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交桥箱梁纠偏维修加固设计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某立交桥箱梁加固设计工程为依托,对箱梁的病害进行分析,
  并介绍了加固内容及施工方法,为今后国内此项工程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箱梁,维修加固,病害分析,施工方法
  
  1 工程概况
  (1)概况
  该立交桥位于天津市内环线道路上,它跨越“京山铁路”和“津塘公路”,是天津市内环线上的咽喉部位,也是天津市的主要迎宾干线,交通量极为繁忙。该桥于1982年11月建成通车,是天津市第一座大型立交桥。
  该桥为分离式立交桥,它由主桥和东、西引桥三部分组成。全桥总长为546.728m。桥面宽度18.5m,其中车行道15m,人行道各1.5m。
  主桥上部结构形式为:29.825m+32m+29.825m一联三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梁横断面采用四箱单室截面。
  东引桥上部结构为二联,每联4孔21m半径为200m的钢筋混凝土双箱单室截面的连续箱梁。纵向坡度4%,平曲线设1%单向超高。
  西引桥上部结构为四联十四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20.63m+2×21m)+第二联(16m+24m+16m)+第三联(4×21m)+第四联(3×21m+20.641m),主梁横断面采用双箱单室截面。纵向坡度3.55%,平曲线半径350m。
  桥梁墩柱主桥采用了薄壁式实体桥墩,东、西引桥采用了双柱式Y型桥墩。基础全部采用打入桩。
  桥梁设计荷载:汽―20级,挂―100。
  (2)桥梁存在的病害
  该桥的东引桥二联箱梁分别围绕17#墩及25#墩向圆曲线外侧发生转移,位移最大在二联相接的21#墩,最大横桥向位移量为34cm,使两联相交处曲线内侧箱梁边缘顶裂,而曲线外侧两联箱梁之间伸缩缝隙变大拉断,胶条脱落。
  此桥东引桥的上一联箱梁(即:17#~21#墩)沿桥纵向向下方向滑移10cm左右,从而造成17#墩处的伸缩缝拉开破坏,而21#墩处二联连续箱梁的伸缩缝被挤压破坏。
  由于梁体的带动,造成了箱梁的橡胶支座滑出墩柱顶面,最大处21#墩橡胶支座已滑出墩柱顶面20cm以上。
  原墩顶Φ32mm粗钢筋抗震销,在梁体水平位移作用力下,被顶弯变为“S”型,完全失去抗震功能。
  据天津市桥梁管理所的观测,梁体的位移有逐渐加快的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出现橡胶支座彻底失效,连续箱梁有落梁的危险。
  2 病害原因分析
  (1)引桥曲线半径较小。由于东引桥处于R=200m的圆曲线上,曲线半径较小,在密集的交通作用下,长期受车辆离心力的影响,造成了梁体所受的离心反力过大,使得梁体出现向曲线外侧平移的趋势。虽然在桥面弯道处设置了1%横超高,但由于坡度过小,仍不能完全抵抗车辆离心力造成的偏移作用。
  (2)温度力的作用。由于天津地区冬、夏温差较大,弯梁的内、外侧长度不同,造成涨缩不均匀,年复一年产生了梁体向曲线外侧滑移的趋势。
  (3)梁体的限位措施不当,在17#桥墩及25#桥台顶面由于设置了钢筋混凝土抗震挡块,较好地限制了这二处梁体的横向变位。而其它桥墩顶面只采用Φ32mm抗震销进行限位,由于其刚度过小,不足以抵抗梁体向曲线外横移的趋势。从而造成了二联连续箱梁转动平移的现象发生。
  (4)由于东引桥处于4%的纵坡上,且坡下口处于交叉路口,车辆制动频繁,在制动力的长期作用下,产生了梁体沿纵向向下滑动位移。另外,二联连续箱梁均处在4%的下坡段上,其梁体自重的下滑分力也在长期起作用,造成17#~25#墩的箱梁向下滑移。
  (5)由于受当时橡胶支座技术条件所限,每个墩柱采用两片250×600 cm板式橡胶支座并排放置,造成支座受力不均匀,再加上老化的影响,在长期梁体颠簸和水平推力下,支座与墩顶脱离,随梁体外移。
  3 加固内容及施工方法
  (1)箱梁复位
  箱梁复位具体实施方法。
  本桥箱梁复位采用对每联进行单独复位的方法分别进行。
  先将21#~25#墩间连续梁复位后,再将17#~21#墩间连续梁复位。每墩位设置8台150t的千斤顶,桥台设四个100t的千斤顶,除17#、25#曲线内弧墩的内侧支座下设钢转轴,其余各墩千斤顶下放置四氟板面朝下的四氟板支座和2mm的不锈钢板。为减小摩阻力,不锈钢板与四氟板之间涂硅脂油。
