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曼

  【摘要】 从科学技术人文的产生渊源和发展出发,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进行分析,力图找到其深刻内涵下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科学;技术;人文关怀
  
  一、技术的人文关怀的出现
  
  作为人文哲学基础的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时间性的实现,一面是对时间的遗忘;一面是人的潜能的自我实现,一面是人性的自我毁灭。现在的技术一词更多的指的技术的后一方面,它的计算、预测和控制的方面。技术(technology)指的是一个片面发展了的计算型的工具系统,常常听到人们谈论技术与人文的对立。事实上,技术的更早的形态是技艺(technics),技艺又被认为合乎人文法度高超的技艺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其结果是达到一个高超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真正获得的是自由,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种自由的境界。
  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对其重视古已有之,类似的格言比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等我们耳熟能详。今天对这些关于“器”的格言做了过分的强调,有意无意的忘记了那些关于“道”的格言。对器的重视甚至片面强调,来源于目的的外在化和意志化。随着目的本身的淡化和退隐,“手段”成了“效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因素,到处都能听到对“方法”的崇拜和颂扬。技术时代的人们特别渴望的是一种普遍的方法,一种到处适用的点石成金术,掌握了这种方法,就保证了“效率”。现代技术自觉地在充当这种意义上的“方法”,流水线生产、标准化作业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方法”,但是能够发挥作用的每一种“器”都必得在“道”的指引下,受制于道,才可能发挥它的“带出”和“去蔽”作用。从存在论的层面上看,技术与人文根本就是一回事:技术构成了人文学科的诸学科如语言学和历史学的哲学基础。
  随着对自然界的认知从朦胧的感性过渡到知性的把握,人的主体性意识逐渐觉醒,由盲目崇拜、虔诚臣服大自然到区分出主客体。随着对周边一个个具体自然物神秘感的逐步打消,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最终从野蛮迈入文明社会,迈向“自觉的人”,完成了人类进化的第一次提升。人类文明进步史,也是人类发展与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战胜愚昧陈腐观念、确立主体性地位而获精神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语言使劳动成为人的劳动,使工具成为人的工具,语言应该正确的看成是技术的原初形态。技术思想家芒福德正确的意识到,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语言的进化比武器和工具的进化更原始更具先导作用,一切工具的进化都以特定的语言进化为前提。从发生学角度看,手语以及身体语言可能是最原始的语言,最原始的技术都是身体方面的技术,最原始的语言与最原始的技术同一。
  一切技术都含有预测的因素,都预示着未来,是向未来的先行。前面说过,技术是把自由由潜在化成现实,技术也就是现实性本身,也可以说,技术是那种实现了的时间。设计是造成了制造者、销售者和使用者相分离的工业革命的结果,工业设计现在兼具工程、材料科学、创造发明、艺术、商业、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和社会科学的因素。“好设计”的概念诞生于30年代。在50年代,当人们试图用把它归因于某种风格、尤其是道德态度的方法,将工业生产统一到现存的品味价值中时,它变得突出起来。显然,现代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它既有工程、材料科学、创造发明等科学因素,又有艺术等人文因素。尽管《20世纪风格与设计》一书的作者只将艺术列为构成现代设计的诸多因素之一。纵观20世纪设计史,人们不难发现,艺术实际上在现代设计中几乎起着灵魂的作用。从建筑与城市设计到装饰艺术,再到工业设计,几乎都成20世纪形形色色的各种现代艺术的实验场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信念基础上的新的自然观与价值观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与认同。现代科技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性,使人类更加以“尊重个人人文经验”为主旨的伦理观念来规范现代人类的社会行为。由此,一种全社会公众参与“磋商”的文化或社会现象正在兴起,一种旨在不同文化系统中的人群之间达至沟通的程序伦理学正在受到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重视,试图通过社会的建构,实现“各种正当利益在一个动力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理想。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互补
  
