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区公路高边坡施工技术及变形破坏种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等级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公路行车安全及畅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公路高边坡的设计、施工及失稳防治更应不断完善,不留隐患,使公路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公路高边坡;施工技术;破坏种类
  一、高边坡工程的设计原则
  高边坡工程的设计原则有:
  1.高边坡工程的设计要有详细的地质资料,要有预测性、动态性,对施工程序和方法要提出严格要求;
  2.路堑高边坡设计要遵循极限状态设计原则、荷载效应原则和综合治理原则;
  3.要对高边坡变形破坏作准确分类,如由山体变形、坡体变形、边坡变形、坡面变形等而最终引起坍塌、崩塌、滑坡、倾倒、错落等后果;
  4.高边坡变形破坏主要防治方法的采用应合理、经济、安全。
  二、高边坡的变形破坏种类
  首先要分析开挖体处的山体是否存在老病体,开挖是否会造成老病体复活。路基通过老病体的不同部位,病体变形的特点和性质也不同。无论开挖边坡高度多大,边坡的变形破坏都是必然的。斜坡有发生变形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其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的极限平衡状态,高边坡开挖后发生变形,有的是在施工期间发生,有的则是在开挖后一两年发生,主要变形类型有坍塌、崩塌、滑坡、错落、倾倒等。
  (一)坍塌
  坍塌是出现最多的变形类型。当设计的坡形和坡率超过了岩石体所能保持的稳定角,在自然风蚀、干湿循环和强降雨的作用下将发生边坡坍塌;或因开挖后地下水渗透条件改变,坡脚或渗水处岩土被软化,强度降低而引起上部边坡失稳。
  (二)崩塌
  风化破碎的高陡边坡,由于一组或多组结构面组合,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变形结构面陡于边坡率,常在结构面与边坡面结合部首先产生破坏;后部岩体在自重作用下,脱离母岩,由于失去支撑而发生崩落、倒塌、翻滚和剪切下错等变形破坏。
  (三)滑坡
  边坡中存在倾向临空的缓倾、软弱带,开挖路堑使斜坡下部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当该软弱带的剪应力大于其抗剪强度时,上覆岩土体整体沿软弱带下滑或软弱带带整体下滑。在高边坡变形中,岩土体软弱面发生滑动的滑坡体数量多,规模大,危害严重,治理费用高。
  (四)倾倒
  陡倾的薄层状岩层,在开挖或沟谷下切卸荷过程中,边坡内应力场发生变化,导致坡体松弛,坡体沿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向临空面缓慢变形,在高边坡开挖时,由于快速卸荷和失去倾向支撑,岩层向临空面发生倾倒而破坏。
  (五)错落
  陡倾斜坡地段,坡体中发育一组陡倾的结构面,以下卧一层一定厚度的软弱破碎带,形成基层式坡体结构,该软弱破碎带缓倾,倾角一般大于20°,顺倾斜角度更小。软弱带在地下水浸润作用下,抗压强度降低;或当坡体前缘遭受人工开挖,河流淘蚀,致使软弱带面积减小,而上覆岩体重量又不变时,软弱带发生压缩变形。
  三、高边坡路段的施工方法
  高边坡的加固措施和工程类型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取决于对地质条件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高边坡可能的变形性质、类型和规模认知的正确性;第二,要充分掌握各种工程措施的适用条件;第三,高边坡病害的治理一般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要充分考虑多种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和合理配置;第四,要充分考虑施工水平、施工工序和施工周期,选择最佳的工程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边坡大变形的产生。高边坡加固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型式。
  (一)挡土墙
  挡土墙是岩土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主要加固支挡工程结构。根据库仑土压力理论,当墙体向外变形,墙面土体达到主动土压力状态时,主动土压滑动面为平面,按滑动土楔的极限平衡条件可求解主动土的压力。挡土墙分为重力式和衡重式两种。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地震地区的边坡支挡,地基承载力较复杂时应适当控制墙高;衡重式挡土墙主要用作地面横坡较陡的路肩墙、路堤墙,也可用作拦挡落石的路堑墙。
  (二)抗滑桩
