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房屋建筑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要点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房屋建筑基础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基础的安全使用功能和工程造价。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概要论述,希望能使广大技术人员能更好的了解建筑地基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础处理;要点;方案;注意;前景
   建筑工程基础处理作为土木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各种房屋建筑基础处理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同时也种类繁多而效果各异。寻求方便合理、实用普遍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提高经济效益将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础处理
   基础是用来连接建筑物和地基的,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是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的。如若地基足以承载,那么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由于土质荷载的原因,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比起独立基础来,其造价要高许多。基础的概念原理就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能力。如果是多层楼房,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可用作支承、抗滑,可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如果地基属于软弱地基,建筑物又较高,这时就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土地基上。
   对于地基承载力不够的软土地基,必须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处理。软弱地基一般是由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土质等构成,在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结构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根据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数。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出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得到的平均荷载位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3~4倍的平均截位,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3倍的平均荷载位,那么比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介于在二者之间,则宜采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二、地基处理方案
   如果上层土层较薄,地基土质又为淤泥,则应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的扰动。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可用作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一定要经过处理后方能作为持力层。
   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建筑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选用。做地基处理时,应采取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来增强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设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必须进行必要的测试,这也是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完成地基处理后,建筑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现测;如果地基上存在欠固结土、脚胀土,湿陷性黄土,则宜选用适当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
   用的较多的地基处理方法有: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压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房层基础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型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裂度等综合考虑,选合理的基础型式。
   当增大结构伸缝间距或者是不设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最大间隙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通用的减少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们一般采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浇带,还有,当建筑物高差较大,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结构设计不宜设置永久变形缝时,应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是一种方法,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并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合理准确,同时应对地下室结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采取措施。
   对于施工中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选择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沉降后浇带,应根据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在采用天然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米,不满足要求时,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与高层建筑的架空层贯通,设置沉降缝,基础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缝间采用硬质材料充填。这时关键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建筑投入使用后,会出现沉降缝两侧墙开裂的情况,甚至造成渗漏。
   复合地基已得到了较普遍的运用,它提高了地基持力层承载力,有效地控制了建筑物的沉降,解决了高层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差异沉降问题。如果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出现裙房与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倾斜的概率是很大的,要保证高层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除质量安全、材料、工艺要求外,把握好基础施工方案也很重要。
   三、基础施工方案注意事项
   (一)勘察处理地基
   新建房屋时,破土后要先观察地下情况。倒如土质优劣,地下水深浅;洪水淹没情况等等。如局部地耐力在1O0千牛/米2以下时,地基土内可加拌砂子或小石子、石灰制成三合土,增加地基强度;当地下水的深度小于l米时应增加使用防水材料;如是垃圾杂物垫起来的凹坑,应更换地基土,填实坑洞。地基进行夯实后再做基础。
   (二)保证基础质量
   使用基础材料要因地制宜,如毛石、卵石(直径太于2O厘米)、砖等,用石灰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基础深度可视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室外地坪以下0.5~ 1.2O米。用毛石砌筑时,要注意空隙的密实程度,要填饱砂浆;河卵石基础要防止滑落和移位;砖基础要采用大角砌筑。一般室内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最少3O厘米,在较低洼地带建房,室内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5O~1O0厘米。
   (三)重视保护基础
   房屋外墙周围应做散水。没条件的要组织好房屋周围的排水,使雨水和污水及时排走,不致渗入基础内。
   四、房屋建筑基础处理技术发展前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参加了基础工程学的领域研究,房屋建筑工程基础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提高,正向着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一)研究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和提高化学建材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与制品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建筑材料与制品的发展,是从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料,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相应的施工新技术。
   重视高性能外加剂,高性能砼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发展高强砼,高预应力砼和特种砼大力发展低合金钢和高效经济型钢。继续深入墙体改革,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限制粘土砖的使用。
   (二)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
   我国建筑业应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机技术已逐步趋向成熟,计算机技术程缩小化,伴随网络化和多媒体发展,它还与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信息服务及科学管理的水平。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投资促进了建筑工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房屋建筑工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
   建筑工业以科技为先导,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发展高新技术的产品以取代质量低、性能差、能耗高、污染严重的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的手工劳动发展建筑构配件、视频、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阎名礼.地基处理技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 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9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