  科学技术有利于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赖以生存的封闭性文化环境的过程。在古代社会,交往是在狭窄的时空范围内,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主的极其简单的交往。现代社会里,交通、通信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地域、血缘和行业的局限,使人们的交往呈现出普遍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这其中,技术在促进人社会性的丰富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技术的发展为社会交往质的飞跃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基础,为人的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为每个人才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现实条件。这一历史进步在思维结构内部,导致了两个基本的变化:一方面个体思维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多向度、多变的活性智力结构;另一方面在个体意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群体思维又按照新科学规范的理性结构,生成着一种富有张力的、综合性的智力结构。
  二者的统一,把我国的现代主体意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技术捕捉一切有用的人文信息,把艺术的美、道德的善和哲学所揭示的时代精神等等融合到全部的工程和工业设计中去,使人们愿意购买产品,并给予产品良好的声誉,最终使产品获得价值。从现代设计这个窗口,不但能看到技术的经济价值,也能看到人文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看到技术上的筹划与人文的融合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本身是有意义的,它体现了一系列人类的基本旨趣,然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却不可能由它来决定,它并不体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科学技术化的最终根源在于人以自我保存为目的的对自然的斗争。为了生存,人被迫发展那些为了他自己的主观目标而操纵外部世界的技能。科学技术必然要导致那些有碍于自我保存的人格特征与人的需要的压抑,这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虽然科学技术的极端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荒诞处境,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应该完全拒绝,只意味着,科学技术至上是不可取的。那种把人类现存的社会弊端和问题归咎于技术,试图拒斥技术的作法是错误的。需要反对的是科学技术的文化霸权,是科学技术的无限制的虚无主义扩张。理性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人们对目的与实现这一目的手段关系的调节上,也应该体现在对目的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上,体现在对目的的行为的后果的预见与权衡上,应该成为一种人类选择与调节自我行为的能力。
  人文则侧重于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上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序幕的开启,人文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将得到更加有力的证明,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将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产品、产业、市场以及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文知识不仅作为渗透因素对现代经济各环节发生着重要的影响,直接成为有待于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产业对象,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文化创新能力、评价能力和传播能力,成为任何一个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不可不重视的、关乎国家兴衰的重要战略资源。
  人通过技术的发展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从理论上看,借助于技术,人们每一次所能实现的发展总是有限,所能满足的需要也是特殊的,所能实现的自由也是个别的。实现了这一方面的发展,就要牺牲另一方面的发展,反之亦然。就某个人而言,他借助于技术所进行的活动也总是具体的,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区别只在于,那时候固定的分工消失了,人们可以如愿以偿地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那一方面。就是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的自由发展,但仍然不可能是全面发展,如果肯定了它不是全面发展,它的自由度就要打折扣了。

  绝对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就人的不断发展而言,从总体上和总的趋势上看,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集体或者人类,发展与自由总的说来是不断增加的,是向全面自由的发展的方向前进的。从技术发展史来看,正如卡普所说,技术是人的器官的投影,人类肢体的延长与外化是沿着“手工工具→机器系统→智能工具”的路线进行的,人类体力的放大与外化过程是沿着“火力→畜力→煤炭→石油→电力→原子能”的路线进行的,人类智力的放大与外化则是沿着“象形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系统→各门具体科学”的路线进行的。借助于技术,人类从古到今,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解放,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自由。虽然在每一次都是具体的和有限的,但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上看,技术确实是人类获得解放、借以发展和争取自由的有效手段。
  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不仅有助于直接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把握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正确方向,防止或克服科学技术对人、自然和社会可能或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和社会获得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一方面技术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强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种种不恰当的应用,特别是狭隘的功利主义的应用等原因,技术的确也对人、自然和社会造成诸多面影响,甚至带来全球性问题。如何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的需要,特别是如何防止或应对现代高科技对人、自然和社会可能或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掌握适宜技术和进行技术评估,这本身也是一种技术”,对“适宜技术”和“技术评估”的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就是能否真正服务于人,更确切地说,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
  至于怎样建立一套真正能够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价值评价体系,显然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本身的范围,需要借助那些对人们的审美趣味、行为准则、生活信念和各种价值判断具有强烈影响的人文知识。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一种“掌握适宜技术和进行技术评估”的技术,正确把握科技发展及其应用的方向,防止技术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和社会获得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最终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和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现代化之忧思》[M].三联书店.1999
  [2]柏拉图,斐德罗篇[M].三联出版社,1989
  [3]斯蒂芬,贝利.20世纪风格与设计.罗筠筠译[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小组,国家创新体系与人文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1)
  [5]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彼得・多默.1945年以来的设计[M].梁梅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2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