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综合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一直以来就是施工难点,笔者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防裂综合措施的采用,并着重阐述了底板弧形边墙、不同标号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为此类技术的今后采用积累了经验,可为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防裂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4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53-01
  
  
  一、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51.4m,其中地下2层,地上15层,占地面积为2700m2,总建筑面积为26400m2。基础底板采用的是整体式筏片基础,长度为56.5m,宽度为42.4m,底板的厚度有1m,有梁的地方厚度达到了2m。加强带处采用抗渗等级P8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带宽1.5m。该工程混凝土需要一次性浇筑完成,整个底板混凝土用量达到了3120m3,钢筋用量为1100t,且工期非常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方可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任务。以下就是工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供大家交流参考。
  二、方案选择
  该建筑底板设计采用了C25、C60、C30三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要求依次将C25、C60、C30混凝土连续浇注起来,并不得有施工冷缝。选用的总体施工方案:在浇筑底板混凝土前,搭设两侧边墙弧形段混凝土入仓滑槽及支撑架子,混凝土输送管从中间向两边分,边墙上部设滑槽,建筑底板和底板弧形段混凝土一次性进行浇筑。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至C60硅粉混凝土底面,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至收面标高,人工开始收面,收面先用滚筒大致找平,然后人员逐遍抹平、压光,同时浇筑边墙弧形段C30混凝土。边墙弧形段模板设计采用大小两块,大块的安装在下部,小块的安装在上部。下部大块模板的安装必须要利于拆除。
  三、关键技术与主要施工工艺
  1、关键技术
  (1)边墙弧形模板的设计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如何跟模板工程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其外观以及几何尺寸都是靠模板来保证的,因此,第一步要做的就做好模板的设计工作。
  在进行模板设计时,需要考虑模板是否安装简单以及拆模工作的开展,尤其是边墙混凝土,其在初凝的时候,在混凝土能进行收面的条件下,必须要进行拆模收面工作,但是弧形上部的混凝土,如果在初凝过程中就拆模,会出现坍塌现象。考虑到这些因素,本工程中在模板设计时,将模板分成上下两块,下面这块用来拆除收面,上面那块用来振捣混凝土之用。
  (2)混凝土入模顺序
  本工程中,采用了三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并且是连续浇筑。由此,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至C60硅粉混凝土底部,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浇筑C60硅粉混凝土时,将弧形边墙两侧的C30混凝土位置留出,然后浇筑C30边墙混凝土,浇筑弧形混凝土分三层两侧边墙对称浇筑,振捣密实。最终在C60硅粉混凝土收好面之后,对弧形边墙拆模收面。不管是硅粉混凝土收面,还是C30混凝土边墙的收面,都需要控制好时间。
  (3)抗风措施
  考虑到硅粉混凝土的凝固速度非常快,而工程所在地恰好存在较大的东南风,风会更加加快其凝固的速度。为了防止硅粉混凝土表面过早的出现凝固,影响到混凝土的收面工序,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穿堂风的影响。经过专家研究决定,采取以下方法:在浇筑每仓混凝土之前,在底板的一侧用脚手架杆来支架,然后用花格布将施工处挡住,直至收面工作结束后,才能将其拆除掉。
  2、底板混凝土的工艺流程
  底板的混凝土具体的施工工艺:底板基底的清理→冲洗岩面→垫层混凝土的浇筑→绑扎钢筋→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
  3、施工要点
  (1)基底处理
  把基底清理干净了以后,在岩面清冼之前,使用常用的小锤敲击岩面,用以检测基岩是否坚固,如果出现松动岩块,必须清除完才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把岩面清洗了之后,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出地质素描图,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检站等相关人员共同检查验收基底的地质情况和开挖情况,岩面要主要保持洁净。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将坑内的积水都排除掉,并用拖把拖干,用抹布察干净石粉。
  (2)模板的安装
  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测量放线,每个环节为9.65m,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标高,并做好加固稳定工作。模板内侧需要涂上脱模剂,用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光滑度。模板安装结束后,需要检测模板的位置,主要是检测模板的中线是否存在偏差,还有就是检测模板控制点的高差。安装弧形模板是工程的难点,因为模板是悬置在钢筋上面,所以,需要事先就设置好支撑,增设内拉锚杆,安装时用锚杆来控制模板,已达到模板的设计位置,同时保证模板不会出现下沉和上浮现象。
  (3)混凝土浇筑以及收面工序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按部就班的完成底板混凝土的施工,特别需要注意控制好不同标号混凝土浇筑位置。
  硅粉混凝土的表明进行收面处理时,需要自制一个长为10.8m、直接为200mm的钢滚筒,一端放在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的底板上,一端则放在用来控制高程的槽钢上面,来回进行滚动,使得混凝土表面平滑。待混凝土即将要初凝时,采用人工用木抹子进行初步压平,再用钢抹子进行三次抹面收光工序,考虑到硅粉混凝土凝固速度快,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完后2~3.5h内完成该项工作。
  弧形边墙的弧形半径比较小,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冒出来的气泡都集中到了钢模的内侧上,无法排除,待钢模拆除后,此处的混凝土表明还是存在许多的气孔,严重影响到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经过研究决定,采用上下两块不同模板,下部模板拆除时进行收面,而上部模板则有效避免的了混凝土表明气孔的出现。
  4、混凝土的养护
  为了确保浇筑后的混凝土有一个较好的硬化环境,避免早期出现干缩裂缝,在混凝土脚注后的12小时内加以覆盖,并蓄水25cm加以养护三天。
  5、混凝土的测温
  为了及时掌握底板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情况,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加以检测控制。在该工程的整个底板内,认为布置了测温导线56处,混凝土浇注后初凝3天内,每隔两个小时检测一次温度,3天后,每隔4小时检测一次,并及时做好温度记录。该项工作直到混凝土与外界环境温差小于15℃时,才能结束。本工程中,采用的测温仪为型号为UJ38型电子测温仪。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底板以及底板特殊位置的的设计要求,防止出现温度引起的裂缝,我们对所测的温度记录进行及时分析研究,并及时调整温控措施:在底板所在范围内,下面铺设一层塑料的薄膜,上部再覆盖二层的毛毡被,如果出现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25℃时,则还要在混凝土上面加铺草帘被,以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5℃。
  四、结束语
  通过采用上述施工技术,该底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受到了业主、监理以及行业人士的一致认同。该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施工,综合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尤其是在底板硅粉砼表层施工中,采用了钢滚筒技术以及底板边墙的弧形模板下部拆除收面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大大简化了工程施工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工期得以缩短,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笑冰,郑大为,徐志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裂缝的控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05,7(3).
  [2]岳庆华,刘世远.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和裂缝[J].林业科技情报2005,37(2).
  [3]王强,杨志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与预防初探[J].安徽建筑,2005(4).
  [4]赵士怀,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0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7489.htm