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技术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深基坑搅拌桩是一种专门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作为防渗帷幕施工的常用施工方法。钻孔灌注桩加两层支撑作为支护结构,保证了土体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降水管井疏排,能够有效地降低基坑地下水位,确保基坑边坡稳定。
【关键词】基坑支护;深层搅拌桩;井点降水
众所周之,目前深基坑工程是建设工程施工中内容丰富且富有变化的领域,也是高层建筑施工中极为复杂的技术领域之一。施工中不仅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还要严格控制周边的地面位移以确保环境安全。因此,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深基坑支护方式有:水泥土挡墙+基底加固、悬臂桩支护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喷锚网支护(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联合支护的简称)等。笔者通过所亲历的工程实际,总结分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时三轴深搅桩、地下水位的控制及土方施工中的主要质量控制要点和技术措施,以及针对出现险情采取的应急措施,供同行参考。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南京秦淮区七里街,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基坑面积11600平方米,开挖深度约10米,电梯坑及集水井等部位实际开挖深度约13米。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确定了该基坑工程采用的直径900@1100钻孔灌注桩加二层支撑支护结构形式,首层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层支撑采用角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对撑采用钢管支撑;基坑四周用单排直径650@900三轴深搅桩作为止水帷幕;坑内地下水用40口降水管井疏排,坑外布置18口的观测井兼作回灌井;沿地面及基坑内设置明沟及集水井,及时排除雨水及地面流水;对集水井、电梯井等坑中坑,采用自然放坡或插木桩支护处理。
二、工程的地质条件分析:
1、地质构成及特征:根据勘探显示的岩土分布,结合南京市区的地貌,该工程位于城区古河道漫滩单元,岩土分布比较复杂。表层杂填土填龄短,结构松散,夹有大量的垃圾、碎石砖块等,含浅层孔隙潜水,层厚度变化大。
2、地下水条件:根据勘察揭示的土层结构特征分析,场地地下水为潜水,主要在①层填土及②-1~③层新近沉积粘土、粉砂中,④层粉质粘土混砾石亦含地下水,其中②-2层粉土粉砂、②-3、③层粉砂层透水性强,其余土层透水性较弱。勘探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为6.64~8.11m(标高),年变化幅度约0.5~1.0m。
三、该基坑支护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和技术措施:
1、工程特点:
(1)该工程南临清水塘,西接龙蟠路,距四周建筑物的距离也较近。
(2)基坑规模大。基坑面积为11600m2
(3)工程挖深大。基坑开挖坑底标高为-9.7m、-10.1m。
(4)岩土条件复杂。开挖范围有②-2a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为秦淮河古河道漫滩沉积物,承载力仅为50kpa,下伏②-3层粉砂层夹粉土和③层粉砂构成统一的含水层,难以形成全封闭止水系统。
(5)场区内地下水采用止降结合方式控制。该工程止水帷幕为三轴深搅桩跳幅施工工艺,止水帷幕均进入地下水含水层②-3层粉砂层,由于该含水层厚度大,止水桩桩端无法进入含水层之下的相对隔水底板,因而是悬挂式止水体系。场区内配合坑内管井进行降水,坑内共设有40口管井降水,分别有两种不同的井底标高和水泵标高,以控制不同的降水水位。
2、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
(1)三轴深搅桩的施工:该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复杂,难度较大,加之周边地下水位较高,尤其是能否成功止水是施工成败的关键。原设计选用的是650@900三轴深层搅拌桩,水泥掺入量大幅为22%,小幅为16%,水灰比为1.2-1.5,在做了8根试桩后,发现水泥掺量均在37%左右,造成工程成本增加很大。经与设计人员商议后,改为三轴深层搅拌机叶片直径为850mm,桩中心距1.2m,水泥掺入量不小于小幅16%,大幅22%,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增加了止水帷幕的厚度,提高了安全系数。
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中采用:(a)抽查罐筒的水泥量、液面高度及水泥浆的比重来控制水泥掺入量。(b)严格控制三轴搅拌机下沉与提升速度,下沉速度控制在0.6m/min,提升速度控制在0.8-1.0m/min以内,防止端桩现象的发生。(c)对因故停浆的现象,在恢复压浆前将三轴搅拌机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保证搅拌桩的连续性。(d)明确桩与桩的搭接时间不大于24h,因故超时,搭接施工中必须放慢搅拌速度以保证搭接质量,若因时间过长无法搭接或搭接不良,须按冷缝接头处理。
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施工要求,土方开挖后未见土体渗水现象,止水帷幕施工基本成功。
