探讨了三种文化背景及建筑教育体制下对待同一命题的不同角度和方式,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结果。从而提倡在未来的建筑教育中,注入更多的换位思考和比较研究。
  关键词:阅读城市;期待视野;异化;主位文化;客位文化
  
  耶鲁大学、香港大学、同济大学研究生的联合设计课程已经开展七年多了,由于经费原因,耶鲁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生每次在上海仅仅停留一个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内,他们不仅要熟悉基地,还要参观上海苏州等城市,三个学校真正合作的时间相当有限,今年,大家提出一个设想:能否在这段时间里加强联合设计中真正合作的部分?
  基于这样的想法,三校的主持教授决定增加一个新内容――“阅读城市”的小作业。这个作业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三校合作的实际时间,使大家有机会了解来自不同学校背景的同学对于同一命题的解读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更加深人建筑化、而非旅游者式的文本阅读。于是,事先选择了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五条街道以及相关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单位的每个小组都由来自三个学校的成员共同组成,最后的成果以集体方式呈现,表达方式不限。
  
  1 实验内容
  
  1.1作为文本的城市
  本次阅读的对象是城市,借用文学评论的术语,即阅读的目的是对于上海这个城市作为文本的解读。阅读的五条街道,具有不同的属性(商业娱乐等),分属不同的区域(静安区虹口区等),甚至还特意考虑到它们的不同走向,其中两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
  命题中明确指出,对于这些街道的阅读绝非仅限于街道本身,由它们而产生影响的周边地带也在研究范围之内。作为文本的城市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并非由特定作者按照特定目的完成,因此,同时具有历史的维度以及个性的混杂与模糊。另外,它还在不断生长,没有所谓的结局,即文本呈开放性,因此对于读者而言,也无法选择单向的、土寸闭的阅读方式,这也正是城市作为文本的意义之所在。
  
  1.2作为接受的主体
  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认为,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对文本阅读之前就具有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和他们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等密切相关,他称之为“期待视野”,即每个读者都带着期待视野进行文本的阅读。
  耶鲁同学,以几乎完全陌生不带太多成见的目光进入这个命题,因此,他们对于城市现象是最敏锐的,也特别容易发现问题;香港同学,对于这个城市既陌生又有一些熟悉,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异化的自身环境,一些似曾相识的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发生机制,因此,对于这些差异是否足够敏感,是决定其阅读深度的关键;同济同学,对于这个城市则相对熟悉,也正是这种熟悉造成的审美疲劳,让他们容易忽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借助同伴的眼睛,可以期待发掘一些新问题或者对某些问题进行再思考。
  
  1.3召唤结构的建立和阅读的意义
  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召唤结构”产生于对作品本文(text)的分析。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中“描写性”语言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空白”,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体现在文本本身,而是接受的过程中,即读者对它的“现实化”。这种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成为连接创作意识和读者的桥梁,即召唤结构。
  对于城市这个文本的解读同样如此,这次之所以安排三个学校的同学解读相同的命题,正是希望看到不同的召唤结构的建立,借此可以发现一些“意义之外的意义”,这种“水平接受”是对于“垂直接受”的有益补充,即对于自身价值判断之外的另类标准的引进和比较。
  
  2 实验过程
  
  三个学校的学生分为五个组,每组6至7个学生,在两天的时间内,他们要完成对于城市文本的阅读和表达。由于带着不同的期待视野进行城市阅读,整个过程中产生出许多有张力的分歧:
  
  2.1主位文化与客位文化
  来自美国耶鲁的同学,对于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都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敏锐的观察力,甚至对于建筑立面上管道一类的细节,也会拍照搜集和分类研究,同济和香港同学则对更多特别的现象表示关注。这种观察和比较的差异来自于主位文化和客位文化的不同立场:面对未知事物,如果倾向于用自己早已熟悉的类似物去理解它们,则很容易犯主观臆断的毛病;人类学家更推崇一种不带任何偏见的“照相机”式的记录方式。因为,对于两个文化比较的前提是对自身(主位)文化的充分了解和对客位文化的宽容和全新角度的进入,唯有这样,比较的公证性才有可能产生。
  进一步而言,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常常带着职业的眼光,看待城市中所发生的现象,并且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传达给使用者,但是我们真正了解他们的愿望吗?比如,在两幢间距很近的建筑之间,同济同学问耶鲁同学道:“难道你不觉得这里太拥挤了吗?”回答却出乎他们意料之外:“这取决于你希望在这里发生什么。”对于建筑师而言,能否完成由主位思考向客位思考的转换,即作为生活的设计者还是参与者,将决定我们以怎样的身份来介入整个设计以及获得怎样的体验。
  2.2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在城市现象的研究过程中,不同学校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可能会得到相似的结论,但有趣的是他们的方式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同济同学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相对感性,往往采用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观察结果:“这里的人流很密集,那一个空间非常人性……;”但是,香港和耶鲁同学则倾向于用实际数据和统计图表来说明问题,特别是耶鲁同学,对于建筑和空间的敏感程度更胜一筹:在同样的街道观察,他们能快速而准确地画出空间关系的剖面图建筑关系的轴测图,可见平时所受系统而严格的专业训练。
  表现在设计说明上,区别也非常明显:同济同学多用文字和图片进行说明,耶鲁同学则多用数字和表格作为说明的依据,可谓是感性和理性的极端体现。香港同学介于二者之间,更倾向于理性的说明。
  