  分别以25#墩及17#墩曲线内侧为转轴,于20#墩及22#墩设水平主顶点,并于21#墩设辅助水平顶点,对两联分别进行顶推复位。
  顶推操作步骤
  切断桥面栏杆、伸缩缝和抗震销等一切约束。
  安装每联支座、横梁、滑板、F4支座、千斤顶,注意竖直千斤顶放在箱肋处,并与支架横梁工字钢组合梁肋线重合。
  启动竖向千斤顶达到一定的压力,使支架及各部位连接处缝隙压实后,再开始梁体的顶升工作。
  竖向千斤顶分级加力,顶升至离原支座顶面7cm止。
  在22#(20#)墩和21#墩逐级顶推直至复位。
  更换支座。
  千斤顶卸载,梁体竖向复位。
  (2)更换橡胶支座
  将原设计每墩柱两片橡胶板支座更换为一个整体橡胶板支座。
  (3)增设抗震和横向限位装置
  为防止今后箱体横向移位,增设横向限位装置。在18#~20#墩、22#~24#墩曲线内侧墩柱顶横向两外侧安装横向限位装置,每墩2个。
  (4)更换伸缩缝
  更换成TS-8型伸缩缝3条,位置在17#、21#、25#墩。
  (5)墩柱修补
  采用国际先进高强材料碳素纤维片,对拉裂的“Y”型墩柱进行修复补强。
  施工程序和方法:
  修复混凝土破损部位。对损坏部位严重的要凿除旧混凝土,露出新混凝土,钢筋除锈后,用环氧砂浆修补。对裂缝0.5mm以上的裂缝,用环氧树脂填充裂缝。
  清除补强面,并用水平砂轮研磨平,高差在1mm以内。外转角、内转角要修整圆滑,确保粘贴效果。清洗表面并干燥。
  涂底层处理剂(结合树脂),3h后,底层处理剂硬化后,若造成凹凸不平时,用研磨机磨平。需要时可用环氧油灰补平。
  涂抹一层环氧树脂,然后将碳素纤维粘贴在补强面上,用专用工具刮平、脱泡,再涂刷一遍环氧树脂。
  4 设计主要特点
  (1)正确分析了梁体水平位移的原因,对梁体的下滑力,顶推摩阻力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分别以17#墩、25#墩为圆心,在20#墩、22#墩水平顶推的设计思路。
  (2)解决了由于墩位之间反力不同,同墩位曲梁内外墩柱反力不同的2300T连续箱梁整体顶升不能同步,会造成梁体损坏的问题。经计算分析确定了隔墩操作,分级加力,先反力控制,后位移控制的施工工艺。保证了梁体整体升降完好无损。
  (3)设计了水平滑动系统,顶升系统。
  (4)由于一联箱梁重达2300T,而且箱梁处在4%纵坡上,有很大的下滑力,为了必免在复位顶推过程中,箱体下滑失去控制,造成危险,设计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梁体下滑,确保了在施工顶推时整个梁体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5)提出并设计了梁体纠偏后防止其再次发生水平位移的限位装置。
  (6)利用原承台基础做为临时支墩基础,设计了钢管混凝土顶推支墩,解决了支墩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
  (7)采用国际先进高强材料碳素纤维片,对拉裂的“Y”型墩柱进行了。它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强、不生锈,施工很简便等优点。只须将裂缝修补,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涂树脂粘贴碳素纤维片即可,不需其他辅助设施。其厚度仅为0.111~0.144mm,而它的抗拉强度是钢材的7~10倍。补强后的墩柱整体受力增强,外型美观,完好如初。
  (8)施工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了水平位移过程中发生的故障。使顶推工作按照预定目标顺利归位成功。保证梁体100%复位。
  5 工程完成情况
  该工程于99年10月修复竣工投入使用,复位后的箱梁桥面行车平稳顺畅,无颠簸,无噪音。使行车速度提高,通行量增大,确保内环线的行车速度和安全运营,杜绝了事故隐患。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国内外首次进行如此大吨位、大跨度,弯、坡、斜曲线连续箱梁的纠偏复位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为今后国内此项工作提供了经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0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