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监督及其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房屋倒毁、路基沉陷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得到完善的解决,本文以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公路桥梁开工阶段、施工阶段、交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桥粱施工;质量控制;桥面铺装
1前言;1999年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交公路发(1999)79号)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2在桥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甚主要有;
(1)裂缝的形成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普遍的病害之一。较大裂缝的出现, 致使混凝土强度下降,承载力减弱,在持续的荷载作用下,其结果更为严重,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裂缝在标准要求的范围之内, 一般不会影响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 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往往只影响结构外观质量。致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 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 ①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a水泥标号低, 或放置时间过久,致使水泥变质, 或受潮而性能降低。b骨料品种质量差,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质量偏低的骨料,也不经过检验就用于施工。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a水化热。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致使内部温度很高,内外温差太大,致使表面出现裂缝。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限制水泥单位用量,减少骨料入模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并缓慢降温,必要时可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或采用薄层连续浇筑以加快散热。b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易出现裂缝。①由于施工引起的裂缝:a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 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或因其它原因加大了水灰比,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使得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裂缝。b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c施工阶段,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结件受力特点, 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旋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3)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的出现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 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①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石料粒级单一,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不按程序操作,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②在浇筑混凝土后, 进行振捣不规
范,不均衡,形成过振或漏振。使得振捣不足部位的结构疏松,不密实,在拆模后容易出现蜂窝、 麻面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易下沉,混凝土浆泌于表面,混凝土体中间段( 层) 砂浆富集, 易发生由表及里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③对混凝土模加工的精度不够, 或周转次数多,导致局部变形漏洞,接缝不够密封而漏浆,从而使骨料间隙无浆,干硬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④从搅拌到浇筑之间的时间过长,混凝土水灰分发生离析,混凝土结构不密实, 在浇筑时不加以振捣或振捣不均。
(4)混凝土的涨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使自重增加,增加经济成本,影响外观质量。其主要原因;①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本身对模板下口的侧向压力较大;②现在浇筑用混凝土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流动性都比较大,而一次浇筑混凝土量又较多较快,造成对模板下口侧压力进一步加大;③有时振捣人员不能按操作规程振捣,这样就极易造成模板下口发生涨模现象;④在二次接茬处下一层浇筑混凝土时残浆没清理干净,致使模板不能与下一层混凝土面拼严。另外,接茬处模板不易加固、模扳拼缝处上下或左右模板在制作或安装时较难加固也是易发生涨模。
2.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标准要求,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如下控制:
(1)图纸审核的控制;设计图纸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一定要做好图纸审核工作。图纸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图纸中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图纸表示方法是否清楚并符合标准要求;所需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替代;施工工艺、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实际,是否便于施工,能否保证质量要求;施工图及说明书中涉及的各种标准、图册、规范、规程等,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2)施工现场的控制;应在施工现场修建施工临时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及标定试验机具,进行施工测量及复核测量资料,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做好开工前的试验检测工作。
(3)施工组织设计的控制;应确保施工组织设计包含编制说明,施工组织机构,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施工详图,资源计划,总进度计划和进度图,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4)测量数据的控制;即应检查、校验承包商的线位放样、测量结果等基础技术数据,并要逐项认真审查、落实,发现不足之处,及时通知承包商进行补充、修正,直到符合要求,否则不批准承包商的开工申请,不准进入施工阶段。
(5)对施工人员的控制;即应检查进场施工人员资质条件,进场施工人员资质应与施工工艺中所规定的资质条件一致;并要求施工人员应按照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检验和报检,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表和施工日志的填写。
