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式园林的景观设计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式园林的景观设计及在上海万科第五园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式园林 景观设计 上海万科第五园
   1,前言
   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是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抽练而出的神髓,通过与现在流行的时尚元素融合,并结合外来的美学文化,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从而使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审美视角,最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可以使人们欣赏景观,又可以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底蕴带来的视觉冲击,对我们的审美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东方园林景观和西方园林景观风格的融合上寻求平衡和突破。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拘泥于中国传统风格,摒弃了过分强调沉稳、缺乏活泼特性的缺点,在造园手法上更多的选择保留传统元素和传统的色彩搭配和图腾符号,并将现代的时尚单元与美学视角相结合,赋予园林典雅生动的感觉,满足现代人对景观的各种需求。
   2,中式园林的景观设计
   宅与园的相互结合可以说是我们的传统。从古至今,我国住宅在园林设计上都追求意境,艺术与自然完美契合。由于我国传统造园都是由文人主持的,因而我国园林在风格上可说是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伴的,从设计之初就十分重视神思和韵味。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设计师们,无不醉心于追求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氛围。基于此,必须使住宅建筑的主体与园林设计相融合。彭一刚先生曾经详尽的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在现在的园林设计中,还有很多值得从古典园林中借鉴的地方:主从重点、藏与露、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虚与实、蜿蜒曲折、高低错落、空间序列、堆山叠石、庭院理水、花木配置等方面,尤其是那些在氛围上可以对整个园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神来之笔,包括植物品种、小品设计、亲水台面、假山等的布置,但与建筑主体结合时,则需适当降低观赏性建筑比率,尽量不要堆砌亭榭,以增益生态。在园林设计中,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水可以滋养生命,增加灵性,有山有水,寓刚于柔,增加活力,古时就有这种说法“宁可饮无水,不可居无泉”。中式园林设计时,种植植物品种也大多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例如梅、兰、竹、菊、松、柳、牡丹、荷花等等,这些植物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2.1,模拟仙境风光,构建一池三岛的园林形式
   虽然仙山仙岛源于荒诞不经的方士妄说,但也寄托着人们的一种希望和向往。因此在园林的空间布局上,是一种良好的布景选择。一池三山的布景方式,赋予平淡空旷的水面以多姿和变化,使水体空间变得丰富和景观的层次变得多样,居住者或立于岛岸,或泛舟水上,面对汪洋碧波,都会产生一种离尘去俗的感觉。因此,虽然神仙传说充斥这封建迷信思想,但蓬岛仙山式的园林布局却一直受到园林设计者的厚爱而经久不绝。在中国传统中,人们对于仙境的追求和向往是孜孜不倦的,仙境的神秘和美好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人们的探寻。蓬岛仙山式的园林布局方式既可满足人们对仙境的探究心理,也可使人们同是享受到自然风光。
   2.2,仿造名山胜景,诗化自然风光的园林形式
   移天缩地,兼容并蓄,模仿名山胜景,赋予自然风光以诗情画意,把各地美景纳于一园的集锦式园林,尤以清康熙、乾隆两朝所营建的几处大规模宫苑为典型。如圆明园中的一百多处景观,大多仿自江南,其中有直接摹仿自杭州西湖十景的三潭印月、柳浪闻莺、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南屏晚钟等景观;有模拟桃花源的武陵春色等等。清漪园的湖面处理是仿杭州西湖堤、岛布置方式,西堤和堤上六桥是直接写仿苏堤;谐趣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的园中之园;十七孔桥是综合了北京卢沟桥与苏州宝带桥的特点而建造;南湖岛上的涵虚堂(原望蟾阁)是仿武昌黄鹤楼而建;后湖及两岸临河街市则完全摹仿苏州的河街市肆。不过,这里的摹仿已不是简单的抄袭,用乾隆的话来说乃是“略师其意,不舍己之所长”,贵在神似而不拘泥於形似的艺术再创造。在住宅小区或下榻酒店即可享受到名山大川的别致胜景无疑会使该地更加引人入胜。
   2.3,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的园林形式
   中式园林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我国许多园林的景观设计都直接取材于文化典故,或来源于神话传说。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大凡有动物的景致中,鱼总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水赋予景生命与活力,而鱼也同样赋予水生命与灵性。如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无锡寄畅园的知鱼槛、上海豫园的鱼乐榭、北京颐和园的知鱼桥、鱼藻轩等等。但凡园林临水,观鱼赏水则是不可或缺的景致。这些关于鱼的景观均出自《庄子.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之典故。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神话题材,如牛郎织女等,不少也是园林的主题。
   2.4,强调比德思想,突出人化景物的园林形式
   长期以来,文人士大夫之间形成了一种评价标准:石令人古,山令人静,水令人远,泉令人清;竹直而心虚,松苍劲刚健,梅花凌寒开放。松、竹、梅都具有历严寒而不凋,傲风霜斗雨雪的优秀品格,被称为“岁寒三友”,是花木中高士。
   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景物经过拟人化而赋予某种品格特征之后,不再是孤立的客观物体,而是人们托物寄兴、借景抒情的审美对象,情景交融,意境融合,主客观之间形成相互感应交流的关系,深化了园林意境,强化了艺术感染力。
   2.5,运用优秀诗文,追求诗情画意的园林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园林讲诗意,诗文描绘风景,它们互相借鉴,相得益彰。可以说,离开了诗文,也就没有我国灿烂的园林文化。我国古代造园大师一般都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他们构思园林,往往先用简练的诗句来立意,定出各景区的主题,然后根据诗意绘制草图,在建造过程中则反复体味意境,推敲山水、亭台、花木的位置,使景致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诗意。园林大体建成之后,还要进行最后加工,在主要建筑物和山石景点上题名点景,实际上就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对园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勾勒,这是一道十分重要的艺术步骤。如杭州的富春山居度假村则取材于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是一个依画而建之地。其高尔夫球场是我国华东地区唯一一个以茶园为主题的丘陵地形GOLF球场,球场位于茶园山景之间,充满了茶树的清香气息。富春山居的Spa隐身于山林水泮。
   3,中式园林的应用
   万科第五园运用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将广阔的水景及对面的建筑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并将动态的琴声飘扬的小舟纳入其中,使人坐在园中,透过景窗欣赏美景,聆听乐曲,如临仙境。万科第五园运用漏景的造园手法丰富了景观层次,现代简洁的实墙与漏墙虚实结合,竹子若隐若现,含蓄雅致。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万科第五园用长城灰、木原色在铺装上和谐共存,对铺装纹理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及拼合,形成有机的铺装纹样;用黑色做花池、白色饰墙面及散置地面,形成宁静纯洁的空间。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万科第五园小庭院内用抽象的窗花图案镶挂于实墙上与漏窗形成虚实强烈对比万科第五园,以竹为基调,配以连翘、鸡蛋花、水石榕、菖蒲、葱兰、蜘蛛兰等,营造宁静、飘逸的空间。在售楼处近处的竹子与中景的鸡蛋花及远景用规则种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构成远、中、近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在万科书院内庭用修剪整齐的连翘与飘逸的水石榕共同构成简洁、现代的读书及赏景空间。在水系与建筑连接处,用菖蒲、水葱等软化建筑与水面生硬的交接关系,丰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的空间层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2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