(2)地下水位的控制:地下水的控制是该工程的又一大难点,因含水层厚度大、渗透系数大、水量大,这些都给降排水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按设计要求场内设置了40口降水井、18口观测井,正式施工前先完成2口降水井,进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测定贮水系数、越流系数和导水系数等参数,利用这些系数对降水井的数量进行复核确定。
在施工中注意:(a)严格水文地质抽水管井的成井工艺,滤料浑圆粒径统一使滤料透水性好,保证成井后出水稳定不堵不淤井。(b)洗井要及时和分段充分洗井,保证管井和滤料导水畅通。(c)基坑开挖前两周内进行降水,确保基坑开挖面无明水。降水面随着基坑开挖的进展逐步加深,使坑内水位始终在基坑开挖面以下2.5m。(d)无论稳定流还是非稳定流抽水都必须具有连续性,抽水应以地下水源源不断流至管井,使管井滤网不堵死为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配备合适规格潜水泵,确保降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e)该工程支护方案中沿基坑四周共设18口坑外观测井,在坑外降深过大或坑内外水头差过小或止水帷幕部分失效时,此18口井将作为回灌井将坑中的水抽出回灌至坑外观测井,以保证基坑及周边安全。
降排水方案是否妥当,是否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很大程度上也是决定着深基坑施工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3)土方开挖是一个应力释放过程,开挖卸载使原来处于静态的土体失去平衡,发生应力状态变化,产生释放变形,坑壁内凸,坑底隆起,坑周地面沉降,从而引起邻近建(构)筑物、道路等下沉、开裂、位移或倾斜等各种风险。所以土方开挖前,土方施工单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要得到设计、监测和监理单位认可。
该项目基坑内开挖前经排查确定无地下管线,这有利于土方施工。但也要注意:(a)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遵循分区、分块、分层、对称、平衡的原则,保证支撑结构先撑后挖,开挖至支撑底标高后及时架设支撑,减少基坑开挖期间无支撑暴露时间、宽度和深度,将基坑开挖造成的周围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b)采用机械开挖,注意防止挖掘机铲斗碰撞损坏支护桩、立柱桩及降水井,挖土时先掏空立柱四周,避免立柱承受不均匀的侧向土压。(c)基坑内部临时坡体应不大于1:2.0,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高差不大于2.5m。(d)基坑底30cm土方须人工清除,防止机械扰动影响地基土承载力,不得超挖,开挖到位后及时施工混凝土垫层,随挖随浇。(e)基坑四周及支撑严禁堆土或堆载。
四、深基坑施工时的应急预案
实施深基坑工程项目,不管支护方案多么周密、完善,在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的过程中,出现局部地质变异性大、局部流沙或涌水、积水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充分考虑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处理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
(1)、支护结构受力体系方面的应急措施:
(a)若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等现象,应及时停止沿基坑纵向的开挖范围,采取增加钢支撑等措施控制变形的继续,如变形发展迅速,应立即回填土方,阻止变形进一步扩大,查明原因后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b)若基坑侧壁出现局部坍塌,应先查明原因,同时进行加固补救,将坑壁外用土袋或碎石袋回填充实,并在坍方处口部打垂直锚管、焊接纵向网筋,并及时喷射混凝土面层。
(c)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钢管支撑弯曲变形,则采取增设钢管支撑分担受力,防止钢管崩脱事故的发生。
(d)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发生土体隆起现象,应在被动区采取反压加固措施,并及时进行垫层及底板的施工。
2、止水帷幕、降水的应急处理措施:
(a)若在坑壁或圈梁底部局部出现止水帷幕渗漏现象,应在渗漏点设置长度在1.5-2.0米的引流管,并将渗水集中至坑内降水井,统一疏排,以减少坑壁水压和保持坑壁干燥。
(b)若坑壁涌砂严重时,应采用水泥袋及时封堵,止水帷幕外侧观测井作为降水井采取控制性降水措施,降低水头差,抑制砂土向基坑内流动。
(c)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发生管涌现象,除采取防渗技术措施外,可在垫层内加设钢筋网片或采取加厚垫层等措施。
五、结束语
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基坑施工是成功的。未来的深基坑工程一定会越来越多,深度也会进一步加深,施工条件也将更为复杂,这也必然会对深基坑工程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建设者均应该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尽力对设计施工工作做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在做好数据、资料整理积累的同时,提出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争取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侯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2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