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在摆脱了温饱的长期困扰之后,迫切要求改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为此,人们也就常常以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形象来展现新农村的风采。本文简单总结了农村住宅的特点,指出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现状,探讨了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策略
  
  新农村的住宅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和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再加上使用功能复杂,因此,要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新农村住宅的特点,并在设计中认真地加以体现。
  一、农村住宅的特点
  农村住宅建筑,既是生活建筑也是生产需要,其特点如下:
  既是生活用房又是生产用房,要求有一部分室外活动场地和产品、工具的贮藏室;建筑材料应强调以地方材料为主,不能不加分析的套用城市住宅的结构形式。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风俗习惯也不相同,建筑的地方特色比城镇住宅更为明显。
  二、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现状
  (一)住房建设缺乏必要的布局规划
  缺少村屯建设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差,道路路况不好,造成村容、村貌差的现象,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人均建设用地过大,超过规定的标准。村庄无规划,建筑无设计,队伍无资质,监管无机构。建设各类法规、规程、规范、标准等不适宜农村建设,致使广大新农村住宅建设处于无章可循、无人管理状态。村庄日益外延,空心村比比皆是,既浪费大量土地,又难以公用设施配套,这些都无法保障农村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农民住房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
  目前,农民住房布局不尽合理,形式单一,功能落后,浪费严重,是农村建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建房大多数是自己摸索着建,房子虽一次比一次好、一家比一家好,但住宅设计不合理,给采光、通风、排水等留下隐患,致使房屋更新换代速度快。同时,有的农户生活用房和生产用房常常合二为一,卧室里存放粮食、杂物,住宅连着畜禽养殖等生产用房现象到处可见,严重影响卫生状况的改善。
  (三)农村住房缺乏质量认定,建房质量整体欠佳
  目前,农村修建住房一般都是凭借经验和建筑施工常识进行,整个建房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工程质量认定,农民建房几乎都没有正规设计图纸,施工队伍大多是个体工匠组成,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专业水平低,工艺落后,缺少必要的质量监督,加之部分农户建房用的是旧房子拆下的建筑材料,质量较差,导致安全保障系数低,抗灾能力较差。
  三、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策略
  (一)新农村住宅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
  优秀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村容村貌整治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对改善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意建设、模仿严重的状况,对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起到积极作用。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短缺性;新农村规划应该以土地的集约使用为宗旨,以节约尽可能多的土地,为农村长远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1.道路建设要做到系统合理、科学
  道路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地形,今后产业发展方向等因素,来确定道路的规划,采用数学方法,经过科学分析调查,计算现状道路的车流量、人流量来建设合理的路网体系。
  2.提高绿地覆盖率
  绿地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小康,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及工业将不断的得到发展,而使得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大绿地的覆盖率,合理布局,将会使一些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被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这是保护生态环境一个简便有效的途径。
  总之,集中规划便于实现道路硬化、亮化、水源净化、村庄绿化等整体美化。大大缩短了村村通公交的进程,改变零散住户出行难的局面,同时也减少了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等对物质资源的浪费,有益集中完善附属配套设施建设。
  (二)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村落是社会文化的最基层单元,其街巷、建筑、环境及居民生活状态、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等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传统特色。它是构成中华民族数千年古老文化的载体。我们在农村住宅规划中,要注重延续村落原有的建筑形态、空间构成、院落布局等建筑文化特色,协调好与旧村的关系,使新村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与旧村能有机衔接,实现新旧村落脉络的延续和空间形态的自然生长。
  1.坚持人居与自然和谐,避免破坏生态
  新农村规划建设应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农村农业生态。不搞过度的“硬底化”工程,不轻易推山、填塘、砍树,尽力保护自然的原生态。要注意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应注意生活、生产和工业用地的适当分离与合理布局,防止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者有了新村没了新鲜空气。
  2.应充分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传统做法
  地方材料大多适用、质朴、典雅,结合传统做法能使建筑周围的景观和环境彼此融合,浑然一体,自然天成。这样做,能赋予新农村社区住宅立面造型以浓郁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从而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因此在农村住宅建设中,应尽可能挖掘和使用地方材料,逐步探索出适合地方材料的建筑艺术造型和表现方法,从而形成独特的,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农村社区住宅风貌。
  (三)要适当兼顾农民生活习俗
  以农村目前的文化习俗来看,有着很多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其一,农民空余时间多,居民之间交流的机会较多。其二,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收获过程中的晒谷场、打谷场和粮食贮存仓库占用一定空间。其三,随着农村机械化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在生产和生活的配套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表现在农民的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上。因此,在村庄规划尤其是农民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就要尽可能考虑到农民茶余饭后及劳作休息纳凉、农民生产和交通工具存放、农作物晾晒、存储以及儿童活动游戏等场所的设计与布局因素。
  (四)户型设计
  在户型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生活习俗,在大中户型入口处均设有传统型式的堂屋,每户人家分别设有前、后两个院子,前院主要以日常生活为主,后院主要以种植为主;每个户型中均设计有较大朝南的露台,充分满足居民对晾晒的要求。其余功能均做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不互相干扰、交通顺畅,客厅与餐厅、厨房空间配置紧密协调,有直接采光,并保证了日照的要求。
  (五)立足营造完善的社会服务环境,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
  在新农村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村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乡村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村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农村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村庄住宅规划中,根据居住规模设置垃圾存放点,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委托专人清运和处理。村民家畜各家应规划饲养场所,要集中管理,不得自由放养,以免粪便影响卫生。
  (六)规划设计要强化和谐性
  新农村建设是通过农村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充实农村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农民丰富活泼的生活空间和具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因此,编制设计村庄规划必要征求当地的农民意见,使规划设计编制的过程变成一个政府、专家和基层干部群众互动的设计过程,从而增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群众的认同感。
  四、结论
  总之,我国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走城市化的老路。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的自我完善,寻找适合我国农村建设的可持续的规划之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的繁荣,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以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刘文新:《农村住宅庭院规划设计浅谈》,《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2年第1期。
  2. 许明理:《乡村住宅的规划设计》,《住宅科技》,1990年第8期。
  3. 叶圣斌:《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住宅科技》,1999年第10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8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