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工作经验和工作实践,讲述了沉降观测的步骤,提出了利用生成建筑物沉降曲线图的方法,该方法更快捷。内容更确切。外形更美观,从而为决策施工人员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总结了沉降观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1引 言
时代的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各类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由于建筑物的增高,荷载的增加,在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轻者将使建筑物产生倾斜或裂缝,影响正常使用,重者将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定期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值,分析和研究其沉降变形规律,根据沉降速率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2006年9月我院接受了某大厦的沉降观测任务。该大厦高16层,设计每增高两层跟踪观测一次,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稳定时止。本文结合该项目探讨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分析问题。
2沉降观测方法及步骤
2.1水准控制网及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应该埋设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地基稳固的区域,并确保在整个沉降观测过程中不被破坏。该项目设3个水准基点,编号为BMl、BM2和BM3,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图1)。其中BM3作为该项目的起算点,BMl、BM2用作检核。为了保证沉降观测工作的长期连续性,把水准基点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联测(严格按一级水准测量规范执行),从而得到沉降观测点在国家统一高程系统中的高程值,这样,即使水准基点遭到破坏,也可用国家高程系统中的水准点恢复联测。
为了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最能反应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在建筑物上纵横向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图1)。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装饰阶段因施工破坏或掩盖沉降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另外在沉降观测点上方设置保护设施,避免重物砸到发生变形而得不到准确的沉降量。
2.2仪器选择和监测工作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为了准确反映建筑物在不断加载作用下的沉降情况,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水准尺应使用高精度因瓦水准尺。本项目使用徕卡NA3003电子自动安平水准仪和GPCL3因瓦条码水准标尺观测。在首次观测前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连续使用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水准基点之间采用一级水准观测,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之间采用二级水准观测。沉降观测过程中坚持“五定”原则,即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稳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准确。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得不到准确的原始数据。自2006年12月一2008年2月该项目进行了12次观测,顺利完成了该大厦的沉降观测任务,为该大厦的施工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沉降数据。
3沉降观测成果分析
3.1沉降变形分析
通过对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得出,该大厦的最大沉降量为19.6mm,对应沉降观测点为C5为16.4mm,对应沉降观测点为C10。累积平量为17.7mm,平均沉降速率为0.042mm/d,其中主体施工过程中(共计10个月)其日平均沉降量为0.054mm,主体施工完成后其日平均沉降量明显减少,为0.0167mm,由此可见该大厦已趋于稳定状。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汇总情况,以观测时间为横坐标,以平均累计沉降值为纵坐标,选择北侧2个点(C3、c4),中间4个点(C1、C2、C5、C6)(C7、C8、C9、C10)绘制出平均沉降量变化曲线图(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大厦沉降一直比较均匀,在主体施工期间沉降速率较快,当主体封顶后沉降速率明显减慢,反映出了沉降的趋势、规律和幅度,符合实际情况。在主体施工初期,由于大厦基础桩基处于一种不
稳定状态,当荷载增加时,其沉降速率较大。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大厦桩基下沉,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这时,虽然荷载不断增加,但沉降速率减慢。当大厦封顶后,荷载增加速率减慢,因此大厦沉降速率也变慢。到使用阶段,由于不再增加荷载,故基础沉降也将趋于平稳。
3.2建筑物沉降曲线图的生成沉降
建筑物的沉降结果是通过建筑物等沉降曲线图来描述的,传统等沉降曲线图一般手工绘制,费时费力,主观因素大,借助ArcView的三维分析模块可快速准确的生成等沉降曲线图。利用ArcView生成建筑物沉降曲线图步骤如下:
(1)【View】→【New Theme】→【Polygone】,产行一个多边形主题,绘制该大厦的平面格网图。
点
(2)【View】→【New Theme】→【Point】,产行一个点主体,在大厦平面图上标绘出参与分析的沉降观测点,并均匀内插多个高程点。
(3)【Surface】→【Interpolate Grid】,利用沉降观测点和内差点生成DEM。
(4)在生成DEM的基础上,提取等值线并自动赋以高程值,具体步骤【Surface】→【Create Contours】,【Theme】→【Auto―Label】。
图3为该项目的等沉降曲线图,它与传统手工绘制法相比速度更快捷,内容更确切,外形更美观,为决策施工人员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
4沉降观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4.1i角的问题
i角误差是影响外业观测精度的主要误差,虽然经过i角的检验校正,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要保证使两轴完全保持平行是困难的。所以,必须将前、后视距误差及前、后视距累计误差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才能减弱i角误差对外业测量的影响。
4.2水准尺竖立不直问题
水准尺经检验校正合格后,便可实际作业。但在外业观测中,会出现水准尺竖立不直的现象,影响水准测量的读数精度。这就需要在水准尺侧面同样安置一个经检验校正过的圆水准器。另外,在外业观测时,为保持尺的竖直,一定要采用尺撑,避免仅用手扶尺的做法。
4.3其他问题
例如避开工地搅拌机等干扰,各次观测环境基本一致;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观测与检核同时进行;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连续沉降量超过1 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
门采取应急措施。
5结论
参考有关标准结合本工程特点,经研究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比较简单的测区,宜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对于建筑物较多且分散的大测区,宜按两个层次布网,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观测点与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
(2)在沉降观测中水准基点应该埋设3个以上,分布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的地基稳固区域,并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联测,从而得到国家统一高程系统中的高程值。
(3)布设沉降观测点及沉降观测中应该结合实际,使沉降数据能够真实准确的反应沉降情况。
(4)利用ArcView生成等沉降曲线图,客观快捷观,给施工提供了准确翔实的沉降数据,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了借鉴作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5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