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人类生存环境也日益恶化。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城市,需要有一定的绿地面积指标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要将景观设计定位于以人为本,要有相关对策。
  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现代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小方面。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远不止这些。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每一个普通的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和文化的天人合一,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充分利用自然原本的环境和原有的特色,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但是,我国当代景观设计存在严重的误区,并造成许多严重后果:过分整洁的园林景观,失去了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使用单调的植物材料,造成了单调乏味的植物景观;不讲科学的逆境栽植,造成了难以为继的高昂代价;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辙的园林景观,让人感受不到地域景观和自然文化之美。现在许多的景观设计不是为人设计的,人一直被摆在次要地位。即便是配以其它功能,也一定注重其生产性,非生产性的东西和休闲的东西都是次要的,哪怕是公园也把它当作是收费的场所。人们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性化空间可以去生存和生活。
  二要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当然,设计一个具有人性化空间的居住区首先必须了解居住者的行为需求,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是为人而创造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的。⑴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⑵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空气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含量超标。同时,健康性还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⑶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⑷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⑸居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居民要求所处的环境具有识别性,让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方向,进而掌握环境的构成模式和组织规律,以便按不同时间和场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达自己想去的位置。⑹居住环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环境,它的领域性要求强烈,层次多样。居住环境分为由公共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四个层次组成的空间环境占有与控制的要求,认为领域在空间上是固定的,不随人的移动而移动。
  三设计缺失的原因分析
  ⑴当代景观设计领域缺乏应有的行业规范,这个现象集中反映在名称、教育、市场管理等方面。①名称多样而不统一。以前惯称“园林”或“园林设计”,后又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后来又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②市场管理混乱。目前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景观产品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不规范,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
  ⑶设计师不去关心景观设计完成后对人的影响,而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津津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都在这种氛围中深深地陶醉了。
  ⑷眼下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①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决策者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了解业主的意图,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模仿之风所以畅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而对比比皆是的雷同景观作品,大众的反应是如此的麻木。我们的舆论只关心建设前后的效果对比。②信息时代带来的设计趋同化倾向。信息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
  四设计的对策分析
  ⑴只有用正确的原则来指导我们的景观设计,才有可能扭转这种忽视人性化因素的局面,开创一个良好的景观设计格局。一般来说,建设生态化、人性化的景观,首先在总体上应该遵循以下指导原则:①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或本土树种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还有利于管理养护。植物有其特有的生长环境,因此植物的种植和艺术配置要依据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进行。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②适地适景、因地制宜原则。依据绿地的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自然美与几何规则美结合,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则自然,宜规则则规则。③植物造景为主原则。以植物材料为主组合幽静的环境,丰富绚丽的景观。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④地方特色原则。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园林设计,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⑤师法自然原则。师法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造园达到“虽由人做,宛如天开”的效果,掇山叠石要有山野之味,理水造池要有水乡之韵。
  ⑵优化景观设计的根本,还在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据20世纪90年代末的统计,全国园林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只有2000多人,存在人才断层现象,另外,缺乏实际的训练和商业运作模式的不成熟,造成了把国内市场拱手让给外国同行的现实。目前,我们应从以下做起:①形成景观设计完整的学科体系。要有专门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专业设置体现出来。专业设置应该是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和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3种专业的综合。②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这里指的不单是高文凭的人员,而是指一批通晓中国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深感情的设计师,同时他们训练有素,熟悉商业经济运作,对新材料新工艺有得心应手的应用才能。要求设计者在文化、美学方面都要有很高的素养。③建立自己的设计机构,打出民族品牌。这一点是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对知识产权的不重视,轻设计重施工。很多有识之士都决心改变这一现状,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园林一定会有自己的世界级设计品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8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