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论述了农村公路的特点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村公路维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建设;公路养护
   由于农村公路的工程项目分散,涉及面较广,基层和一线技术力量及管理力量都比较薄弱,大量道路出现早期毁坏,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阻碍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努力建立长效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加强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领导,使其连续、稳定地为农民服务,已刻不容缓。
  1农村公路的特点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在养护管理中,一般县、乡道全部列入管养,村道中部分列入。与干线公路相比,农村公路具有线形较差,路面等级相对较低,且农用车及机具多、轴载较轻、车速慢等特点。农村公路在使用中存在着行车严重不规范的现象,在路肩上行车、停车的几率相当高;普遍缺乏有组织的管养,或者基本无人管理,处于无序使用状态。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不足
   2.1养护资金严重不足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没有稳定的渠道来源,导致公路养管资金普遍短缺,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公路养护缺乏强有力的保障。由于受到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土墙等公路构造物,附属设施差.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也给公路养护造成了难度,增加了养护压力。
   2.2管理主体不明确
   管养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是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乡村道路由乡镇村庄自行负责管理养护,但事实上执行起来难度很大。一是一般乡镇认为公路养护是公路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二是没有养护经费,根本无法履行其养护职责。②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公路养护机制,从市县管理部门到道班或管养站,既是公路养护的行政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的组织者,还是养护的监督者,这种集计划、实施、监督于一体的管理机制很难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2.3建设管理不科学
   农村公路遍及广大农村,点多、线长、面广,在规划设计建设中,乡村各自为政,设计规划没有考虑总体规划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加之建设资金的紧缺,绝大部分工程不严格按照公路施工规程进行,再加之缺乏管理经验,管理力度相对分散,质量管理不严格,粗制滥造、违规作业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公路等级偏低,四级路和等外路占90%,抗灾能力弱,养护管理义薄弱。同时公路养护部门即道班形同虚设,农村道路处于一种无人管养状态,再加上使用不规范,“三无”(无牌照、无行驶证、无驾驶证)车辆较多,造成了农村公路的提前破坏。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及当地农民修路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2.4养护队伍与机械不专业
   很多基层养护部门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员,道班工人仅仅了解砂石路面的养护,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的常见病害不能处治,甚至连养护材料也不具备。这种情况与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的需求极不相称。近年来,农村公路的路面等级在逐步提高,油路、水泥路越来越多,急需与之相匹配的养护技术人才及设施。
  3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
   3.1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
   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新机制的根本保障。
   ①交通主管部门要逐步提高县、乡道养护费补助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区政府每年制定年度财政预算草案时,将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
   ②农村税收改革、养护体制改革、养护投资的公里制向预算制过渡等,采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养护水平和吸引外部力量等办法,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③按照“受益负担”的原则,由受益企业或道路经营业主出资养护。
   ④在村道养护中,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村民自愿筹集养护经费,自主搞好辖区村道养护,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资金使用方面,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应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群众筹集的村道养护资金要定期公布使用情况。
   3.2建立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管养体制。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同时结合农村公路养护的特点,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积极性。明确各自的职责。要有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公路管理部门与乡镇、乡镇与村),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3.3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组织
   从长远来看,随着农村公路的大发展,农村公路占整个公路网的比例越来越大,其重要地位更加突出。设立独立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很有必要,不仅可以消除管理中的弊端,保证资金的投向投量,避免挤占现象,更重要的是便于突出重点,加强管理,机构设置必须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便于上下工作衔接,协调,其职责是负责农村公路规划,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检查考核。人员构成应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配备标准按县级每50km~100km配一人,每个乡镇配备一名交通管理专干,具体负责协调衔接工作。
   3.4组建稳定的养护队伍
   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养护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在乡镇设置专职的交通协管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更好地衔接县与乡、乡与村的联系,协助县级交通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同时要对养护队伍进行科学文化、岗位技能、知识更新的教育,使养护队伍素质跟上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养护管理技术研究上,在推广应用CBMS和CPMS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广科学、实用、技术成熟的研究成果,加快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的步伐。在养护管理技术水平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全面提高公路养护技术水平。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农村的历史时期,农村公路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我们更应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力度,使农村公路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3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