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资管理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物资储备的管理和物资统计分析与核算两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企业物资管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物资管理经济效益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是企业的三大管理。企业物资包括原料、燃料、设备、工具、配件等生产资料。企业物资管理是指企业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一系列组织和控制工作。企业物资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生产用料的需要,按质、按量、按时供应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资,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还应讲求经济效益,降低物资成本,节约使用资金,加速物资流通及资金周转。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和要求,就需要从物资储备的管理和物资统计分析与核算两个方面人手。
一、物资储备管理
储备物资是指处于生产准备阶段的物资。管好企业的物资储备,离不开对企业物资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物资储备定额。
1物资储备品种的分类及管理
正确合理地确定物资品种结构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应根据生产的需要,深入调查,从中选择和确定品种结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库存规模及生产经营特点,先对储备物资进行分类。首先是收集总物资年供应量和供应额,每种物资年供应量和供应额以及各种物资的单价等;然后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计算每种物资的供应金额占总金额的百分数及累计百分数;最后制作一、二、三类物资分析表。
1.1将累计金额为70%左右而品种累计数只占10%左右的物资定为一类。一类物资品种少数量多,占用资金多,应花费较大精力实行重点管理。储备定额应按规格逐项制定,精密计算每一个环节;采购定货按经济批量,供应间隔期要尽量缩短,周转速度要快;库存储备量和库存结构要定期检查、分析、严格控制计划外进货,防止超额积压;发放时要进行计量检斤,实行定额发料,超定额用料应经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加强使用管理,开展经济核算,监督物资合理使用,减少损失浪费;搞好物资核销,明确使用方向,分析浪费原因,总结节约经验,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1.2将累计金额占总金额20%,物资品种占总物资品种20%的物资分为二类。二类物资由于品种、用量、价值和重要程度均次于一类物资,可实行一般管理。储备资金按品种制定,要经济合理;按定期订购的方法组织采购订货:多渠道少环节,缩短物资供货过程;库存储备量要严格控制,经常进行清仓利库,防止超储积压,加速物资和资金周转;实行定额发料,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物资的使用效果,避免损失浪费。
1.3将累计金额占总金额20%,物资品种占总物资品种20%的物资分为二类。二类物资由于品种、用量、价值和重要程度均次于一类物资,可实行一般管理。储备资金按品种制定,要经济合理;按定期订购的方法组织采购订货:多渠道少环节,缩短物资供货过程;库存储备量要严格控制,经常进行清仓利库,防止超储积压,加速物资和资金周转;实行定额发料,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物资的使用效果,避免损失浪费。
2物资储备定额的管理
企业物资储备一方面具有保证生产不问断进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储备状态的物资增加,直接投入生产的物资相对减少,又具有延缓生产的消极性。必须制订一个既能充分满足生产需要,又经济合理的储备定额。
企业物资储备定额需要取决于周转量和周转周期两个因素。物资一次周转所需时间越短,或在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则物资储备量小,反之物资储备量越大。同时物资周转量越多,物资储备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少。物资储备分为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季节储备,下面仅就一般企业常有的经常储备与保险储备作分析,以得出科学、经济、合理的储备定额。经常储备是指企业用于保持正常生产而经常周转的物资储备,保险储备是为了防备生产物资由于客观原因未能按期到货情况下,生产不致中断而建立的物资储备。保险储备一般并不动用,一旦动用就应及时补充。物资的经常储备加保险储备为最高储备,物资的保险储备为最低储备。企业的正常储备为经常储备的一半加保险储备。企业物资正常储备的制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占用以及综合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现代经济决策分析法,分析企业的生产情况以及物资流通情况,选择企业最佳物资储备定额。在具体工作当中,由于物资储备定额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不单是物资部门就能全面控制,所以必须建立纵向和横向联系进行综合管理。首先是提高企业计划工作水平,合理安排生产。企业生产计划质量高,物资需用量计算准确,生产安排均衡、有节奏就可以减少临时性需要,避免物资集中需要、集中储备和资金集中占用,从而降低物资储备定额。其次要做到物资储备定额确实落实。物资部门管理人员应做到无计划超定额不采购,不入库,不付款,严格执行按计划、按定额入库。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资的储备定额管理工作有序可控,职责清楚,储备合理,进而降低企业储备物资,降低储备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物资统计分析与核算
物资供应统计是对企业物资供应过程及其环节上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是搞好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重要工具。物资统计工作为搞好仓库管理,合理储备物资,保证生产发展,减少损失浪费,降低资金占用提供依据。
1物资统计工作的步骤
进行物资统计工作首先要确定统计内容。为全面反映企业物质供应过程,需要从收、用、拨、存四个方面掌握物资数量,设立四项指标。收入量:指企业在报告期实际收到的并经验收合格已经办理入库手续的全部物资数量,它反映企业掌握的可以随时动用的物资量;消费量:指企业在报告期实际用于生产维修、包装材料、机械制造、技术措施、科学研究、综合利用、基本建设等方面的全部物资数量;拨出量:企业报告期内实际拨出并已办理出库手续的物资数量,包括拨出加工、改制、调剂、借出、积压物资处理,拨交本单位基建使用的物资等;库存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已验收入库,尚未使用的物资实际数量。有了统计项目以后,需要建立统计台帐,统计台帐可以将分散的原始记录进行登记,便于核对检查统计资料,提高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建立统计台帐后,开始着手收集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物资供应统计的基础,需要收集的有订货和到货方面的原始记录,物资入库和领用方面的原始记录,物资动态方面的原始记录等。
2物资供应统计分析与核算
在获得物资供应情况的基本统计数据基础上,要做深入研究和分析。主要是从进货的数量、品种、规格、时间和质量等方面分析物资供应对生产的保证程度,从消费计划执行情况、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从储备能否满足需要、是否经济合理这三方面分析研究。
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要运用会计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对物资供应管理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监督。物资核算有采购成本的核算,储备资金的核算,管理费用的核算,物资使用的核算等几个方面。采购量大可以降低采购费用,同时增加了保管费用;反过来,采购量小节约了保管费用,却增大了采购成本。通过经济核算给出准确的单位采购成本与单位保管费用,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求得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最经济的采购量与库存量。通过物资经济核算达到节约使用资金,降低采购成本,防止超储积压,降低仓库保管费用,从整体上提高物资供应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物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最新物资采购管理百科全书[MI.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2]张志鹏.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的构建[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8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