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营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校园改扩建以及异地重建校园蓬勃发展,但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的景观趋同,各个高校的校园景观大抵生搬硬套,没有根据自身校园所处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学校人文特色因地制宜。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以及一些优秀景观大学的走访调查,发现地大北区景观优势和缺陷。结合这些不足和有利条件发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的景观的特点。阐述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意义,进而唤起人们对于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重视。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特色景观;改造思路:营造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现状
1.1学校地域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北区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之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校园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和冬天两季相对漫长,春秋两季相对短暂,夏天十分炎热,冬天较为严寒。
1.2校园交通道路网络布局
北区以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错的“十字”道路网络,南北方向途经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办公楼,音乐楼,政法学院楼,北区综合楼,东西线经过北区学生宿舍群,北三楼,图书馆。南北向有两条主干道,一条是从隧道口开始,另外一条是从北区大门开始,终点都在北区综合楼,东西向基本联通了学生生活与学习场所,南北向基本功能区是办公,学习场所。
1.3校园建筑及景观现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建筑风格大都简洁,现代,强调功能性。在色调上主要以灰,白等淡色系为主,与毗邻的南望山色彩较为和谐。北区的色调同样以灰白等淡色系为主,建筑风格也较为简单现代。但校园缺乏标志性建筑,建筑形式单调,整体过于平淡。北区在景观方面挖掘空间很大,应该说较为缺乏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景观节点缺乏设计感,没有特色。北区在标识系统上很缺乏。在植物种植方面借助梧桐树等植物进行造景。
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造建议
2.1人车分流的校园交通形式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区)在人流高峰期,人流量较大,交通主干道上没有做到人车分流。会出现交通拥堵以及交通安全问题。经过实地调查,北区大门外右侧有一条通往东湖的路可以实现机动车辆环绕校园外围进入校园的人车分流目标。
2.2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校精神增加特色景观小品
中国地质大学北区景观小品很缺乏,而能体现大学精神和内涵的小品更是屈指可数。创造能够体现学校精神和办学宗旨的景观小品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的办学特色,地质类专业是重点和强势专业。在学校西区正大门有一尊金属制成的地质工作者的人物塑像,这尊雕塑反应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刻苦专研,不畏艰苦的专业精神,使进入这所大学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所大学的精神。同样的,类似的反应地大人精神的景观小品也能被借用到北区的环境中来。
根据北区的专业特色,北区大多数专业为文科类专业,因此在北区景观小品的设计上应该满足这一特点。符合文科类学生的专业特色。北区还有艺术类专业,在北区艺术楼附近可以建造一些富有艺术品位和展现个性风格的景观小品,也可以是景观小品群。为北区文科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创造一些符合这些专业气质的景观小品。
2.3利用空地增加特色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的设计也可以反应学校特色,在北区这个文科专业为主的区域,应该适应这一特点,做到与其他校区有区别,又在整体精神上与其他校区达到统一。在学生宿舍楼前的空地上,可以做一些风格洁简的供学生交流的景观节点。满足学生课余交流增加校园整体气氛。在艺术大楼前的区域可以做一些个性化的景观节点,也可以做一些长廊,充满艺术浪漫情调。让学校的校园成为这些学子的灵感来源。其他的一些景观节点的创造,例如,创造一些专门供学生英语学习的景观一角,或是学生交流外语学习的场所。满足学科需求。使学生愿意到这些地方学习,带动整体学习气氛。
2.4增加建筑外立面的装饰
如果不能改变北区原有的建筑结构,那就让建筑外立面装饰来丰富整体校园的风格和特色。例如在建筑单调的外墙上种植通草和紫藤等以此来丰富建筑原有色彩。也更加生动。另外可以重新装饰建筑的外立面来增加校园景观的层次感,也可以使一些原本平庸的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2.5增加植物景观特色
中国地质大学北区,绿化率比较大,但缺乏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景观。同在武汉市的武汉大学,因为其校园内的樱花而更加闻名。借助植物的特有气质来衬托大学校园的气质。例如可以种植紫藤花攀爬类植物,校园中种植花开之时,极具美感。紫藤花有其独特的植物精神,其向上攀爬的精神,鼓励学子勇攀科学高峰。植物造景对学校整体气氛的烘托是很有帮助的。增加校园景观的情趣,同时也对校园生态环境有益。
三•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意义
大学是一个有异于其他任何一个社会机构的场所,大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应具有的浓郁的文化科学气息,具有更多的人文性。而且大学校园存在其独特的空间特性,它是一个集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多元化空间。大学校园景观特征在于,它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更重要的使命是传递文化内涵,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1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