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建筑产品质量事关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施工过程是形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建筑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建成最终产品的活动。
施工过程是形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建设工程项目具有位置固定、生产流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单件性以及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分工性等特点,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如勘察设计、材料、机械、水文、地理、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本人长期从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现分别从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和施工环境)方面谈点质量管理之浅见。
一、劳动主体的管理与控制
人是施工过程的劳动主体,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施工企业人员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等三个层面。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要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由于人的因素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对人员进行管理与控制。
第一,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防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搞好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 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
第二,提高人的素质。决策层、管理层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高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操作层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第三,完善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责任落实到人。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项目经理在组建项目班子时,要慎重考虑谁来负责、能否胜任。只有一个高素质,结构合理的项目班子才能管理好一个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劳动对象的管理与控制
劳动对象(包括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材料管理有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把好采购关。⑴要优选采购人员。当前,在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各种销售名目繁多,有“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对采保人员是极大的诱惑。因此要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员担任采购人员。⑵是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做到货比三家,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
第二、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之多,为谋取更多利益,一些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因此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项目工程。
第三、合理组织材料供应,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三、劳动手段的管理与控制
劳动手段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模具,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按现行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工程所用的施工机械、模板、脚手架,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现场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其设计安装方案进行审批,而且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必须经专业管理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四、劳动方法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劳动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通常的施工程序是先准备后施工,先场外后场内,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安装等等,都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如果施工技术落后,方法不当,或者违背施工程序,都将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影响。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五、劳动环境的管理与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包括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施工现场的噪音、通风、照明、污染、卫生防护设施等作业环境;以及由工程承发包合同结构所派生的多单位多专业共同施工的管理关系、组织协调方式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系统等构成的管理环境。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例如针对天气气象方面的不利条件,应在施工方案中制订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措施,落实人员、器材等方面各项准备以紧急应付,从而控制其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制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注重施工质量管理,不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就不可能赢得市场,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施工企业的每一个成员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5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