  抗滑桩是一种抗滑加固工程结构,常与钢筋混凝土挡板、桩间挡墙、土钉墙等结合,形成复合结构,大量应用在路堑边坡的坡脚预加固工程中。抗滑桩包括普通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板式抗滑桩、横梁抗滑桩等。
  (三)锚杆挂网喷锚
  为了保证多级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可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及节理发育情况,依靠锚杆、钢筋网和喷射砼,共同负荷来稳定边坡,从而保证岩体的结构强度,抵抗变形,故采用锚杆挂网喷锚来保护边坡。
  (四)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锚索具有施工机动灵活、消耗材料少、施工进度快、造价低等特点,常应用于整治滑坡、加固顺层边坡和加固危岩,它可与抗滑桩相结合组成锚索桩。
  四、高边坡路堑大开挖施工控制技术
  山区高等级公路要完全避开不良地质地段是不现实的,完全采用高桥、长隧来避免高边坡也是不合理的。通过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可知,高边坡的设计及施工必须遵守“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坡脚预加固”的原则,以保证高边坡坡脚稳定。
  (一)通过高边坡开挖控制可加强预加固效果
  正确使用预加固技术的前提是,首先要开挖影响区和松动区小的部位。对于高陡边坡,为了减小开挖影响区,尽可能不扰动岩体,多采用预加固技术,即从上到下分层挖,边开挖,边加固,每层开挖后设支挡防护结构,再开挖下层。
  (二)高边坡加固工程结构的加强方式
  1.桩-锚组合
  一般上部采用预应力锚索,下部采用抗滑桩,当施工到最后一段边坡时,先施工抗滑桩,再开挖桩前路槽,可预防大变形的产生。
  2.桩-桩组合
  当边坡不高、滑体较重、滑坡推力较大时,滑坡有可能从边坡的“中腰”剪土,一般采用桩-桩组合作为加固工程结构的组合方式。即由上而下,在滑坡体上布置两排抗滑桩,上排桩抵挡后级滑坡推力,下排桩稳定前级滑坡。
  (三)高边坡设计施工理念
  高边坡治理应遵循“固脚强腰”的理念。所谓“固脚”,就是在高边坡治理中对高边坡的坡脚进行加固处理。首先,坡脚是边坡的应力集中区,由于边坡开挖、坡率变化等原因,坡脚产生应力区,开挖后地下水向坡脚集中排泄,软化了坡脚岩土体。其次,对于软硬岩层地段,特别是顺层地段,当岩层出现上硬下软时,由于软硬岩在强度、应力、应变、抗风化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往往坡脚处易出现由于压力与剪切集中导致的破坏,从而危及整个坡体的稳定。再次,对顺层地段,应控制边坡变形失稳的软弱面,由于风化或构造等原因,岩体常出现多层现象,边坡开挖使得坡体内的隐裂面进一步扩张,结构面有随时间逐渐向深部发展的趋势。因此高边坡病害治理要考虑中部加强,对坡体应力进行调整。
  五、高边坡加固工程实例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大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不断加快,公路边坡失稳现象较多,下面对近期施工的边坡防治工程实例作了介绍。
  (一)加大边坡坡率
  在省道增加挡土墙以稳定滑坡体,原设计石质边坡坡率为10.3,在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对边坡坡率进行了多次加大,从1∶0.3增大到1∶0.5后又增大到1∶0.75,但最终仍不能保证边坡的稳定,于2007年8月中旬发生大面积滑坡,造成省道K62+200~K62+350段断交半个月,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后通过增加防治措施,在坡脚设挡土墙,并将边坡坡率增大到1∶1,坡体才达到目前的稳定状态。
  (二)增加抗滑桩
  某高速公路K68+400~K68+500段,由于山体坡脚路基开挖造成破坏,经过边坡上多次卸载仍不能保证边坡稳定。故采用双排布设抗滑桩的办法,桩长为4~6m,桩距为1.5m,行距为3m,交错布设。通过采用抗滑桩,保证了路基的稳定,并抑制了对路基的横向推移,使路面行车顺畅。
  (三)设框架式预应力锚索
  该高速公路K33+440~K33+580段,全长140m,上边坡高30~50m,由于山体节理较发育,自然滑动角较大,上边坡不稳定,经研究,设计使用框架锚索对山体进行锚固,锚点间距为3~5m,梅花型布设,锚索长30~40m。经过处治,整个山体达到稳定,保证了行车安全。
  六、结语
  高边坡在山区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较为常见。只有通过科学设计,并根据高边坡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才能避免因高边坡不稳定给工程带来的各种危害。根据以上经验和原则,应从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详细掌握地质条件,完善设计,合理施工,达到使高边坡稳定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9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