  2.3期待视野与类型研究
  不同背景的同学会对不同类型的问题产生兴趣,这种水平接受的差异来自于他们不同的期待视野。比如,对于上海的租界历史,香港同学就格外关心,一旦获悉某地块曾是殖民地,他们就会追问“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殖民时间是哪一段”等等一系列和殖民相关的问题,这种集体无意识来自对自身文化的关照和比较,也提示大家对于建筑背景应该保持的态度。
  耶鲁同学,由于他们所受的理性训练,往往会选定某个主题作为特定的观察对象,比如,有的同学对上海的酒店感兴趣,就会集中关注酒店的类型以及它们和街道、周围建筑的关系,并且迅速画出平面示意图;有的同学对住宅的落水管感兴趣,则会在每一个类型的落水管前拍照和记录以方便之后的分类和比较研究;甚至有人对中国乞丐和美国乞丐的差别感兴趣,则具体到他们在街道的哪些

路段出现,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做出分类……
  他们的研究方式给我们以很大启发:作为建筑师,不可能奢望解决所有的城市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对于某些现象保持敏感和关注,谁说城市和建筑的变迁不是通过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反映出来的呢?
  
  3 实验结果
  
  五个组基本上都是以PPT的形式来展示结果,有的组为了说明问题,也增加了草图DV等表达方法。
  
  3.1南京西路
  这一组同学对南京西路沿线的地铁站、巴士站,以及出租车停靠点做了详细记录,同时还包括自行车和摩托车停车场的位置,和街道的关系等,另外,还加入了和香港城市道路交通的比较。
  应该说,他们感受到南京西路的某些特质,并且尝试以建筑语言进行表达,但是,还不够敏锐,尚未归纳出这条街道的主要特征以及背后的发生和形成机制。对于他们的评价是,仅仅阅读了城市文本字面的意义,但是对于其中更多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的意义”,缺乏感知和探询。这或许归结于时间的仓促,也可能由于文本“垂直接受”水平的缺乏。
  
  3.2茂名南路
  这一组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建筑和道路剖面的关系上,同时还对不同路段的交通以及同一路段不同时刻的交通做了统计,不足的是,表达方式过于感性和图片化。
  对于这条街道,他们还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有些街道是属于白天的,有些则属于夜晚,茂名南路显然是一条属于夜晚的街道。在夜晚,它呈现出和白天完全不同的性格,也正是它个性中真正迷人的时刻。同时,对于这条街道的理解,他们缺乏足够的厚度,即大多数观察是基于临街面的,而对于进深方向的建筑特质,没有做足够的挖掘,这也是他们的结论过于肤浅的原因。对于文本的阅读,应该尽可能地由能指进入所指,否则,无法形成真正的对话。
  
  3.3衡山路
  这一组主要关注的问题是独立住宅的不同形式以及它们和围墙、院落、落道路之间的关系,另外,住宅内部以及住宅之间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也是他们的研究对象。除了PPT文件之外,手绘草图也是表达方式的组成部分,同济大学的一名韩国留学生还将之与韩国的住宅形式进行比较,以寻求差异。
  这一组的结果受到主持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因为他们获取了这条街的基本特质,答案虽然简洁,但是非常清晰而有力度。文本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召唤结构被建立起来,阅读的主体和客体此时成了平等的“你”和“我”,二者之间产生了有意义的对话。虽然对话的范围尚未延伸到更广的宽度,但是,文本的意义通过主体的阅读已经得以部分地实现,对于此次命题,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
  
  3.4淮海中路
  相比其它组,这一组的结果展示得非常详尽和全面,不仅回溯了淮海路的历史和发展,而且对于观察到的多数问题都作了图示分析。他们研究了图底关系新旧建筑在平面和空间上的结合方式、道路剖面和建筑类型的关系等,并且,还对表层之后的深层建筑关系进行了探索的尝试。
  应该说,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观察到诸多建筑现象,并且以建筑语言清晰表达,非常难得,但是,就这次的命题而言,他们的答案似乎缺乏足够的归纳,对于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也缺乏分析,这是他们不如第三组的地方。对于文本的阅读,他们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意义,并且做了尝试性的探索,我们可以期待,如果假以时日,应该可以走得更加深远,文本的深层结构也必将被触及。
  
  3.5瑞金路
  这一组同学在PPT文件的展示之前,先放了一段DV,以描述他们眼中的瑞金路。在这之后,他们对于这条街上的建筑类型、交通流线、白天和晚上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等作了分析。除此之外,他们还特意对这条道路店面之后的一所学校进行了观察。
  相对而言,这组同学的分析做得最为平淡,他们似乎没有发现瑞金路和其它路的区别,只是采用常规的方式作出基本的建筑分析,对于命题的意图缺乏理解。他们仅仅打开了作品,但是全未领会作者的意图,和作品之间的联系也尚未建立,平等的“对话”被单向的独白所代替。
  
  4 总结
  
  大多数同学在阅读城市方面已建立起建筑和空间的基本尺度和概念,但是,如上所述,也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对于联合教学而言,这次尝试虽然尚还初浅,却意义深远,它给我们带来如下反思: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所谓的“建筑”思维,有时恰恰是阻碍行为的桎梏,建筑师习惯于向别人滔滔不绝地推销自己的作品,然而,建筑一旦脱离了我们的解说,独立存在于城市之中,将如何面对他者的阅读呢?这种面对他者文本阅读的茫然,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于,阅读过程中“召唤结构”如何得以确立,并不是每个作者都考虑到的问题。
  另外,由于中国和西方主流建筑思想的距离,有意识的、更大范围的交流和比较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这既妨碍了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认识也不利于我们对于异文化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有意加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6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