(6)对施工殛生产机械的控制;即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应配备合格的出厂证明、质量保证等证书;应具备开箱验收记录及安装调试及试运行质检记录;应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应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提高机械施工的经济效益,应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7)对测量的控制;即应对承包商的路线放样进行复核,不合格的应要求承包商返工,否则不准开工。对已完工程的几何指标,如高度、宽度、横坡、曲线半径、超高等也要进行测量验收,不合格者也要求整修或修正。无法通过整修达到质量要求的工程,要坚决予以返工。
(8)对原材料的组织和选用;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 施工单位应严格依照国家建材标准组织好材料,并自始至终地保证材料的质量稳定,不变质。对于组织好
材料,应从以下入手:①水泥及掺合料的品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原则上应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以避免早期温度应力而导致混凝土裂。对于小体积混凝土,可采用标号为42.5M P a的普遍硅酸盐水泥或纯硅酸盐水泥加矿碴粉或 I级粉煤灰等配制成的胶凝材料, 它们的干缩率基本一致:因水泥的细度对水化放热时收缩率不一致,水泥越细,其导致的混凝土收缩率越大,所以,在选择水泥细度时,应根据工程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后方可利用。 而目前很多水泥厂都基本把水泥磨得很细,在使用时应适当掺合些矿碴粉或粉煤灰,使其在旌工中不出现裂缝等现象。另外,对于选用的水泥应现买现用,而不能用过期的水泥,并随时保证水泥不受潮湿和变质:②骨料的级配:骨料的级配对于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比较 复杂。如果级配不合理,选料单一,则骨料所购成的骨架会不那么紧密,这对于混凝土的干缩会很大,易形成干裂,离析,蜂窝,麻面等状。所以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选用连续继配石料或几种单粒级石料进行搭配使用级配应以尽量减少空隙率为目的,并通过试验确定。 根据实验确定骨料体积含量最佳为大于或等70%。在满足混凝土用粗骨料级配要求范围的基础上,应采取措施将粗骨料级配控制在接近级配的范围内。若有条件,可选用有利于减少收缩的优质骨料。一般情况下,细骨料对混凝土干缩影响最小的砂是各种砂质中的机制砂,而河砂等则相对大一些。粗骨料对于混凝土干缩影响最小的碎石是各种石料中的石灰石碎石,其他如河砾石、机碎石则相对大一些。因此,在选用骨料时,细骨料最好选用机制砂,粗骨料最好选用石灰石碎石。如果当地没有石灰石碎石,可在施工周围选取符合条件的粗骨料,杜绝使用风化石、表土软石和火山灰石。在选用符合条件的粗骨料石时,必须把附着的粘土等杂质清理,冲洗干净。
3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监督检查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是尤为重要的。每道工序都应该严把质量关。首先是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每个桥梁工程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近千种机械、设备及材料。这些物资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质量检验人员要严格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不达到质量标准的不能使用。其次要经常检查、监督机械设备的使用、运转情况,保证设备的整洁、完好和齐全。其次,要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关键部位。桥梁施工前,依据设计文件和以往工程施工经验,可以明确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重点部位的质量监控应事先做好技术准备。要建立质量交接制度,对重点部位工序间、施工质量薄弱点的工序衔接部位执行。再次,要定期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考核。不仅考核其专业技能是否达到标准,同时也要考核其对质量标准的掌握情况。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无法提高其素质的工作人员要将其调离施工岗位。
4交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验收标准;桥梁工程竣(完)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则质量控制人员要收集和整理质量评定表中的各种数据,按照国家标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工程的质量,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风险。施工质量评定包括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质量的评定。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样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对设计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并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在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后,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并签定“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
(2)验收项目 ①地基: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等。②沉入桩:桩中轴线偏斜率、单排桩桩位、群桩桩位。 ③灌注桩:孔位、孔深及孔径、孔形和倾斜度;桩身混凝土抗压强度;钻、挖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实验。 ④沉井:沉井基底、平面尺寸、井壁厚度、倾斜度、沉井刃脚底面标高。⑤模板、支架和拱架:模板标高、内部尺寸、轴线偏位;支架和拱架纵轴的平面位置、曲线形拱架的标高。⑥钢筋:钢筋型号、钢筋抗拉强度、搭接长度、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焊接区的位置、焊接长度以及钢筋骨架尺寸、弯起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等。⑦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施工洞留置的方法和位置、接槎的处理等。⑧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冷拉、预应力钢材编束、孔道预留、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等。
结束语:质量管理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也应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向信息化管理方向转变。为达到这一目标,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重要方面加以创新。开发面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综合业务管理软件,实现从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业务信息处理功能。将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技术运用于桥梁工程质量管理,对提高桥梁建设质量管理的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工程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长期战略任务,是基本建设有关各方共同的目标和责任。因此,提高我国桥梁工程的质量是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黄兴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1日.
[2]《 城市道路桥梁质量通病的分析与预防》王国利《城市》杂志2006年5期.
[3]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2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