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虚拟光驱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 棋
【摘要】 基于高校目前多媒体课室教学的实际,指出使用光驱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光盘资源管理网络化、虚拟光驱系统使用简易化的解决思路,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虚拟光驱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虚拟光驱;设计
一、现状
(1)计算机光驱损耗严重。计算机的光驱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经常性的使用光驱读取光盘资源,特别是读取一些材质比较差的光盘,光驱的激光头损耗严重。通过对我校多媒体课室中光驱更换率进行统计,每年我校计算机光驱的更换率为35%,尽管光驱比较便宜,对高校而言,多媒体课室数量往往都有几十甚至上几百间,经常性的更换光驱,无疑会增加多媒体课室的维护成本。(2)影响教学质量。在一些公共课或是专业课教学中,部分教材都配有特定的教学光盘,例如英语教学,这类光盘只能依靠光驱才能正常运行,授课时教师都需自带光盘,光盘的磨损或是问题光驱的不及时更换都将导致光盘不能正常使用,进而影响教学质量。(3)光盘资源难以共享。很多教师都会使用教材特配的参考资源,这类光盘因其不可复制性导致教师很难为学生共享,这样不利于学生利用这些光盘资源开展自主学习。考虑到上述三个问题,较多多媒体课室管理人员建议教师使用虚拟光驱,即利用虚拟光驱软件将光盘资源虚拟到计算机硬盘中。通过虚拟光驱的办法虽然可以减少光驱的读取次数,仍无法共享光盘资源,还需教师学会使用虚拟光驱软件以及将大量的光盘资源导入到每间多媒体课室的电脑中。
二、解决的思路
(1)光盘资源管理网络化。教师只须将光盘资源按一定格式,通过网络提交到系统服务器中即可完成了光盘资源的添加,无须教师或多媒体课室管理员将资源逐一添加到所有多媒体课室的计算机中。(2)虚拟光驱系统使用简易化。光盘资源列表以网页形式展开,教师在使用所需光盘资源时,只须选择光盘名称,系统会自动将光盘信息引入虚拟光驱系统并引导自动运行,整个过程教师无须了解或接触虚拟光驱系统。
三、系统设计
1.资源管理子系统。(1)资源点播模块。此模块为用户选择资源的页面,教师或学生进入页面后,可以查看平台中所有资源信息并进行资源的点播选择。(2)资源信息添加模块。用于教师添加需上传的光盘资源信息,包括上传者姓名、工作证号、资源名称、使用对象、是否公开等基本信息,教师添加完成后将获得系统自动生成FTP帐号和链接。(3)讨论区模块。用于教师或学生发布光盘资源供求信息、资源讨论、多媒体课室使用反馈等主题信息。(4)在线教程模块。平台使用教程,教程内容采用Flash制作,包括资源的添加、资源的点播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2.资源存储服务子系统。此子系统主要用于光盘资源的存储和传输,包括FTP服务和“网上邻居”服务。(1)FTP服务。用于教师资源的上传与删除,因教师提供的光盘资源均有600M左右,采用FTP服务将能保证资源上传的稳定性和有效性。(2)“网上邻居”服务。“网上邻居”服务主要用于光盘数据与计算机中虚拟光驱软件的数据通信,提供“网上邻居”服务的服务器需提供访问权限。(3)本地虚拟光驱软件。本地虚拟光驱软件将采用Farstone VirtualDrive,与其他虚拟光驱软件相比,其提供的命令接口使我们开发基于Web的虚拟光驱系统成为可能。在本系统中,其关键的接口命令使用方法如下:
dim testShell’定义testShell变量
Set testShell=CreateObject(“WScript.Shell”)’创建脚本对象
testShell.Run(“cmd.exe /c VDrive.exe 1: \\192.168.0.100\english\CollegeEnglish3B.vcd /i @1:\autorun.exe”)’ 脚本对象打开光盘资源
四、基于Web的虚拟光驱系统的开发技术路线
根据教学与实际的需求,此系统的使用主体为授课教师与在校大学生,同属于校园网络范围,系统设计为B/S结构,采用PHP语言与Mysql数据库进行开发,并将“网上邻居”和FTP服务器、Farstone虚拟光驱软件进行整合,所有用户操作都在IE浏览器中进行,可在Windows NT、XP、Vista或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上使用。通过对教学光盘的点击测试,在100M的局域网环境中,采用普通的服务器当并发数为60时,打开光盘所需等待的时间为7~10秒,与使用光驱直接读取光盘所需等待的时间相当。
基于Web的虚拟光驱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是有效保障教学的正常秩序、减少计算机光驱的故障率、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未来我们将在师生中宣传该系统,让更多的师生了解该系统,同时进一步增加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备课选择和学生课后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新.基于PHP的多媒体课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2)
[2]赵佐民,宋志江,潘唐贤.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室的综合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1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