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土建工程当中,混凝土施工占有较大的比例,混凝土的用量也非常大,如何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是关键问题。根据本人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控制。根据三个阶段的控制,对不同工程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施工中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促进我国混凝土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土建工程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
  1 事前控制
  1.1审查总承包商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及专业测温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执照,审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计量认证合格证,实验室定级证书及各项管理制度,审查项目负责人,专业工种等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确保施工队伍具有能力,完成本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1.2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切实可行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测温方案,从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各种具体条件,拟订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程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承建单位编制的大体积混凝土方案,经监理审核补充,对每一施工步骤、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最后筛选最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形成一个共同遵循的指挥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并监督实施。
  1.3 审核确认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的施工设计配合比报告和原材料,包括水泥、砂、掺和料、外加剂的检验、实验报告,对生产质量进行论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坍落度的确定,混凝土初凝时间的确定,终凝时间的确定,砂率的确定,掺和料的确定,外加剂的确定,由混凝土厂家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书。
  1.4 原材料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所用的砂、掺和料、外加剂,施工前由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各项检验、实验报告外,监理部还应采取随即抽样复试,确定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为了减少混凝土水灰比,可掺入高效的减水剂。
  1.5 在选择粗骨料时,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择粒较大、质量优、级配合理的石子。即可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现象,还可以降低水化热。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升温,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性。
  1.6为了加强温度控制,根据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温度控制理论计算,拟订温度措施。
  1.7室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差、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均不能超过25 ℃,可不采取其他措施,并计算混凝土3 天时的水化温度,龄期3 天的绝热温升。但为了形成一个温度过渡区,防止出现裂缝,宜采用覆盖保温,在测温控制中及时调整覆盖层厚度。
  1.8 测温监控,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及混凝土与环境温度差太大,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温应力裂缝, 要严加控制, 根据《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08 - 2001) 第4. 1. 23 条的规定,在板的下部、中心和表面等各个位置布置测温点,在板浇筑前,预先测温传感器固定在钢筋上,然后根据编号板钢筋网内固定,混凝土入模后,各测点均被埋入混凝土中,其引出的电线与记录仪相连接后,将各测点的温度信息进行记录。测温要求,测温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 - 5 天,每2 小时测温一次,第6 - 8天,每4 小时测温一次,第9 - 15 天,每8 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天测一次。
  2 事中控制
  2.1为了加强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控制,要求混凝土生产厂家每车出厂时出据混凝土标号、坍落度、出厂时间、数量和到达地点的发料单据,运低现场后,由总包派专人按程序验收,填写到达时间,混凝土的坍落度,目前混凝土有无异常情况,监理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检,如混凝土出现离析,必须二次搅拌。
  2.2混凝土试块制作,采取现场见证随机抽取,每200 立方米作一组标样试块,每500 立方米留置一组抗渗试块,另外每区增加同条件养护2 组,及时了解混凝土抗渗性能。
  2.3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和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操作人员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插点均匀排列,按顺序振实不得遗漏,振捣期间距宜取300毫米,时间15 - 30 秒为宜,不宜过振,以表面呈现浮浆,平整和不在沉落为准,为了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尚须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一般间隔20 - 30 分钟进行二次复振,或者是在混凝土经振捣后尚能恢复塑性状态的时间。
  2.4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浇筑到底”的方法。由于混凝土自然流淌面形成斜面,要求操作人员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此方法浇捣散热快,可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且不易产生裂缝。泌水处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泌水较多,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斜面下流到坑底,再到集水井,然后通过集水井内的潜水泵排除基坑外。混凝土保护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内部钢筋和绑扎丝接触模板,避免形成渗水通道。混凝土坍落度测定,每隔1 - 2 小时对泵车压送的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测,发现坍落度过大,禁止使用,作退货处理;坍落度过低,通知混凝土厂家现场技术人员,视混凝土坍落度情况,采用一次掺加适量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2.5为了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要求厂方除了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和联络外,必须安排有关人员到现场值班,运输车和泵站要有备用。通知施工方对已浇筑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支模和堆放材料。
  2.6表面的处理:待混凝土浇至标高时,由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要求施工方用木蟹抹平,防止表面微小裂缝产生,在初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光,这样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增加防水抗裂效果。
  2.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 小时以内,初凝后时敝露的混凝土表面立即全部用塑料薄膜、草袋等覆盖,根据测温情况进行保温养护。
  3 事后控制
  3.1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要求施工方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养护,必须进行严格的覆盖养护。
  3.2落实温控措施,督促施工方覆盖时注意搭接良好,防止出现漏空,要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塑料薄膜上面覆盖1 - 2 层麻袋,视实测温度差大小调整覆盖层数。增加蓄热保温或掀开散热,保证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小于25 ℃及降温速率低于15 ℃/ 每天。的整个测温过程中一切正常,温度恰到好处,有效控制了有害裂缝。一般浇筑12- 48 小时为升温期,以后逐步降温。
  3.3在未经过验收前,施工方不得对混凝土的缺陷进行修整。
  3.4板周边、集水井、电梯井处混凝土拆模后,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204- 2002) 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 2001) 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3.5混凝土表面缺陷有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修整后,监理重新检查验收。
  3.6对施工单位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核和签认综述:为了确保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增加混凝土密实度,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改善结构抗渗防水能力,必须从上述各个环节着手,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实践证明降低水化热、掺加膨胀剂、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分段和分层施工、采取养护措施、温度监测措施等,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可以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 总结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当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当中我们一定要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足够的重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4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